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茅山志》《太平广记》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在道教三山符箓派中,茅山素有"第一洞天"之美誉,其秘传法术更是神妙莫测。
《茅山志》记载:"茅山者,句曲之金陵,洞天之上境,真人之所都。"
自汉代以来,茅山便是修真悟道的圣地,历代高真在此传承着无数玄妙法门。
然而在诸多秘术中,却有一法独占鳌头,被誉为"镇邪之王"。
此法看似简单,仅仅七个字,却蕴含着天地正气,一经施展,邪魔外道无不退避三舍。
《太平广记》曾记:"茅山真诀,以简驭繁,以正克邪,七字真言,万法归宗。"
为何短短七字便有如此神威?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天机妙理?
让我们跟随茅山历代宗师的足迹,揭开这道教至高秘术的神秘面纱。
![]()
明朝正德年间,茅山第十七代掌教真人许真阳正在三茅峰上的元符万宁宫中修持《上清大洞真经》。这一日黄昏,夕阳西下,山中云雾缭绕,正是修道的绝佳时机。许真人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周身真气内运,渐入无我之境。
忽然,山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许真人的修持。只见一个身穿粗布衣衫的中年汉子气喘吁吁地跑上山来,一到宫前便跪地不起:"真人救命!真人救命啊!"
许真人缓缓睁开双眼,只见来人面色惨白,双眼无神,身上还散发着一股阴冷的气息。凭借多年的道行,许真人立刻察觉到此人身上有邪气缠身。
"施主莫急,有何事慢慢道来。"许真人起身相迎。
那汉子哽咽着说道:"真人,小人姓王,家住山下王家村。近日村中怪事连连,先是牲畜无故死亡,接着村民接二连三病倒,更可怖的是,夜里常有鬼影在村中游荡。村中老者说,这是邪祟作祟,只有茅山真人才能降伏。求真人慈悲,救我全村百姓!"
许真人听罢,眉头微皱。邪祟害人,确实不可不管。他仔细观察那王姓汉子,发现其印堂发黑,眉间有死气萦绕,显然已被邪物侵扰。
"你且在此稍候,待我准备一下,随你下山一观。"许真人转身进入内殿,取出一面八卦镜、一把桃木剑,又在怀中装了几张符纸。
二人下山来到王家村,只见整个村庄死气沉沉,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偶尔有人影闪过,也是行色匆匆,不敢在外久留。
"真人请看,就是那里。"王姓汉子指着村东头的一座破败古宅:"自从半月前那座老宅开始冒黑气,村里就不太平了。"
许真人举目望去,只见那古宅虽然破败,但隐隐有黑气盘旋,阴风阵阵。凭借天眼通的神通,许真人更是看到宅中有一团黑影来回游荡,阴气极重。
"此乃厉鬼作祟。"许真人断然道:"这厉鬼怨气极深,已成气候,一般的驱鬼之法怕是难以奏效。"
正说话间,天色已黑。忽然,古宅中传出一阵阴森的笑声,紧接着一道黑影从宅中飞出,直扑许真人而来。
许真人不慌不忙,右手掐诀,口中念诵:"太上敕令,六甲天兵,驱邪辟鬼,护法显灵!急急如律令!"
随着咒语念出,许真人周身金光闪耀,那黑影刚一接近,便被金光逼退,发出刺耳的尖叫声。
"好厉害的道士!"黑影在半空中凝聚成人形,竟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女鬼:"我在此修炼百年,岂容你坏我道行!"
说罢,女鬼口中念咒,顿时阴风大作,四周温度骤降,连地上的青草都结了霜。
许真人见状,知道遇到了强敌。一般的驱鬼符咒对付普通孤魂野鬼尚可,但面对这种修炼百年的厉鬼,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看来今日要动真格的了。"许真人暗忖。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紫色符纸,这是茅山秘传的"九天雷火符",威力极大,但消耗的真气也很多。
![]()
然而,就在许真人准备动用雷火符时,那女鬼忽然仰天长啸,竟然召唤来了十几个小鬼为她助阵。这些小鬼虽然单个实力不强,但数量众多,而且配合默契,一时间将许真人团团围住。
"师父曾说过,对付群鬼,最好的办法不是硬拼,而是..."许真人忽然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了笑容。
王姓汉子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真人,您可有把握?"
"施主放心,今日我就让你见识见识茅山的镇山之宝——七字真言的威力。"许真人说着,缓缓抬起右手,同时运转全身真气。
只见许真人手结印诀,口中开始念诵一段古老的咒语。这咒语的前半段王汉子能听懂一些,都是一些常见的道教用语,但当念到最后七个字时,声音忽然变得异常洪亮,仿佛有天雷滚滚:
"天地正气,诛邪除魔!"
这七个字一出口,奇迹发生了。只见许真人周身忽然涌出一股浩然正气,金光万丈,直冲云霄。那些围攻的小鬼一碰到这股正气,立刻如冰雪遇到烈火般消散无踪。
连那修炼百年的女厉鬼,面对这股正气也是瞬间露出恐惧的神色:"这...这是什么法术?为何如此厉害?"
"此乃茅山镇派之宝——七字真言。"许真人傲然道:"此法直接调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邪不胜正,你这百年修为在正气面前不值一提。"
女鬼惊恐万状,想要逃跑,但那股正气如影随形,将她牢牢锁定。她拼命挣扎,却越挣扎越虚弱。
"饶命!饶命!小女子知错了!"女鬼终于支撑不住,跪地求饶。
许真人见状,手诀一变,那股正气稍微收敛了一些:"你为何要害这村中百姓?"
女鬼抽泣道:"真人,小女子本是这宅中主人的女儿,三十年前被恶人所害,怨气难消,才化作厉鬼。本想报仇雪恨,不料那恶人早已死去,我一时怨气无处发泄,这才..."
"既然仇人已死,你何不去投胎转世,重新做人?"许真人劝道。
"我也想啊,可是怨气太深,无法自行化解。"女鬼哭道。
许真人思索片刻,又念了一遍七字真言,但这次不是用来攻击,而是用来净化。只见正气化作一道温和的白光,将女鬼包围。女鬼身上的怨气在正气的洗涤下,逐渐消散。
"多谢真人慈悲!"女鬼向许真人深施一礼,身影渐渐淡去:"小女子这就去投胎转世,不再为害人间。"
话音落下,女鬼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夜空中。而那座古宅上空的黑气也完全散去,村中的阴森气氛一扫而空。
王汉子看得目瞪口呆:"真人,这七字真言当真如此神奇?仅仅七个字就能有如此威力?"
许真人收起法器,淡然一笑:"天地正气,本就是万法之源。这七字真言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道教最深奥的理论。不过今夜已晚,详细的道理改日再谈吧。"
第二天一早,王汉子早早来到元符万宁宫,恳请许真人详细讲解七字真言的奥秘。
"真人,昨夜您施展的七字真言,威力如此巨大,可否传授给我?我也想学会保护村民。"王汉子诚恳地说道。
许真人沉吟片刻:"这七字真言确实是茅山镇派之宝,但并非人人可学。它需要极深的道行和纯正的心性作为基础。"
"那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学习呢?"
"首先,必须有坚定的道心,绝不能用此法作恶;其次,要有足够的修为,否则无法承受真言的力量;最后,必须得到茅山掌教的亲自传授。"许真人严肃地说道。
王汉子听后有些失望,但仍不死心:"真人,那能否先告诉我这七字真言的来历?让我也开开眼界?"
许真人看王汉子求知若渴,心地又很诚恳,便点头道:"也罢,这七字真言的来历说来话长..."
正说到这里,忽然山下又传来急促的呼救声。许真人和王汉子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道士慌慌张张地跑上山来。
这道士跑到宫前,气喘吁吁地说:"师叔,不好了!华山派来了一位老道,说要挑战我茅山的镇派绝学,现在正在山门前等着呢!"
许真人眉头一皱:"华山派?他们来挑战做什么?"
"听说是因为前些日子师叔您在京城法会上展示七字真言时,压过了他们华山的'紫霄神雷咒',他们不服气,特地派高手来挑战。"年轻道士解释道。
许真人叹了口气:"看来今日是避不过去了。"他转向王汉子:"施主,看来我们的谈话要暂时中断了。不过你若有兴趣,可随我去见识见识这场道术比试。"
三人下山来到茅山山门前,只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正傲然而立。他身穿华山派的道袍,手持拂尘,气势不凡。
"茅山许真阳,久仰华山派大名,不知道友前来有何指教?"许真人上前行礼。
华山老道冷哼一声:"许真人,我华山派修行千年,岂容你茅山在法术上压过我们一头?今日特来讨教你那什么七字真言,看看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许真人知道这是避免不了的较量,便点头道:"既然道友有此雅兴,在下奉陪。不过我们比试法术,不可伤及无辜。"
"自然。"华山老道说着,从怀中取出一面铜镜:"我这面'太阴玄镜'可收摄一切邪魔外道,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
说罢,老道运转真气,那面铜镜顿时发出幽蓝的光芒,四周的阴气被吸引过来,在镜面上形成一个个鬼脸。
"哼,雕虫小技!"许真人不屑地说道。他缓缓抬起右手,准备施展七字真言。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华山老道忽然奸笑一声:"许真人,你可知道我这次来,带了什么法宝?"
说着,老道又从怀中取出一个黑色的葫芦:"这是我华山派的至宝——'摄魂葫芦',专门克制你们茅山的正气法门!"
王汉子在一旁看得心惊:"真人小心!"
但此时的许真人,脸上却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许真人看着华山老道手中的摄魂葫芦,不但没有惊慌,反而笑得更加灿烂:"道友,你以为区区一个摄魂葫芦就能克制我茅山的镇派绝学?"他缓缓说道:"今日正好借此机会,让天下道友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一法破万法'的真正奥秘。"
说着,许真人开始运气凝神,准备施展那传说中威力最强的七字真言完整版。王汉子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华山老道也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威压。然而,就在许真人即将念出那七个字时,他的动作突然停住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
"道友,"许真人忽然开口:"你可知道这七字真言为何被称为茅山镇派之宝?
它的真正威力到底来源于何处?"
华山老道一愣:"自然是因为威力巨大啊。"
"错!"许真人摇头道:"威力只是表象,这七字真言真正的奥秘在于...在于..."
他说到这里,忽然停住了,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围观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这个千古之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