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作为两个大国,也是经常被放在一起对比的对象。
不过在精英人才上面,两国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甚至就连专家邱震海曾直言,中国是从14亿人口中挑选人才,而美国则是在77亿人口中挑选人才。
![]()
可见,中美之间的差距其实也是人才差距,可是中国14亿人口基数是美国的四倍左右,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
![]()
美国的全球“人才收割机”
美国只有3.3亿人,但它在科技、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的领先地位,却让人感觉它背后站着全世界。这不是错觉,美国的确建立了一套高效运转的全球人才吸引机制。
2022年,美国新增人口中有101万是移民,这个比例不低。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高精尖领域的专业人士。
![]()
你熟悉的很多美国科学家,其实都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特斯拉的马斯克来自南非,谷歌的皮查伊出生在印度,更不用说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顶尖大学教授,都是从世界各地被吸过去的。
为什么他们选择美国?说白了,就是科研环境好,加上有一些资金支持,放眼望去有着发展空间。也正是这三重诱惑,吸引了不少人。
![]()
而美国拥有哈佛、MIT、斯坦福这类顶级名校,它们不仅是教育圣地,更是全球科研合作的核心节点。
再加上政府和企业每年投入巨额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这就为全世界梦想改变世界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土壤。
![]()
有一项2016年的调查显示,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技术创新者是移民。如果算上那些父母有一方是移民的,比例就更高了。
报告里说得挺直白,并不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种本土天才推动创新,其实真正撑起美国科技体系的,是大量来自海外、拥有高学历并在大公司默默耕耘多年的移民群体。
![]()
换句话说,美国不光自己培养人才,更擅长挖墙脚。它用签证政策、高薪岗位、顶尖实验设备等等组成一套组合拳,成功地把人才竞争的范围从国内扩大到了全球。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专家会说,美国是在77亿人里选人才。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吸引人,根本还在于它自身实力强。那么相比之下,中国为何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呢?
![]()
![]()
中国人才流失
中国在教育上的投入,这些年是真不小。从义务教育普及到高校扩招,再到双一流建设,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培养更多高端人才。
清北复交这些名校,每年输出大批优秀毕业生,其中不少人选择出国深造,尤其是理工科。但一个有点尴尬的现实是,很多人出去了,就不回来了。
![]()
数据显示,2006年,光清华北大两校就去美国读博并最终留在那儿工作的,加起来得有上千人,更不用说后来出国留学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从2007年的14.4万人,一路涨到后来每年三四十万。
![]()
虽然不全是精英留学,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国内升学压力大而选择出国镀金,但顶尖学校中优秀学生流向海外,尤其是美国,仍然是一个现象。
他们为什么选择留下?最常见的答案就是,科研环境与平台差距。对搞科研的人来说,能不能出成果,环境太重要了。
![]()
美国有更好的实验设备、更开放的学术氛围、更成熟的科研资助体系,再加上全球顶尖的学者圈子,这些对年轻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在博士和博士后阶段,跟对一个好导师、进入一个领先的课题组,可能会影响整个学术生涯。
![]()
此外,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也是现实因素。美国企业和高教系统为科研人才提供的薪水、科研启动资金、长聘机制等,相比国内当时水平更有吸引力。
尤其是十年前,国内高校的科研支持和待遇还没跟上,这让很多海外学子选择了先留下看看。但人才流失这个词其实有点沉重。
![]()
不过,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差距离不开时代背景,追赶也需要时间。那么,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把人才吸引回来的?完成逆袭的?
![]()
逆袭的开始
如果说过去是人才输出,那么最近十年,尤其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互联网科技这些领域,中国逐渐显示出人才回流的趋势。
最明显的信号来自AI领域,根据2017年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中国AI人才总量虽然还不如美国,其中中国5万,美国85万。
![]()
但中国人才的学历构成反而更优,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62.1%,比美国还高。说明我们在高端人才储备上并不弱。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产业环境正在成为吸引人才的新筹码。
![]()
庞大的市场、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产品、海量的数据资源,再加上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这些都让中国变成了全球最好的科技试验场之一。
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层,我们在图像识别、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并不落后,甚至某些细分场景比美国跑得更快。
![]()
另一个变化是,中国企业也开始主动出击招聘全球人才。华为、腾讯、阿里、字节跳动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去海外举办招聘会,目标很明确,尤其是那些有国际背景的华人和中国留学生。
他们开出的条件也越来越有竞争力,不光有高薪,还包括回国后的科研自主权、团队支持和对口资源。
![]()
结果呢?数据显示,从2013到2016年,中国AI领域的归国人才年平均增长率是14%,其中来自美国的占比最高,超过四成。
这些人很多都是在海外积累了几年经验之后,选择回国带领团队或创业。他们中的很多人说,之所以回来,是因为国内机会更多了,更能做成事。
![]()
别忘了,我们还有工程师红利。截至2020年,中国工程师总量已经超过1700万人,这群人年轻、有活力、成本依然有优势,是中国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外媒也关注到这一点,彭博社就曾发文说,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正在收获回报。说到学术层面,中国的进步更是肉眼可见。
![]()
2025年4月发布的《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态势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顶尖科技论文作者中的占比已经接近28%,排世界第一。
自然指数排名中,全球前十的研究机构有九所来自中国。这些都在说明,我们不是没人才,而是人才正在归巢。所以你看,差距从来都不是静态的。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逐步改写全球人才流动的格局。
![]()
![]()
回过头再看邱震海那句中国从14亿人中选人才,美国从77亿人中选人才,其实更像是一个阶段的总结,而不是永恒的定论。
美国凭借其长期积累的科研优势、移民文化和人才政策,确实在過去几十年成功汇聚了全球智力资源,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
但中国也并没有停滞不前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创新环境的优化和人才政策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发展,甚至不少外籍专家也开始来到中国工作。
人才之争,本质上是发展环境之争。没有一个国家能永远垄断人才,就像没有一片海能永远留住所有的鱼。
![]()
关键是能不能营造出更适合成长的生态,中国或许曾经经历过人才流失的迷茫,但现在正走在人才回流的上升通道中。
我们不再只是世界的人才工厂,更正在成为全球的人才磁场。这条路还很长,但方向已经清晰。
![]()
主要信源
外媒:调查显示美国创新人才超三成是移民——2016年02月26日 13:26:02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外媒:中国“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手机中国网2025-04-07
AI人才数量比美国少80万 中国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界面新闻
邱震海:北大清华已成欧美名校“培训班”——2013年06月03日 09:34来源:凤凰卫视
中美差距究竟在哪里?邱震海教授:中国是在14亿人中选人才,老美是在70多亿人中选人才!中国无法留住人才!——中国网文化2023-06-22 15:21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