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利安·霍尔内特(
Kilian Jornet)一生都在山区漫游。这是一种近乎痴迷的激情,没有人能比他更有效地掌握穿越群山的各种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
现年37岁的霍尔内特曾多次获得天空跑和滑雪登山世界冠军——天空跑类似于越野跑,不过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因此难度更大;滑雪登山则是登山与越野滑雪两项运动的结合。他曾在没有后援团队和氧气补充的情况下,一周之外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他还曾在2008年、2009年、2011年和2022年四次赢得UTMB冠军。
因为这一系列卓越的成就,霍尔内特有了一个尊称:K天王。现在,这位身高1米71、体重58公斤,身材有如花岗岩雕琢而成的传奇跑者即将开启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惊叹的挑战:他计划以徒步和骑行相结合的方式串联起美国境内所有60余座海拔高度在14,000英尺(约4,267米)以上的高峰,并逐一登顶——这些被统称为为“14ers”的群峰,主要分布在科罗拉多、加利福尼亚和华盛顿三个州。
![]()
尽管荣誉等身,但K天王更专注于挑战自我
K天王将此次挑战命名为“美国高地(States of Elevation)”。根据初步规划,他将需要完成超过600英里(约965公里)的跑步、徒步及攀爬,外加2,400英里(约3,862公里)的骑行——作为参照,今年环法自行车赛总里程约为2,100英里。按计划,霍尔内特将于九月初从科罗拉多州开启挑战征程,若一切顺利,整个挑战预计耗时约一个月。
想要完成这场挑战,K天王需要每天攀爬十余座高峰,随后以50英里的骑行完成转场,中间几乎没有歇脚的时间。
来自西班牙的霍尔内特如今与妻子——前天空跑世界冠军埃米莉·福斯伯格(
Emelie Forsberg) 及三个年幼的女儿定居挪威。他表示:“运动的本质就是有目的地移动肢体移动。我始终好奇人类究竟能将自身潜能优化到怎样的程度。”
当K天王将这个计划告知西班牙滑雪登山国家队的前队友米雷娅·米罗·瓦雷拉(
Mireia Miró Varela)时,这位相识多年的老友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你真的确定要这么做?
“当你把地图铺开在眼前,第一反应绝对是:天哪,这实在太疯狂了。”瓦雷拉直言道。
![]()
K天王的美国高地挑战将从科罗拉多州出发,经加利福利亚州抵达华盛顿州。他将尝试征服60余座海拔在14,000英尺以上的高峰,总里程超过3,000英里
然而K天王从不会向自己提出类似的问题——因为他根本不会产生这种疑虑,如果可能的话,他愿意把所有时间都挥洒在山野之间。这种执念可以追溯至童年,成长于比利牛斯山间的小霍尔内特心中,被父母播撒下了对山野的热爱,他卧室的墙上,一直贴着马特洪峰的装饰画。
在2020年出版的回忆录《Above the Clouds: How I Carved My Own Path to the Top of the World(云端之上:我如何开辟自己通往世界之巅的道路》中,K天王描述了母亲将他和妹妹留在森林里,让他们自己找路回家的经历。他写道:“通过这种自然且近乎无意识的方式,我们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如何成为山的一部分。”
霍尔内特在后来通过微妙的剥夺(deprivation)艺术来测试自己的身体极限:他曾经发现自己可以连续四天不吃任何东西而不影响生活——早上跑步2-4小时,下午再跑一小时。第五天,他晕倒了。
然而正是这种连他自己都欣然承认的“受虐”精神,推动着K天王接连在德纳里峰、勃朗峰、马特洪峰等山峰上创下速攀纪录,五度问鼎科罗拉多州的硬石100,更将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变成了自己的私人游乐场。
![]()
![]()
2024年的阿尔卑斯连接挑战中,K天王在Grand Combin和Grandes Jorases间骑行(左),在马特洪峰所在的瑞士瓦莱州徒步(右)
近年来,霍尔内特逐渐降低了参加竞技性赛事的频次,转而专注于个性化挑战。或许,当凡尘俗世再也无法为近乎超人的K天王提供试炼场之时,这样的转变也就成为必然。霍尔内特也希望能激励更多人,他指出,太多人沉溺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这会导致“我们的基因表达被抑制”。
挑战超级马拉松?在陡峭的山崖上持续攀爬80个小时?每日骑行几百英里?在K天王看来,“这些行为为理解我们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提供了一个窗口。”
他的转变始于一场意外:2023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霍尔内特在陡峭的霍恩拜因雪沟(Hornbein Couloir)遭遇雪崩,造成多根肋骨骨折;急于康复进一步加剧了伤势,最终让他当年夏天参加超长距离越野赛的计划落空。
身体痊愈后,霍尔内特开始构想一种能替代竞技性比赛的冒险方式。正好有辆车需要开到西班牙让他灵光乍现:既然到了那里,何不顺势完成一次多重挑战?为何不尝试一次性攀登比利牛斯山脉全部177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峰呢?
他回忆道:“当时的心态差不多就是‘好的,今天就出发,let’s go。’”
![]()
K天王在阿尔卑斯连接中登顶了阿尔卑斯山脉全部82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峰
这趟旅程令人生畏之处,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准备不足。一些他认为需要大约10个小时的攀登,最终花掉了三倍的时间。他有一支大约每天会遇上一次的后援团队。但据霍尔内特所说,由于休息和营养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他掉了接近6公斤的体重。尽管如此,他仍在八天内完成了这项壮举,行进距离超过300英里(约482公里),累计爬升131,000英尺(约39,928米)。
“有些运动员或许在滑雪登山、越野跑、超级马拉松等单一项目上异常出色,但他们的强项总是非此即彼。”米罗·瓦雷拉评价道。“而基利安却在多个项目上都有深厚积累——并且能在每个项目中都做到极致。要实现这一点,我认为需要具备开拓者的心态,对前人没能探索过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
米罗·瓦雷拉对霍尔内特在接下来的2024年所制定的宏伟计划并不感到意外。那年8月,他家常便饭般地再次在瑞士Sierre-Zinal获胜——这是他第十次在这项近20英里的知名赛事加冕,同时刷新了自己保持的赛道纪录。
几天后,他站在了东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贝尔尼纳峰(Piz Bernina)脚下,开启了名为“阿尔卑斯连接(Alpine Connections)”的新冒险。他的目标,是串联阿尔卑斯山脉全部82座海拔在4000米(约13,100英尺)以上的高峰。这要求他在以攀爬、奔跑、徒步和骑行的方式完成近750英里(约1,207公里)距离的同时,还需要累积爬升247,000英尺(约75,285米)。
前一年在比利牛斯山脉的经历让霍尔内特更加自信。比如,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需要摄入约8,600卡路里的热量。
![]()
K天王即将开启的美国高地挑战,总里程是2024年阿尔卑斯连接的四倍,2023年比利牛斯之旅的十倍,累计爬升也不可同日而语
来自西雅图的摄影摄像师尼克·丹尼尔森(
Nick Danielson)负责记录这次探险,他的任务是尽可能长时间地跟住霍尔内特。尽管31岁的丹尼尔森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登山者,但要想跟上K天王的节奏,却像徒手捕烟一样不切实际。
“他太快了。”丹尼尔森回忆道。“当我们来到某段技术性极强的地形时,我就知道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于是我会选择下撤,在山的另一侧与他会和。”
对于此番冒险,霍尔内特坦言,相比于精神上的煎熬,巨大的体力消耗简直微不足道。
“每天长达15个小时,你都身处险境——任何失误可能都意味着死亡。”他说。
尽管危险重重,K天王仍意志坚定。挑战的第19天,当夕阳染红埃克兰群峰时,他征服了此次挑战的最后一座山峰——巴雷德塞克兰峰(Barre des Écrins)。他的两位朋友,马泰奥·雅克穆(
Mathéo Jacquemoud)和邦雅曼·韦德里纳
Benjamin Védrines)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另有大约十位朋友带着披萨在营地欢迎他凯旋。
丹尼尔森被这场庆功宴展现出的亲密氛围所打动。霍尔内特完成了这项在丹尼尔森看来“令人难以置信的史诗级壮举”,而整个过程几乎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进行的。更令人惊叹的是,19天,K天王将这一挑战的完成时间大幅度缩短了43天。>>>关于2024年的阿尔卑斯连接,具体可点击
![]()
K天王对勃朗峰异常熟悉,他在这里创下了诸多速攀纪录
然而,相比于年轻时自称“不合群(loner)”的自己,霍尔内特已经名满天下。在某种程度上,他更希望自己默默无闻。但他深知名望带来的诸多好处:拥有赞助商和自有装备公司。既然获得了这样的平台,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借此提升公众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认知。
尽管如此,当米罗·瓦雷拉得知霍尔内特最近在Reddit论坛与粉丝互动时,还是大吃一惊。她说:“很难向以前不认识他的人解释,他曾经是个极度内向的人,而现在你却看到他在Instagram上有200万粉丝。”
对于即将到来的美国高地冒险,K天王将其描述为对自己“极具美学吸引力”——自然风光、岩石纹理、遍布喀斯喀特山脉的火山群都令他神往。在他看来,这也是一场个人修学之旅,提供了“探索美国西部自然风貌与文化底蕴”的双重机遇。他计划通过Strava实时记录行程。不同的阶段也会有其他登山者加入,与他同行;一位朋友将驾驶一辆载有装备、食物和自行车的后援车随行——他还有偶尔在车内过夜的计划。
此行所面临的最大考验之一,可能是在挑战接近尾声时,从加利福尼亚州到华盛顿州的500英里骑行。除了体能储备(“我从没有骑过那么远。”),他还要担心川流不息的卡车。负责后勤协调的米罗·瓦雷拉一直在努力寻找车流量较少的路线。
但K天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毫不担忧。今年6月,他时隔14年重返穿越加州内华达山脉的西部100,以14:19:22获得季军——这一成绩比他2011年夺冠时快了整整一个小时。赛事发言人将他誉为“这项运动中最具传奇色彩与持久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
K天王的挑战不会发生在万众瞩目之下,他习惯与一小群朋友及团队共庆成功的成功
这番评价同样适用于K天王涉猎的诸多领域:超级马拉松、天空跑、滑雪、攀岩、登山。虽然基础的健康水平足以让他在山野和峭壁之间切换自如(甚至反复、频繁地切换),但当被问及西部100的经历是够有助于此番挑战14,000英尺以上的群峰时,他不以为然。
“像西部100这样的赛事,你通常只要快速奔跑14个小时,与这次挑战毫无可比性。真正让我做好准备的,是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包括从14岁起在山间所做的一切。这才是我所准备的。”
他并非无所畏惧,恰恰相反。他最担心的,是那些无法控制的变量:伐木卡车、雷暴、山狮、枪支。他回忆起早前在美国的一段经历,自己在徒步旅行时,与一位手持步枪的农场主不期而遇。
霍尔内特深知世事难有定数,即便只是完成这场冒险本身也是有意义的——至少对当下而言。但成就对他来说从来没有那么重要:他不保留任何奖杯,他认为沉湎于过去毫无意义。
正如他回忆录中写的那样,“我深信最好的时光永远是现在,而最美的回忆永远在明天。”
毕竟,总有另一条路要跑,总有另一座山要爬。他必须继续前进。这是他认知中唯一的生活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