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股市热点并展望后市
编者按
2025年前八个月,资本市场呈现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本期报道跟踪近期A股、中概股、港股市场的发展变化。A股在质量优先转型的驱动下,走出向上行情,市场活跃度显现。中概股凭借自身韧性与潜力,在国内政策向好和企业财报的助力下,与A股、港股上涨形成呼应。港股市场在优质企业带动下,结构性行情可期。展望后市,A股走势将受多种因素影响,增量政策与“十五五”规划内容将受关注;中概股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潜力,但须警惕监管审查引发的股价波动风险;港股优质公司或将推动结构性行情。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北京时间8月30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但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54%,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2.27%。阿里巴巴涨近13%,大全新能源涨逾11%,爱奇艺涨逾5%,百度集团、欢聚、晶科能源涨逾4%。
从2025年以来整体指数表现看,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年内展现出较强的活跃度与波动性,甚至一度跑赢同期美国三大指数,反映出市场对中概股情绪逐步回暖及资金关注度的提升。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一系列的利好因素,如国内政策积极向好、部分企业财报成绩亮眼的推动下,中概股展现出发展韧性与增长潜力,与A股和港股的连续上涨形成呼应。展望后市,中概股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潜力,但须警惕监管审查引发的股价波动风险。
多因素助推中概股走升
截至今年8月初,在美上市中概股总数已达406家,其中纳斯达克以331家的数量占据81.53%的份额,纽交所、美交所分别为62家(15.27%)和13家(3.2%)。Wind数据显示,今年有50家中概股登陆美股,上市节奏明显加快。重点公司依据自身业务优势,结合市场趋势进行战略调整。
腾讯2025年中期及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达到1845亿元;净利润556.3亿元,同比增长17%。有分析指出,腾讯深耕游戏、社交、金融科技等核心业务领域,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在生活服务等场景的应用。
阿里巴巴在电商业务国际化拓展、云计算市场份额巩固及物流体系优化等方面发力。8月29日,阿里巴巴公布截至6月的第一财季业绩,收入达2476.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431亿元人民币。其中,AI应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增长,带动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来新高。
对于近期中概股的表现,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经济团队主管熊启跃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首先,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趋于宽松。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由于政策处于限制性区域,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转变可能意味着美联储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美股市场情绪积极,股价相应上涨。
其次,中美关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中国资本市场表现良好,带动相关板块资产价格走强。中美关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加征关税幅度显著降低,对中国经济负面冲击减小。中国资本市场近期表现良好,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日交易额超过3万亿元,带动中国板块相关资产投资热情升温。
最后,中概股前期估值偏低,业绩增长促进股价反弹。近年来,受到美国持续强化中概股监管及部分中概股涉及行业进入调整期等因素影响,在美中概股股价整体震荡下跌,市净率中位数处于“破净”状态,个股投资价值显现。2025年部分中概股业绩增长,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关注。DeepSeek、《哪吒》推升相关概念板块热度提升,使部分中概股估值得到了一定程度修复。
前海开源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中概股此次大涨并非孤立行情,而是与A股和港股的连续上涨形成呼应,三者共同构成中国资产在全球市场的积极表现。
“这一联动走势的背后,离不开多重核心因素的支撑。”杨德龙指出,一方面,中国今年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突破,叠加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断加码,有效地推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为包括中概股在内的中国资产奠定了坚实的基本面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资产过去几年经历调整后,当前整体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为后续补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中概股后市仍具备上涨潜力
在国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走出去”已成为不少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对于这些寻求国际化发展的企业而言,登陆美股市场具备双重关键价值。
一方面,美股上市能为企业提供资本支撑,助力其加速开拓海外市场版图;依托国际资本市场的高曝光度,企业可进一步深化全球消费者对自身品牌的认知度与认可度,从而实现市场拓展与品牌升级的同步突破,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品牌基础。
另一方面,对有全球化布局需求的中国企业来说,美股上市不仅打通了便捷的跨境融资通道,让企业能更高效地获取国际资本,更重要的是,这一平台还搭建起跨国并购与产业链整合的高效枢纽,帮助企业更顺畅地参与全球产业链协作,为国际化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但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依旧复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预计2025年和2026年的增长率均为3.3%。在贸易方面,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全球增长预计在2025年放缓至2.3%,贸易紧张局势和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近70%的经济体增长预测被下调。上述因素可能对中概股整体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展望后续中概股走势,杨德龙指出,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预期正持续改善,外资对中国资产的看法日趋乐观,多家国际大行近期陆续发表积极正面的观点。“综合来看,中概股此次表现突出并非短期偶然,后市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潜力,估值修复进程或有望持续推进。”
熊启跃指出,中概股估值整体仍处于低位,部分高成长性个股可能迎来阶段性上涨机会,但应关注相关风险,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仍持续强化对中概股监管,采取加大对VIE架构中概股、部分中概股FPI资质的审查力度等措施,可能引发中概股股价波动。
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