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果然不出所料:九三阅兵将至,台海出现新情况,五角大楼急找大陆

0
分享至



2025年8月底,全球聚焦中国即将到来的九三阅兵,亚太安全局势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国际神经。美国防长紧急寻求与中国高层直接沟通,台军发布对大陆军力现代化的最新报告,英国表态反复,台湾地区“防务预算占GDP 5%”引发岛内外震动,一切变量都在这一刻集中爆发。台海,成为全球安全的高压阀门。



阅兵临近,全球高度关注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25年全球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台海已成为全球最具爆发性的“灰犀牛”风险区。九三阅兵正值节点,外界普遍预判中国将在本次阅兵中公开展示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据多家国际军情智库消息,解放军或将首次亮相高超音速导弹、激光防御系统与新型无人作战平台。美日联合参谋部分析报告认为,这些装备将极大提升中国对台海及周边制空权、制海权的掌控力。

国际军事观察人士一致认为,每一次重大阅兵不仅仅是武器展示,更是对外释放政策信号的窗口。2025年8月28日,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军方发布的多项演习计划已经覆盖台海全域,重点演练岛链封控、精确打击和联合登陆。美国兰德公司高级分析师指出,台海局势的主导权已明显转向中国大陆,尤其是在制海、制空和反介入能力方面。

激光防御系统与新型无人作战平台



台军8月下旬刚刚发布的“大陆军力发展报告”则更加直白。报告强调,大陆将在2035年前实现全面军事现代化,届时具备对台“完全封锁”的作战能力。相关数据融入2024年底以来的各类实兵演练与装备升级信息,令岛内舆论一度陷入恐慌。岛内民调机构“台湾民意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超六成台湾受访者对当前安全形势感到“极度不安”。

台当局防务预算激增,美英动作反复,台海暗流涌动

8月最后一周,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高调宣布:2030年台湾防务预算将占GDP的5%。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以色列、俄罗斯等长期高压安全环境国家。以2025年台湾约7000亿美元GDP计算,未来五年台军防务开支将突破350亿美元。而2023年台防务预算仅为182亿美元,几乎要翻倍。



这一政策引发岛内外舆论轩然大波。多家权威财经媒体分析,台湾经济增速自2021年起持续低迷,2024年GDP增幅仅1.7%。一旦防务预算大幅增长,财政赤字和社会民生开支必将承压。台媒披露,近70%的新增军费将用于采购美制武器,但多项采购案频繁遭遇交付延期与技术缩水。岛内学者直言:“台湾不是美国的提款机,但正被当成军火库的‘冤大头’。”

美方的“战略模糊”态度近期出现微妙转变。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紧急通过多渠道请求与中国防长对话。美方担忧在九三阅兵期间,台海局势可能因误判而升级。日经亚洲援引白宫消息人士称,五角大楼已多次致信中方防务部门,但始终未获正面回复。与此同时,美国西太平洋舰队正面临“航母荒”。美军三艘主力航母因维护与故障滞留本土,西太仅有一艘“里根”号保持战备。日韩两国均未公开承诺介入台海军事冲突,令美方战略空间进一步收窄。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



英国方面的“表演式外交”依然上演。8月28日,英国国防大臣希利在议会答询时公开宣称“绝不允许大陆在台海搞事情”,舆论哗然。仅隔48小时,希利在接受BBC专访时又改口称“不会对假设性军事行动作出评论”。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认为,脱欧后英国本土经济持续承压,国防预算连年缩水,亚太军事存在更像“姿态大于实力”。

台海风云再起,岛内政局震荡,统一大势难逆

台湾岛内政局近期亦风雨飘摇。8月下旬,民进党在与国民党的“罢免大战”中遭遇重大挫折。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支持率跌至上任以来新低,岛内“抗中保台”论调遭遇公众信任危机。多家岛内媒体分析,赖清德在选情不利时刻抛出“防务预算5%”承诺,意图稳住美方支持、转移内部压力。



但现实远比宣传复杂。台湾经济学者指出,2024年岛内青年失业率突破13%,高房价、高物价压力持续攀升,社会对“军备至上”政策的反弹情绪渐升。台军高层发布的“大陆2035年军力现代化”报告,更让社会忧心忡忡。岛内资深防务评论员指出,2035年后大陆一旦具备完全封锁台湾的能力,台海很可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峙,而是进入实际控制的“内海”状态。

大陆方面则保持高度警惕与战略自信。多家智库分析,2025年中国军费已连续五年实现高质量增长,关键领域投入显著提升。高超音速导弹、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新型智能无人装备等批量列装部队,提升了解放军整体的快速部署与区域拒止能力。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近期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中国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歼20



值得关注的是,台海局势的每一次波动,都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8月29日,摩根士丹利亚太地区风险分析报告将“台海突发事件”列为未来一年全球最大地缘风险。新加坡海运协会最新统计,2025年8月台海商船避险率同比增长17%,国际航运成本持续攀升,凸显市场对区域安全的高度敏感。

各方策略博弈加剧,台海未来走向牵动全球

台海局势的走向,已远超两岸或地区范畴,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核心焦点。2025年8月,美军印太司令部发布声明称,将继续保持台海“自由航行”行动,但避免任何可能被误判为挑衅的新动作。美国国会防务委员会则呼吁拜登政府加强与中国的战略沟通机制,防止“擦枪走火”。



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则倾向于以联合演习、舆论支持等方式“刷存在感”,但在实际军事实力和资源投放上明显趋于保守。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分析指出,亚太“多国联合介入”基本不具备现实条件,外部势力更可能借台海议题服务自身大国外交和内部政治需要。

台湾岛内则陷入高度分裂。一方面,民进党当局加紧对“抗中保台”舆论的操控;另一方面,岛内社会对“兵凶战危”的忧虑愈发浓重。台媒披露,岛内2025年应征入伍人数同比下降8%,青年群体对长期高压安全环境产生“厌战疲劳”。而在美方步步紧逼、中国大陆主动权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岛内各界对和平与统一的讨论愈发理性。

民进党



中国大陆则持续推进军队现代化与区域威慑能力建设,强化对台海局势的掌控力。权威专家分析,中国在信息化、智能化作战领域的突破,将进一步压缩外部势力介入台海的窗口期。九三阅兵期间,全球媒体预计中国将就台海问题发出最为明确的战略信号。从新装备亮相到政策表态,每一环节都关乎亚太格局的演变。

高压、悬念与转折下的台海关键时刻

2025年九三阅兵前夕,台海局势进入全新拐点。大陆军力现代化步伐加快,台当局防务政策激进,美国战略焦虑加剧,英国等国“口头强硬、实际谨慎”。岛内政局动荡,社会信心波动,外部势力刷存在感却难以形成合力。



九三阅兵既是中国展现军力的“窗口”,也是各方研判亚太安全格局的“风向标”。美国防长急于与中国沟通,正反映出美方对局势失控的深层担忧。面对复杂多变的台海挑战,任何一方的冒进都可能点燃更大风险。未来台海走向,仍需各方保持足够理性与克制,避免误判,守住和平底线。全球目光,正聚焦于这一高压地带的每一次细微波动。

参考资料:
赖清德重申台湾防务预算2030年将达GDP5%,游淑慧叹:变相“穷台掏空”
2025-08-31 12:36·海峡导报
美国防长寻求与中国防长通话但中方未明确答复?外交部回应
2025-08-29 23:24·新京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素年文史 incentive-icons
素年文史
用最视角,品读历史真相
4708文章数 59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