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至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的28名队员,带着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赴素有“中华板栗第一县”之称的黄冈市罗田县,开展为期四天的板栗产业发展调研活动。罗田县板栗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年产量超8万吨,是当地农户增收的核心产业。然而,当前产业存在品牌影响力不足、产业链条短、技术支撑薄弱等问题。为此,服务队联合学校农林经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提前规划调研路线,经与罗田县乡村振兴局沟通协调,确定以大别山农业智慧园、凤山镇板栗种植园、三里桥村委会为重点调研地点,精准开展调研工作。
调研伊始,队员们率先走进大别山农业智慧园,探寻科技为板栗产业注入的新动能。在智慧园的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分拣、烘焙设备有序运行,原本需20人一天完成的板栗分拣工作,机器2小时就能完成,分拣准确率达98%以上;产品展示区里,板栗被加工成板栗酥、板栗蛋白粉、板栗酒等20多种深加工产品,溢价空间较原料销售提升6至10倍。智慧园负责人介绍:“我们采用‘智慧园+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周边5个村的400多户农户稳定就业,年均增收3500元。”队员们认真记录智能灌溉系统的运行数据,对比不同加工工艺下板栗的品质差异,为后续提出技术优化建议积累素材。
随后,服务队前往凤山镇板栗种植园,深入田间地头摸清种植环节的实际情况。此时正值板栗灌浆期,种植园里的板栗林郁郁葱葱,种植大户李大叔带领队员们查看“罗田一号”的生长状况:“这个品种耐旱抗虫,比老品种产量高15%,口感清甜,很受市场欢迎。”队员们实地观察发现,种植园已安装土壤墒情监测仪和虫情测报灯,实现精准灌溉和绿色防控,化肥使用量减少30%,病虫害发生率降低40%;同时探索“板栗林+中药材”的间作模式,每年为种植园额外增加收益8万元。此外,种植园打造的“板栗采摘体验园”,去年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最后,服务队抵达三里桥村委会,与村“两委”干部、种植户代表、收购商共同召开座谈会,针对产业发展难题共商解决方案。“板栗采收期短,人工采摘成本高,而且销路不稳定。”种植户王大姐的困惑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村支书也提到,村里缺乏电商运营人才,优质板栗难以走出大山。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现场演示了板栗脱蓬机的使用方法,讲解了板栗常温保鲜的实用技巧;为拓宽销售渠道,队员们帮助村民拍摄板栗生长、采收的短视频,指导他们注册电商平台账号,并建立“罗田板栗产销对接群”,承诺后续将持续提供运营支持和市场信息。
此次调研期间,“志远”志愿服务队共走访6家板栗加工企业、38户种植户,完成220次深度访谈,回收650份有效问卷,最终形成《罗田县板栗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报告》,并编制《板栗优质品种推介手册》《绿色种植技术规范》《短视频营销操作指南》等实用资料。下一步,服务队将联合学校专家团队赴罗田开展专题培训,推动校地共建“板栗产业帮扶示范点”,用青年智慧助力罗田板栗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图为队员正在观察板栗种子。张晓曼 供图
![]()
图为两名队员正在检查板栗生长状况。张晓曼 供图
![]()
图为队员们与三里桥村干部共议板栗产业发展模式。张晓曼 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