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唐山中小学生陆续开学
食品安全
又成了广大家长们最关注的的问题
在这个特殊时期
要警惕这个食物中的"隐形杀手"
近期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报告一起
发生在幼儿园的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
致130名儿童发病
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是常年都会发生
这个季节天气湿热,发生概率会增加
沙门氏菌到底是什么病菌
竟然会这么可怕?
沙门氏菌是什么?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种类很多,有6个亚属,2500多个血清型。能引起人类感染的包括仅感染人的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人畜共患的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在20℃-30℃条件下可大量繁殖,在水中可生存14-21天,在动物粪便中可生存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可越冬。沙门氏菌本身并不能自行传播,需要特定媒介才能传播到其他环境。如食品、鸟类迁徙、污水等都会造成污染物的转移。
感染沙门氏菌有何症状?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有的可以感染人,有的感染动物,还有人畜共患的。
人类感染沙门氏菌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炎、败血症以及局部感染化脓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胃肠炎,通常潜伏期在4-24小时,也有短至2小时发病的。病人通常起病急,表现出畏寒发热,体温38℃-39℃,多伴有食欲不振、头疼、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便次数明显增加且呈黄色水粪,带有少量粘液,有恶臭,个别病例可伴有脓血,病程一般2-4天。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症较为严重,潜伏期为1-2周。起病急,畏寒发热,持续1-3周。血中可查到病原菌,而大便培养常为阴性。病情严重的有可能致死。
感染沙门氏菌的常见途经有哪些?
沙门氏菌是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对禽类、生猪及其鲜肉制品的感染率最高,蛋类、禽类肉制品和猪肉是人类感染沙门氏菌病的主要渠道。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多年来一直位居细菌性食物中毒前列
近些年来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1
2025年7月23日,盐城市一位1岁婴儿因为吃了一碗“嫩滑”的鸡蛋羹,导致高烧39.7℃、四肢抽搐,被送进了儿科急诊室,被确诊为沙门菌感染引发的败血症,据家长回忆,为了让鸡蛋羹口感更细腻,缩短了蒸煮时间,蛋黄还是半流质状态就喂给了孩子。
2
2025年3月27日,四川成都一男子发视频称和老婆吃了凉拌皮蛋,第二天早上,二人开始上吐下泻、发高烧至39℃,腹痛到晕厥,次日双双被送进急诊,查出是皮蛋引起的沙门氏菌感染。
3
深圳林女士发现2个月的宝宝老是哭闹、拉肚子。还出现发热症状,烧到了38.6℃。林女士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显示是沙门氏菌感染。
预防沙门氏菌其实很简单
养成好习惯,全家不中招
如何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食物要煮熟
沙门菌对热耐受力较差,100℃立即死亡,70℃煮5分钟、65℃煮15-20分钟、60℃煮1小时,都可以杀灭它。
生熟砧板要分开
除了蛋类,家禽、肉类制品等也是沙门氏菌的主要藏身地。厨房里的砧板如果生熟不分,也会引起沙门氏菌在生熟食物中交叉感染。
勤洗手
这一步也是最近一直强调的,接触过生肉、生鸡蛋后勤洗手,注意手卫生!
很多人一拉肚子就想到吃抗生素
比如诺氟沙星、头孢类药物
但沙门氏菌感染是否需要用抗生素
得看病情
感染沙门氏菌怎样用药安全?
轻症患者(无高危因素)
如果只是轻微腹泻、体温不超过38.5℃,且本身身体健康,不建议用抗生素。这时候的关键是补液+休息!多喝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这些情况必须就医
1.高烧持续不退(超过72小时)、腹泻频繁(每天超过6次)、大便带血;
2.脱水症状:尿少、口干、眼窝凹陷、乏力加重;
3.特殊人群:孕妇、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糖尿病/艾滋病患者等。
沙门氏菌虽然可能隐藏在食物中
但通过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如今正值开学,各学校也要注意食品卫生
避免大规模的发病感染
来源:极目新闻、河北市场监管、成都市场监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