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医院疼痛病区董博主任医师团队申报的项目《骨复生胶囊调控巨噬细胞极化重塑脂-骨平衡治疗SONFH的作用机制》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82575117),直接经费48万元,为康复医院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标志着康复医院的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项目创新价值获高度认可
该项目聚焦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这一临床难治病症,创新性融合中医"肾虚血瘀"理论与现代"脂-骨失衡"病理机制,提出骨复生胶囊通过TREM2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重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平衡的治疗新策略。评审专家一致认为,研究采用代谢组学、单细胞测序等前沿技术构建"药效-机制-物质基础"全链条验证体系,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解决临床治疗瓶颈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深厚积淀铸就科研突破
董博主任团队长期致力于骨关节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前期已获批多项相关科研立项,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本次获批项目基于团队发现的骨复生胶囊提升TREM2表达、改善脂代谢紊乱等关键证据,将进一步揭示中药复方调控免疫微环境治疗SONFH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型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撑。项目的开展不仅有望为SONFH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治疗策略,也将为中医药在骨病治疗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获批,是对董博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在中医药基础研究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实力的高度认可,也充分体现了康复医院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医院也将持续支持科研攻关,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为骨关节疾病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董博主任医师简介
董博,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第五届陕西省保健专家,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医院疼痛病区主任。陕西省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陕西省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优秀继承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长安弓弦针刀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及陕西省卫生健康针刀疗法优势病种和诊疗规律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
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微创技术信息研究分会副会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骨与关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等学术职务,担任《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正骨》审稿专家、《中国中医药导报》杂志编委、《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会委员。
擅长应用四动五步法进行四肢闭合性骨折的手法复位,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难治性脊柱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特别善于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难治性疼痛、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坏死、骨科手术后遗症、脑瘫、眩晕、耳聋、耳鸣、面瘫、三叉神经痛、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创新性提出采用针灸、针刀配合埋线疗法进行康复美容、美体,针对各种顽固性肥胖、颜面部色斑、痤疮临床疗效显著。
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8项、陕西中医药大学课题1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50余篇、SCI 16篇,担任本科及研究生教材副主编7部、编委4部,担任副主编专著2部;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1号楼316诊室) 周五上午(疼痛门诊)
康复医院疼痛病区简介
康复医院疼痛病区是以治疗骨骼肌肉疼痛类疾病为主的科室,设有门诊、住院病房、门诊治疗室、康复评定区、康复理疗室、中医特色治疗室等,有医护人员50人,其中医生12人、护士26人、康复治疗师12人,博士2人、硕士12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1人。
康复医院疼痛病区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人体生理、病理及生物力学,采用国内外先进仪器,配合传统中医药技术,对疾病进行专业化治疗。科室业务范围包括:①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类疾病(颈、腰、背、肩、肘、腕、髋、膝、踝等部位的退变、炎症、损伤或功能障碍),②关节功能障碍及神经损伤类疾病(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瘢痕粘连、骨折延期愈合或骨不连、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卡压综合征、末梢神经炎、术后残余疼痛、深浅感觉功能障碍等),③疑难性疼痛(难治性疼痛、癌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内科疑难杂症(耳鸣、耳聋、眩晕、脑梗后遗症恢复期、面瘫、三叉神经痛等),④康复美容、美体及康复保健:肥胖症、富贵包、皮肤色素沉着、痤疮、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等。优势病种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性关节炎、滑膜炎、肩周炎、网球肘,年诊治患者两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四千余人次。
康复医院疼痛病区集医、教、研于一体,先后获批为国家康复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陕西省运动与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市康复重点学科、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单位、陕西省中医特色康复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先后成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点、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实习实训校外基地、中瑞冲击波临床合作中心及培训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骨科轮转科室、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科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一批骨科康复规培基地,为西安交通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医学院等学校医疗、护理及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临床实习基地。曾荣获2018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优秀科室、2020年度西安市卫生健康委“青年文明号”、2023年西安市碑林区第六届“中国医师节”最美医师团队等荣誉称号。病区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均具有骨干师资培训证书,具有丰富的带教经验,病区年培养县级骨干、进修、实习医师、护士、治疗师100余名。近五年疼痛病区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SCI 26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2部,参编高等院校教材6部,研究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9项;举办国家级及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康复技术沙龙、基层指导等学术活动67次,参会人数达110000余人次,为国内疼痛、康复、中医及相关专业医护治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
康复医院疼痛病区以过硬的骨科医学技术、雄厚的医生团队配备、定期定向的医师培训考核制度,力争打造和维持国内一流的业务水准。在红会医院的召唤和引领下,康复医院疼痛病区全体人员将铭记救死扶伤的天职使命,继续秉承“厚德、笃行、创新、和谐”的院训,继续发扬“救死扶伤、团结奋进”的精神,为保障患者健康,推动医学技术发展不懈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