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史话】不吹不黑:这幅字,尽现毛主席“近代狂草第一人”的功底

0
分享至

书法史上公认的“神品”有两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两件作品被认为是“神品”,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它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一九四二年四月《八路军杂志》创刊三周年时,毛主席为之题词:“准备反攻”。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按照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这艰苦的五年,我军走过了战略防御和敌我相持的两大阶段,是敌人从强变弱,我军从弱变强的五年。

现在到了敌人开始退却,我军开始进攻的阶段。中国革命、抗日战争这一关键的转折时期,作为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此时内心的情感如何?五年的压抑、忍耐、同仇、敌忾一时间可以说全都凝结和倾注到了笔端,挥笔写就了这幅不朽之作。


延安时期的毛主席


毛主席题词:准备反攻

欣赏这幅书作,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主席准备向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全面进攻的决心和战则必胜的信心。

“准备进攻”四字竖写,全都字势拉长,上宽下窄,大捭大阖;笔力粗犷,方笔侧锋;饱墨疾速,气势跌宕;笔翰涌动,点画活显;奇险挺拔,安若泰山;左右盼顾,前呼后应,俨然一个准备进攻的军阵。

这幅作品笔笔如刀剑,字字似将军,激情饱满,精神抖擞,严阵以待,可力敌千军。只等冲锋号吹响便可冲入敌阵,将敌人消灭。

首篇“准”字的第一笔饱墨重彩,突显出必胜之决心;斜刺向上的一横,如枪如剑,锋芒指处,所向披靡;敌视之,则丧胆。最后一个字“攻”字的最后一笔,不取敛势而取放势。捺末撩笔向上,如弯刀、如钩镰,可戮敌首,可掏敌心。敌见之,心则寒。

按照王颜二人同样的标准,主席的这幅字乃书中之神品而无疑焉。一般说来,书法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写字,要将字写正确、工整,易辩好认。第二个层次是书法,是将字写漂亮、写好看,让人看起来舒服、喜欢。第三个层次是书法艺术,要求表情达意,运用书法语言,将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

主席的这幅书法作品无疑达到了化境。主席一生著作颇丰,但却没有书法方面的论著,有关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说也很少见的。


1913年毛泽东抄录的屈原《离骚经》(部分)


1957年,毛主席致臧克家的信(部分)

在舒关关先生(舒同之子)《毛泽东与舒同谈书法》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 “1959年,毛泽东先后六次来到济南,有一次舒同陪毛泽东去看郊外一座古寺,那里留下一些古人墨迹,两个人又侃起来。
    “舒同问:‘主席,您的书法墨宝,中国人到处都可看见。您把草书书艺推向了一个划时代的高峰,堪称中国近代狂草第一人。’
    “毛泽东沉思后回忆道:‘我练字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以前,打下书法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第三阶段是1938年到1949年,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第四阶段是进北京城后,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

舒同是主席的书法老友。早在1954年,主席到济南视察工作时,就曾与舒同畅谈书法至深夜。因此,五年后的这次畅谈,应该算是主席对自己书法艺术的总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年之父 incentive-icons
年之父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忠孝节义
2323文章数 110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