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批解放军战车跨海出击!赖清德突然大感不妙:台海一线已经失守

0
分享至

近日,中央电视台罕见地播放了一段震撼场景:七艘庞大的民用滚装船接连驶向大海,甲板上整齐排列的装甲车和军用车辆在灯光映照下格外引人注目。



镜头掠过,士兵们严密警戒,登船、固定、启航一气呵成,这并非寻常的民用运输,而是一场高规格的跨海作战演习。

在此之前,4月开展的“海峡雷霆-2025A”演习已引起外界关注,大陆展现出利用滚装船进行兵力投送的能力。



6月,又有两艘船只满载战车向南航行,而到了8月,演习规模迅速扩大,多船协同行动的画面传递出一个更清晰的信号:大陆已经具备短时间内成建制、大规模跨海投送兵力的能力。

对台湾方面而言,这一幕的冲击力不言而喻。

滚装船原本是民用物流的重要载体,主要用于运输车辆、集装箱以及重型机械,在战争构想中却可迅速转变为登陆平台,装载战车、步兵战车甚至后勤车队,实现跨海兵力输送。



大陆的优势在于庞大的数量储备,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民用滚装船队,单船吨位普遍上万吨,一艘便可承载数百辆装甲车辆,若数十艘同时出动,上千辆装备可在短时间内横跨台海,这种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少见。

但这种运输方式也存在潜在风险,滚装船缺乏装甲防护,一旦进入实战环境,极易成为导弹和鱼雷的打击目标。因此,其使用前提是必须掌握制空权与制海权。只有在敌方远程打击能力被有效压制后,这些“海上巨兽”才能安全发挥其运输作用。

此次解放军演习的特别之处在于,并未从“先遣部队”着手,而是直接演练大规模兵力输送。从军事角度分析,这意味着登陆岛屿的前期作战部署已基本成熟,当前训练重点已转向后续兵力的高效投送。



对于赖清德来说,这次演习无异于一次强烈警示。台湾现有的防务战略一直强调“前沿拦截”,即在敌军登陆前实施最大打击。然而,当解放军直接展示后续兵力输送能力时,意味着“抢滩”已非难题,台湾的前沿防御体系可能瞬间失效。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七艘滚装船联合演习画面曝光后,赖清德迅速召开幕僚会议,要求重新审视防御体系。岛内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阻止如此规模的跨海兵力投送。然而现实情况是:台湾的反舰导弹数量有限,空中力量虽持续扩充,但能否长期维持制空优势仍存疑。

一旦大陆在战前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台湾的前沿防线极可能在数小时内被压缩至海岸线。



更令赖清德不安的是,这种军事压力迅速波及政治与社会层面。他必须一方面稳定岛内民众情绪,防止社会陷入恐慌,另一方面还要在国际场合继续强调“台湾的安全与民主”,以争取更多支持。

但岛内各方态度并不一致,军方担忧资源不足,企业界忧虑动荡对经济的影响,而年轻一代对“战争风险”的感知不断增强。这些分歧使赖清德的防务困境更加复杂。

从2025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演习,到6月的单船战车运输,再到8月的多船协同行动,解放军的演习展现出清晰的递进逻辑。表面上看是常规军事训练,实则是一次有计划的战略信号释放。



演习并未聚焦于先头部队如何“抢滩”,而是直接演练后续兵力输送,表明大陆的登陆构想已趋于系统化,战略设想已从“能否打响”转向“如何持续推进”。

此外,演习画面的公开播放,目标受众不仅限于岛内,还包括美国及周边国家,释放的信息十分明确:大陆不仅具备意愿,也拥有能力,能迅速将经济与民用资源转化为军事力量。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一次对盟友的提醒:一旦台海冲突爆发,局势可能比预期发展得更快、更难掌控。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实力对比”的展示——让对手在对比中感受到自身战略地位的被动。

在这一系列信号背后,折射出的是大陆坚定推进国家统一的意志与决心。两岸未来是走向对话还是对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赖清德的政策取向,但无论其如何调整,最终的结果都将是我们设想中的方向,不会有任何偏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古史青云啊 incentive-icons
古史青云啊
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生命
3282文章数 1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