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外部势力关注台海局势的目光更多一些。
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将台海问题当做扰乱中国局势的重要方向。当然,除了外部势力的暗度陈仓之外,民进党当局在内部的各种操作也进一步激化了台海问题。
比如之前赖清德把军费投入又提高了,宣布明年要达到整体收入的3.32%,按照估算,这次军费预算将增加到9495亿新台币,赖清德还提到在2030年前,要把军事支出比例直接拉升至5%。
由此可见,赖清德还是不死心,想要在内部掀起风浪,给外部势力可乘之机。“以武抗统”似乎已经成为了赖清德的主要工作方向。
基于这样的背景,赖清德才会掀起两轮大罢免,想要借助大罢免之势,推动朝小野大政治格局的彻底转变。
简单来说,就是让台湾变成自己的“一言堂”,而这标榜着民主的大罢免,最终却成为了赖清德信任危机的导火索。
因为在没有大罢免之前,赖清德自己恐怕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缘”有多差。
因为两波大罢免最终的结果是全军覆没,没有任何一位“立委”被扳倒,反倒是增强了民众党和国民党的联合抗争的意愿。
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赖清德威信尽失,这对之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赖清德也算是自作自受。
不过,以赖清德此前的种种做法来看,即便大罢免失败,也不会耽误赖清的继续破坏两岸关系。如果照这样下去,台海之战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写在历史书之上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台海之战还没到来,另一场“恶仗”就已经逼近中国了。
而这就是“科技战”,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美国仗着自身科技实力强大,一直在围堵中国,而现在俨然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因为美国发现中国的科技发展正在脱离自己的掌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要“纠偏”,让故事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而基辛格此前对特朗普的预言成真了,就印证了这一点,果然美国撕下了虚伪的面具。
基辛格曾经提到过:特朗普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并迫使这个时代脱下旧有的伪装。这是一种赞赏吗?或许并不是,美国在上个时代称王称霸,而现在,却必须要正视自己的衰弱,特朗普或许就是让美国放下姿态,来一场不择手段的竞争,保证美国的优势存在乃至继续扩大。
实际上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打压一直存在,只不过之前还要些脸面,可特朗普作为商人出身的总统,利益最大化才是关键,其他的东西在利益面前自然不值一提。
所以我们看到:此前美国暂停向中国出售发动机技术,这是为避免中国商飞在商用飞机领域同空客以及波音竞争,就是不愿意对中国开放这一领域,希望能够长期垄断。
当然,如果中国愿意购买飞机,那自然另当别论。
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在商用飞机领域,中国所占据的份额非常小,可以说并没有影响到美国总体垄断地位。
但美国根本不愿意让中国商飞领域有发展起来的可能性,即便出现一些小苗头,也会在第一时间摁灭,真可谓是丧心病狂。
事实上,除了在技术上疯狂打压之外,美国现在对中国产业链的疯狂攻击,也已经初步显现,美国康宁公司针对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多家龙头企业发起的“337调查”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家公司指控中国彩虹显示、TCL华星光电等显示产业公司侵犯其在基板玻璃领域的相关专利及商业秘密。
此外,针对于专利以及知识产权,美国康宁公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发起了相关诉讼,这实际上是一场波及的中国显示产业链的巨大战争。
本质上来讲,中国显示面板产值已占据全球50%的市场,更是全球最大的显示产业聚集地,可技术却掌握在美国康宁公司等少数公司手中,整个玻璃基板市场被他们所垄断。
目前,我们的相关技术虽然有所突破,但市场份额却始终很小,美国康宁公司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限制中国企业的产能,遏制中国产业链发展。
由此可见,科技战已经成为了我们接下来要重点应对的东西。而针对专利以及知识产权的攻击只会越来越频繁,如果想要打赢这场战争,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是唯一的办法。
不过有一个道理我们要明白,当原本风轻云淡的“老财主”突然着急时,就意味着有人真正触及到了他的核心利益,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想方设法发动关税战的“底层逻辑”。
不过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不管是外部势力介入台海问题,还是科技围堵的威力都会下降,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将这些压力统统转化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推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