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过去两周,是我非常难熬的时光。几乎每天,微信和公号后台,都有密密麻麻的朋友在追问和质询——我买的书为什么还没有到?
不截屏了,成百上千的相关留言,看到我痛苦之极,悔恨之极。
在朋友圈,我也发出这样的视频,进行解释——书仍在加印中,机器整日轰鸣,但离成品入库,还需要几天。
![]()
这里请大家放心,所有购买预售的朋友,再过几天,肯定会最先寄出的。
不论如何,这件事都是我的错。
之前,我没想到会断货,更没想到加印成书,竟要耗费近20天。
其实,我和出版社团队的小群,每天都有催促印厂。
今晚,社长还在群里说,这批加印的书,已经进入锁钱的程序了。
![]()
我这本书,原本是国内几家头部出版社抢要的。因为现实原因,留在重庆出版。
但,最后成书效果,给了我意外惊喜。
这本书的设计,是社长亲力亲为的,编辑也花费了很大心思。
在设计、装帧、用材等各个环节,出版社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拿出了经典款的产品。
《不负经典》,就是是经典作家要不负作品,是理想读者要不负作品,也是包括出版运营等等环节,都要不负经典。这样,才是闭环。
首印的书,有好几千本,都被这个公号的朋友购买了。我真的非常感激和感恩。
特别欣慰的是,大家几乎没有差评,有好几百人在购书平台留下了溢美之词。
这让我很感动,在此拱手了。
只是,在销售方面,我们做得是是真不好,卖脱货了。
一是没有想到市场认同度那么高,首印的书,其实仅上架一周,就一抢而空了。
直到现在,京东、当当等各大平台,还是预售状态,连一本现货都没供应过,渠道商那边也十分着急。
说白了,到现在,这本书连正式线上首发,都还没开始呢,就卖光首印近万本了!
二是确实因为设计装帧,给加印埋了雷。
拿到书的朋友应该发现,不论是套盒,还是镂空,抑或是烫金,都是极致设计。
![]()
这一切,必须人工解决,需要大量人力。
如果这本书是平常的装帧设计,一周就可以印出几万本了。
现在没有办法了,我们的原则,是宁缺勿滥,必须保证每一本都要和原始本一样。
当然,我性格也不好,缺少商业思维,觉得出版社把书定价为79.80,太贵了。
于是,我要求他们半价卖。
其实,他们反复给我核算了成本,要保证我的基本利益,这本书必须卖到七折以上才行。
但,现在,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老铁都知道,我性情太过悲悯与执拗,不挣钱也就认了。
其实,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心中也是在想,人格志的朋友,陪了我这么多年,他们没少付出,这书以半价39.9元销售,我已经愧疚万分了。
所以,价格暂时不能变。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不过,我们之间,是应该有个信物了。这本书就是。
这本书,表面是书评,但我觉得,其实是思想随笔。
我只是借经典小说书里书外的事,讲述世道人心,讲述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灵史。
写作和出版这本书,让我有了太多感受。
有一点想说的是,像我这样平凡的人,从乡村挤进城市,唯一能解放自己的方式,就是一定找到静气。
在经典阅读中才能看见自己。然后,拥有自己极致原创的产品。
我们的全部尊严必须来自思想。
我自信,我的文字养得起我思想。
在我心中,这本书的文字,要比我在这公号写的文章,好上百倍。
![]()
因为,那是真正经过价值沉淀的思考与诉说,是我极尽了文本修辞的力量,把普适性的观点揉碎了,带给大家的理性思考。
负责任地写书,一定是不同于写公众号的。在我看来,要难上百倍千倍。
有的朋友很喜欢我在公号写的爽文,对此,我很感谢。
但,我也必须坦诚,对我这样职业写手来说,写个10万+真不难,写一篇自我认同的典范观点美文,就太难了。
我这本书,每一篇,都是冲着这种目标写的。
所以,至少有近十几位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给予了高度好评,书的封面上还有两位中国作席副主席的名字,他们是作序者和推荐者,他们的作品令我无限仰望,他们是真正的名家大家。
但,对所有支持帮助这本书的老师朋友,我都不愿意去阐述消费。
一个写作者,最后能证明自己的,只能是他自己的原创作品。
作品价值,在今天的环境下,我认为,是要接受主流观念和市场意识同时认同的。
很多顶级作品之所以能完成经典化,也正是如此。
一个作品的终极价值,需要各个主体认同形成闭环的。
我做人作文,既不媚权也不媚俗。高手在民间,但,我同样深信,体制内更是高手林立。甚至,他们是绝对主力。
想想,我们绝大多数家庭的命运,都是要交付给主流价值和法定流程的。
就像我们孩子要考学考公,就像我们写书,必须交由官方出版。
所以,公域表达,我必须反对戾气,强调普适。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成为普通家庭,特别是年轻人的阅读选择。
这是公号写作永远无法取代的。
也正因如此,几乎每一天,我都要阅读世界经典文学,有些是反复阅读。
比如,今天,我在重读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
这本被《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我能够背诵全书,且能倒背,不出大错”的书,总是能让我懂得人如何与灵魂对话。
看了这本书,你会明白,写《泥潭》的刘楚昕,从技术上,与鲁尔福这位1955年写出这个经典作品的作家,有太多相似。
人和魂灵的对话,是非常能拓展叙述空间的,能把爱情、革命、死亡等等命题,更好地呈现。
![]()
当然,我更沉迷于鲁尔福的文本。就像此时,我在炎热的重庆,在群山脚下,写作这篇文字。
这时候,我想到胡安·鲁尔福这样的句子:
“天空一片蔚蓝,云彩星星点点。尽管山下已经热得像蒸笼,山上还刮着凉风。”
“上面是蔚蓝色的天空,天空的后面也许还有歌声,兴许是最美的声音……总之,存在着希望。尽管我们很忧伤,但我们有希望。”
真是对我此时场景的还原。
而在还原中,我想到了书中佩德罗的自私、欲望、腐败,想到了科马拉那个神秘的小镇,想到了权力野心和权谋操纵,想到了他们最后失去了爱,无奈地死……
当下所有的现实,其实,都在小说中预演过了。
难怪有小说的名字,就叫“刺杀小说家”。
我固执地认为,小说家是比时评家更高贵的写作者。
这种高贵,就是能让人在更大时空和更为复杂的场景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说这些,是想解释,我为什么一边要在这公号上用时评和大家一起向邪恶开战,一边要苦苦恳求大家阅读经典作品来让自己找回静气,成为一个理性的智者。
所以,我希望你们喜欢我这个公号上的文字,同时,还能在书架上留一本我的《不负经典》。
我希望这本书的存在,是我们共同的一个信念符号——我们都要用自己的人生和作品、生活和孩子,证明自己不会辜负此生!
全文完,共2645字。把文中介绍的那本鲁尔福的正版书也推荐给大家吧。
欢迎大家扫下面二维码,能加我一个星标,或者加好友,以保能及时找到我,期待一键三连,谢谢各位!
请欢迎关注人格志视频号,方便我们在直播间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