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妄图搅局中方93阅兵?日本下台阻挠各国参加,没成想坏消息已传来

0
分享至

距离九三阅兵还有几天,本应是庄重缅怀历史、展现和平决心的时刻,日本却偏偏跳出来搅局。

日本方面不仅对外宣称中国的阅兵带有“反日色彩”,甚至还通过外交渠道私下游说多国领导人不要出席。消息一出,中方迅速作出回应,不仅在外交层面提出严肃交涉,还通过媒体点名批评日本,这是在混淆视听、暴露心虚。



日本为啥对中国的一场阅兵反应如此激烈?其实结合以往来看,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面对历史层面,日本一向刻意回避历史,并推卸责任。此外,在现实利益及美国推波助澜上,更助长了日本的气焰和蠢蠢欲动的心。把这三点串起来看,日本的操作就不难理解了。

先说历史。对比德国和日本,结局完全不同。德国在战后被彻底清算,纳粹领导层几乎全部接受审判,德国人也被迫正视战争罪行。

直到今天,德国孩子在课本里依然要学习“反思纳粹”的历史。而日本呢?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对日本战犯网开一面。

200多名甲级战犯,最后只有28人受审,天皇甚至毫发无损地继续当“象征”。这种“宽恕”,让日本没有真正经历过对历史的深度反思。结果就是,现在一到关键历史节点,日本右翼就会跳出来搅局,不承认、不面对,甚至还要颠倒黑白。

这次说九三阅兵是“反日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因为如果真的反思彻底了,日本完全可以坦然面对这类纪念活动。恰恰因为没承担过,所以才害怕别人提起。

不过,就在日本喊话别国不要来中国阅兵的时候,它自己却接连收到坏消息,可以说是当头一棒。



首先是日本水产出口遇阻。本以为中国逐步放开禁令能带来转机,结果由于日方纵容台湾政客窜访,导致两国经贸合作气氛降到冰点。

另外就是外交层面的被动,日本在国际上鼓动他国抵制中国,试图蜉蝣撼树,但多数国家并未真正买账。因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和中国维持合作的实际利益,远比听日本的劝告更重要。

其实,日本这波上窜下跳,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反而可能会重伤自己。长期以来,日本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无论是汽车零部件还是高端材料,日本都需要中国市场。

但与此同时,日本又在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经济和安全之间的拉扯,让日本外交显得格外矛盾。于是,当国内右翼势力要“彰显立场”时,他们就把矛头指向类似九三阅兵这样的象征性事件,借机表态。

不过,日本算盘打得响,中方态度也并不含糊。外交部已经正面回应:正确认识历史是日本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话虽不多,但分量很重,等于在告诉日本,如果不反思历史,未来在亚洲乃至全球的信誉都要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回应并没有“情绪化”。

中方的举动,没有扩大外交争端,也没有让阅兵的基调偏离“纪念与和平”。

这份克制看似温和,其实是更高明的应对。原因很简单:一旦中国和日本在舆论上发生激烈对撞,就容易让日本右翼“借题发挥”,反过来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

相反,中国保持冷静,把主动权放在阅兵当天,让历史事实本身说话,反而更能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

换句话说,日本越是搅局,越能映衬出中国的正当性。这也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虚怀论语
虚怀论语
播报最热最新资讯
936文章数 849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