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梅气坏了,拿着手里的假钞直接扔在了银行的柜台上。
“我算是见识到了你们的服务态度,十万元呀,难道这年头了还要搞离柜概不负责这一套?”
银行经理脸色大变,“女士,说这话可也得讲证据,你这取出来的钞票都是过了验钞机的,没证据说明你手中的假钞是从我们银行出的。”
“如果碰到一个人都象您这样的情况,十万元你说假的,说是从我们这里取出的,我们说换就换,那银行也迟早会破产!”
李梅压根不听,她确信这钱是直接从银行拿到她手上的,从没掉过包。
“好,你们想推卸责任是吧,我们一起算这笔账!”
01
20XX年3月的山东某县城。
李梅的服装店开在县城那条最热闹的商业街上。
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
一排排衣架上挂着的都是她精挑细选的中高端女装。
款式新颖,质地也好,在当地小有名气,回头客不少。
3月15日,天刚蒙蒙亮,李梅就到了店里。
昨晚加班盘账到深夜。
此刻翻看着账本上持续走高的销售额,昨夜的疲惫顿时消散大半,脸上是藏不住的满意。
她合上账本,对着正在整理货架的表妹小王说:“小王,今年这春装走得可真快!跟抢似的。我得赶紧去趟老赵那儿,再补一批货。”
小王手上正仔细叠着一条新款丝巾,闻言抬头:“姐,这次打算进多少?”
李梅略一沉吟,心里早有计较:“十万块。律师说给我留了一批南方刚到的新款,版型颜色都好,再磨蹭几天,铁定就被别家抢光了。”
这批货关系到接下来小半年的生意,她心里清楚得很,必须拿下。
“十万?全拿现金?”
“那可不。”李梅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穿上。
“老赵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认实打实的票子。看见现金,他才痛快放货。”
她边说边理了理衣领,“我这就去银行,你把店看好,机灵点,嘴巴甜点总没错。”
“放心吧姐。”小王爽快应下,又转身忙活起来。
从服装店到街角的建设银行,步行也就十分钟。
李梅步子快,高跟鞋踩在还带着晨露的石板路上,脑子里全是那批新款式和即将到手的十万块现金。
上午九点刚过,李梅推开建设银行沉甸甸的玻璃门。
一股混合着空调冷气和淡淡消毒水味道的空气扑面而来,让她略微清醒了些。
银行大厅里人不算多,稀稀拉拉坐着几位顾客,有的低头划拉手机,有的望着电子显示屏上的号码发呆。
叫号机的电子女声不疾不徐地播报着:“请A0XX号到3号窗口办理业务……”
李梅走到取号机前,屏幕有些反光,她微微侧身,找到“个人业务-取款”选项,轻轻一按。
伴随着轻微的“咔哒”声,一张温热的白色纸条慢慢滑出。
她接过来一看——前面还有五个人。
她在等候区的硬塑料椅上找了个空位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捻着那张号码纸。
十万块现金,不知道待会儿银行给的是新票子还是旧票子,可得好好数数。
想到这儿,她嘴角不自觉地弯了一下。
“请A037号到3号窗口办理业务。”
终于到她了。
李梅站起身,理了理衣角,快步走到3号柜台前。
柜台后面坐着的是王女士,一位三十多岁的银行职员,戴着一副细框眼镜,动作麻利。
“王姐,忙着呢。”李梅笑着打了声招呼,将身份证和银行卡一起递了进去。
她是这里的常客,尤其是需要周转资金进货时,少不了和大额现金打交道,跟几个柜员都混了个脸熟。
王女士抬头看了她一眼,也认出了她:“是李老板啊,今天取不少?”
一边说着,手里的动作没停,接过证件和卡,在键盘上敲打起来。
“嗯,取十万,急用。”李梅应道,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王女士的操作移动。
“进货?”王女士随口问了一句,同时将身份证放在读卡器上验证。
“是啊,好不容易抢到一批货,得赶紧把钱备好。”
李梅简单解释着,心里却在催促:快点,快点,批发市场那边可不等人。
王女士核对完信息,将卡插进机器,输入金额。
点钞机就在柜台内侧,随着一阵“哗啦啦”的声响,崭新的钞票被快速地吐出来。
王女士没有完全依赖机器,又拿起那沓钱,手指翻飞,用手点了两遍,确认无误后,才连同凭条一起推到李梅面前:“十万,您点点。”
厚厚的一沓人民币,带着油墨的特殊气味,整齐地码放在柜台上。
李梅伸手拿起,没有一沓一沓地仔细数,但还是快速地用拇指捻过钞票的边缘,感受那厚度和触感,心里大致有了数。
她更习惯这种老式的方法,感觉比机器更踏实些。
数目感觉没错。
她拿起笔,利落地在凭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谢谢啊王姐。”李梅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将钱分成两摞,小心地塞进自己带来的那个厚实的帆布包内胆里,拉好拉链。
帆布包外面看着普通,里面却缝了好几个隔层,专门用来装货款。
她拍了拍包,感觉沉甸甸的,心里也跟着踏实了不少。
“慢走啊李老板,生意兴隆。”
李梅点点头,没再多说,转身快步离开了银行。
外面的阳光似乎比刚才更加明媚,她紧了紧肩上的帆布包,脚步轻快地朝着县城郊区的服装批发市场方向走去,心里已经飞到了那批漂亮的新款春装上。
她绝对想不到,接下来等待她的却是漫长的维权之路。
02
县城的服装批发市场依旧是那副熙熙攘攘的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布料的味道,夹杂着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
李梅熟门熟路地穿梭在人群中,避开那些堆满货物的板车,朝着老赵的档口走去。
老赵的档口位置不错,就在市场中间区域,门面也相对宽敞。
还没走到跟前,李梅就看到老赵站在门口。
“来了!”老赵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李梅。
老赵五十多岁的年纪,身材有些发福,但精神头十足。
在这个市场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副八面玲珑的本事,是这里数一数二的大批发商。
李梅笑着点了点头,跟着老赵走进档口后面的仓库。
仓库里堆满了纸箱,但码放得非常整齐。
老赵指了指几个贴着标签的纸箱,对李梅说:“新款都在这里了,我刚到货就给你留出来了,怕你来晚了被人抢走。”
“你看这批法式连衣裙,最近卖得可火了,好多网红都在推,你看看这款式,这质量。”
李梅接过连衣裙,仔细地检查起来。
面料摸起来柔软顺滑,正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那种简约大气风格。
她又拿起几件不同款式的衣服,一一查看,越看越满意,不住地点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两人就围着这批新款服装,仔细地核对着款式、颜色、尺码和数量。
最终,所有款式和数量都敲定下来,老赵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地按了一通,报出了总价:“总共是九万八千六百,零头给你抹了,算你九万八吧,老客户了,这点优惠不算啥。”
李梅听了,心里也挺高兴,老赵这个人做生意确实爽快。
她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里面装着一叠厚厚的现金,那是她刚从银行取出来的货款。
“给,钱我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你数数。” 李梅将纸袋递给老赵,说道。
老赵接过纸袋,掂量了一下,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不用数了,梅子的人品我信得过。”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还是打开纸袋,准备过一下验钞机,这是多年的习惯,也是对双方都负责。
他将钱放进验钞机,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钞票一张张被快速地识别着。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验钞机突然发出刺耳的“滴滴滴”警报声,红色的指示灯也亮了起来,屏幕上显示出一行错误信息。
老赵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李梅,你这钱……有问题啊。”
李梅的心脏猛地一跳,“什么问题?”
“验钞机报警了,说明这些钱全是假币!”
“全是假的?这不可能!”
李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盯着验钞机屏幕上显示的错误信息,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钱我今天早上刚从银行取出来的啊!怎么可能是假的?银行还会给我假钱?”
老赵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我们做生意这么多年了,我知道你肯定不会故意给我假钱,但是验钞机不会骗人,这确实是假币。要不,你还是赶紧去银行问问吧,看看是不是银行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李梅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她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整个人都慌了神。
做生意最怕遇到这种事情。
03
离开批发市场,李梅的心像坠了块铅,沉甸甸的。
十万块假钞,半年白干,银行若不认,倾家荡产都有可能。
车停在建设银行门口。李梅付了钱,推门就往里冲。
下午两点,银行大厅依旧热闹,叫号机的声音此起彼伏。
那位王柜员正忙着,抬头看到她,微微点了下头。
李梅走到窗口边,心跳一声比一声快,手心里全是冷汗。
终于,前面的客户走了,她立刻上前。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李梅定了定神,“我上午在你这取的十万块钱,全是假的。”
“不可能吧,我们银行验钞很严格的。”
李梅从包里掏出那叠钞票“你自己看。”
王柜员接过钱,过验钞机一验,机器发出刺耳的警报,红灯闪烁,确实是假币。
“李女士,您确定这些钱是从我们银行取走的?会不会是您在别的地方弄混了?”
李梅火气蹭地一下就上来了,音量也提高了几分。
“我从银行出来直接去的批发市场,中间就没停过,钱一直在包里,怎么可能掉包?”
“再说,”她指着那叠钱,语气带着一丝嘲讽,“这么高明的假钞,一般人能接触到?”
“按流程,我得请示主管。”
“那你快去,这事今天必须解决。”
没一会儿,银行大堂经理刘经理走了过来。
“李女士,是您有问题要反映?”
李梅把事情经过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刘经理听完,拿起假钞翻了翻,又对着光看了看。
“钱确实是假的,但我们没办法确定就是从我们银行出去的。”
“什么叫不确定?”
“这钱就是从你们银行取的,我还能凭空变出来不成?”
刘经理皱了皱眉,“李女士,请您冷静。您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些假钞是从我们银行流出的呢?”
李梅噎住了,证据?她哪有什么证据?监控录像?
“监控只能证明您在我们银行取了钱,没办法证明您取出的钱是假币。也许您离开银行后,被人调包了呢?”
“你们的意思是,这假钞跟你们银行一点关系都没有?”
刘经理点了下头,“很遗憾,没有直接证据,我们无法认定这是我行的责任。”
李梅的声音开始发颤,“刘经理,我是你们银行的老客户了,十几年的老客户,一直在这存钱取钱,从来没出过问题。现在出了这种事,你们就这么推卸责任?”
“李女士,我理解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银行有规定,没有确凿证据,我们无法认定这是我行的责任。要是换成任何人来银行说是假钞,我们都认,银行不早就破产了吗?”
李梅深吸一口气,她知道刘经理说的有道理,但现在倒霉的是她。
“您可以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这是他们的联系方式。”刘经理还是给了一个解决方案。
李梅接过名片,指尖冰凉。
“我一定会投诉的,也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她转身,朝银行门口走去,看了一眼建设银行四个大字,心里发凉,她这种普通人斗得过银行吗?
接下来的几天,李梅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
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跑了,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正在调查中”。
银行更是去了无数次,每次都是面对柜员公式化的微笑和刘经理滴水不漏的说辞。
银行大厅依旧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那个脸色憔悴、眼神焦虑的中年女人,更没有人知道,她为了这十万块假钞,已经快要崩溃了。
闹也闹了,报警看监控也没有用,非要去银行起诉,可李梅哪里有那么多时间?
04
接下来的几天,对李梅来说每一分钟都像在油锅里煎熬。
银行那边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新消息。
服装店的生意肉眼可见地垮了下去,货架空了一半,熟客来了也只能空手而归。
李梅夜里常常失眠,睁眼看着天花板,心里像压着块巨石,喘不过气。
网上能找到的案例不少,但大多语焉不详,或者最终不了了之。
她加了几个维权群,里面充斥着各种抱怨和愤怒,却鲜有成功的先例。
咨询律师的结果更是让人心凉,一个律师更是说,“李女士,银行是强势方。没有监控录像拍到柜员具体点了哪几张钱给你,法庭上很难采信你的说法。除非你能拿出更直接的证据。”
所谓的直接证据,就像空气一样,她知道存在,却抓不住。
就在李梅快要被绝望吞噬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她亲戚给她找来一个特别厉害的金融律师,以前在银行工作,对银行的内部流程非常熟悉。
他仔细研究了李梅几乎撒泼打滚要来的流水单,指着上面一串数字说:“这是钞票的批次号,每批钞票都有唯一的编号。”
李梅眼睛一亮:“能查到这批钱的流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