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热闹的高考和紧张的中考已过去两个多月。如今,不少学子已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这个9月开启人生新阶段。然而,那份来自六月的温暖依然令人动容——河南交通广播连续十九年开展的“爱心助考”公益活动,已成为无数考生与家庭难忘的夏日记忆。
每年高考期间,郑州街头总会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一辆辆系着绿丝带、贴着爱心车标的车辆穿梭于大街小巷。出租车、私家车、网约车……来自各行各业的驾驶员们主动加入“爱心助考”行列,组成“最强护考天团”,全程为考生梦想护航。这一由河南交通广播发起的大型公益行动,不仅是城市文明的亮丽名片,更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诠释。
近日,《善行中原》特别邀请到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副总监柯涛,请他回顾“爱心助考”背后的暖心历程。
初衷与特点:从护航出行到温暖陪伴
自2007年启动以来,“爱心助考”已成功举办十九届。柯涛介绍,活动最初旨在帮助考生解决高考期间出行难题,保障他们顺利赴考。历经十九年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形成了四大特点:
规模大:从最初3000辆爱心车,发展到如今数万名志愿者共同参与,累计服务考生超100万人次;
内容广:从出租车到私家车,从公交地铁到“交广号”直升机,助考方式持续升级;服务也从“送到考场”延伸至心理疏导、应急送证、全程规划等多元维度;
影响深:已成为河南践行志愿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载体;
坚持久:十九年来从未间断,展现出坚持公益的恒心与担当。
2025年再启航,多方力量共筑爱心网
据柯涛介绍,2025年第十九届“爱心助考”活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累计服务考生6万人次,辐射郑州、许昌、洛阳、安阳、周口、信阳等多个城市。爱心司机队伍包括私家车主、出租车司机、网约车驾驶员,以及驾校、4S店、企业单位等团体车队,凝聚了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温暖传承:当年被助考生,如今主动护航
2025年的“爱心助考”不仅在规模上持续扩大,更在服务模式上实现突破,建立起“全周期护航体系”:
考前开展心理疏导,招募志愿者;
考中倡导绿色出行,组织党员先锋车队免费接送,公交地铁持证免费,考点周边设置“高考能量加油站”提供文具与防暑物资;
考后还提供志愿填报咨询等延伸服务,全面助力考生圆梦。
精准帮扶,一对一定制服务
为确保特殊考生群体(如家庭困难、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等)顺利赴考,活动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许多资深驾驶员提前与考生、家长沟通,精准规划路线。贴有“爱心助考”车标和绿丝带的车辆,考生凭准考证即可免费搭乘。
安全至上,多部门协作保障
在行车与考生安全方面,活动依托交警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组织“5分钟响应”应急车队,推动考点周边启动“静音模式”,全面优化赴考环境。
背后艰辛:500通电话守护87名考生
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幕后团队的高效组织与辛勤付出。柯涛回忆,今年筹备期间,为帮助偏远地区考生精准匹配车辆,3名同事2天内拨打了500多通电话。有人声音沙哑仍坚持沟通,有人反复核对地图确认住址,最终保障87名特殊考生全部获得“一对一”接送服务。
十九年坚守,照亮城市文明之光
“从2007年的‘守护’到2025年的‘逐梦’”,“爱心助考”不仅是帮助考生顺利赴考,更成为推动城市文明进步、弘扬正能量的重要平台。柯涛表示,河南交通广播不仅是公益故事的传播者、爱心行动的倡导者,更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参与者,致力于让公益精神深入人心,让向上向善的力量持续发光。
十九年温暖接力,不曾间断的绿丝带,已成为无数河南考生坚强的后盾,也是一座城市温柔的底色。爱不打烊,我们明年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