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摆地摊被城管赶,同学追着嘲笑,如今我身家过亿他们却找上门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哈哈哈!林峰,你这是在做什么呀?摆地摊?"

"怎么,被城管赶了?我还以为你去复读了呢!"

"哎呀,赵磊,你别这样说人家嘛。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大事的,有些人...只能干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1994年夏日的火车站广场,烈日当空。

抱着蛇皮袋狼狈逃窜的少年停下脚步,抬头看着面前三个同学脸上的轻蔑笑容。

汗水混合着屈辱的泪水,滴在滚烫的水泥地上,瞬间蒸发。

那一刻,没有人知道这个被嘲笑的贫穷少年,心底埋下了怎样的种子。

也没有人知道,十年后,命运将如何重新洗牌。



01

火车站广场的阳光毒辣得像要把人烤焦。

林峰蹲在自己的小摊前,汗水顺着脸颊滴在那些廉价的打火机和钥匙扣上。

他的手指因为长期摆弄这些小商品而变得粗糙,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污垢。

"小林,生意怎么样?"旁边摆摊的老张头凑过来,递给他一根烟。

"还行吧。"林峰接过烟,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烟雾在空气中弥散,混合着汗味和尘土的气息。

他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想着今天能赚多少钱。

父亲下岗后,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他肩上。高考失利,复读的钱都凑不齐,只能出来做点小生意。

突然,远处传来了尖锐的哨声。

"城管来了!快跑!"老张头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大喊。

林峰慌乱中想要收拾摊位,但那些散落的小商品怎么也装不完。

几个穿制服的人已经冲了过来,他只能丢下大部分货物,抱着一个破旧的蛇皮袋拼命跑。

身后传来东西被踢散的声音,还有城管的呵斥声:"下次再让我看见,连人一起抓!"

林峰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在一个巷子口停下来喘气。

他低头看看怀里的蛇皮袋,里面只剩下十几个打火机和几串钥匙扣——这就是他今天的全部家当了。

"哎呀,这不是林峰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林峰回头,看到了三个人正朝他走来。

为首的是赵磊,他的高中同学,家里开着一家小工厂,在班里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旁边是徐雅,林峰暗恋了三年的女孩,还有另一个同学王斌。

他们显然刚从什么地方回来,穿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悠闲的表情。而林峰此刻汗流浃背,抱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狼狈得像一条丧家之犬。

"哇,林峰,你这是在做什么呀?"徐雅捂着嘴笑,那笑声清脆但刺耳。

"摆...摆地摊。"林峰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哈哈哈!"赵磊大笑起来,"我还以为你去复读了呢,原来是在这里摆地摊啊!怎么,被城管赶了?"

林峰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不知道是被太阳晒的还是羞耻感作怪。

他想解释什么,但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哎呀,赵磊,你别这样说人家嘛。"徐雅装作善解人意的样子,但眼里的轻蔑却毫不掩饰,"林峰,你也别太难过,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嘛。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大事的,有些人..."她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林峰怀里的蛇皮袋,"有些人适合做这些小买卖。"

"就是啊,"赵磊接过话茬,"林峰,你就安心做你的小买卖吧。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人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像我们这些人,以后是要做大事业的,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王斌在旁边附和:"对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林峰紧紧抱着蛇皮袋,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屈辱,比刚才被城管追赶时更让他难堪。

这种屈辱不是来自外界的压迫,而是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知。

"我们先走了,"徐雅挽着赵磊的胳膊,"林峰,你保重啊。"

看着他们三人有说有笑地离开,林峰站在巷子口一动不动。

夕阳西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像一个被遗弃在角落里的孤魂野鬼。

那一刻,一颗种子在他心里深深埋下。不是什么高尚的理想,也不是什么远大的抱负,就是一种最原始、最直接的冲动——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们刮目相看。



02

1995年春天,林峰怀着五百块钱和满腔不甘南下深圳。

绿皮火车摇摇晃晃了两天两夜,他坐在硬座上,周围是同样南下打工的农民工。

车厢里烟雾缭绕,充斥着方便面的味道和汗臭味。林峰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里既兴奋又忐忑。

深圳让他震撼。高楼大厦,霓虹闪烁,人流如织。

这里的一切都和他的小县城不一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

他住在一个城中村的出租屋里,十平米的房间月租一百五十块。

房东是个中年妇女,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收租时总是一脸不耐烦的表情。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小餐厅当服务员。老板姓陈,四十多岁,长得肥头大耳,对员工非常苛刻。林峰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月薪三百块。

"小林,这桌的菜怎么还没上?客人都等急了!"陈老板经常这样咆哮。

"马上,马上!"林峰端着盘子小跑着穿梭在餐厅里。

有一次,一个醉酒的客人故意刁难他,把菜汤泼在他身上,还要求他道歉。

林峰攥紧了拳头,但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对不起,是我不小心。"

那个客人得意地笑了:"这才像话嘛!服务员就应该有服务员的样子。"

林峰忍了。他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

三个月后,他辞职了。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玩具厂做流水线工人。工厂在关外,每天要坐一个小时的班车才能到。林峰的工作是给毛绒玩具装眼睛,日复一日,机械重复。

"林峰,你的速度太慢了!"班长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对新员工毫不客气,"别人一小时能装一百个,你才装七十个。再这样下去,你别想转正。"

林峰咬着牙加快速度,手指被针扎破了好几次,但他不敢停下。

晚上回到宿舍,室友们在打牌,他却拿着笔记本在算账。

"林峰,你每天算这些干什么?"室友老王好奇地问。

"算成本。"林峰头也不抬地说,"这些玩具在厂里的成本价,到零售店能卖多少钱,中间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老王笑了:"你还想做生意啊?就凭你这点工资?"

林峰没有理他,继续在本子上写写算算。

他发现很多东西的利润空间都很大,关键是要找到渠道。

半年后,他又辞职了。

第三份工作是推销员,卖保健品。这家公司位于华强北附近,每天开早会时,所有员工都要大声喊口号:"成功!成功!我要成功!"

"林峰,"主管拍着他的肩膀说,"做销售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脸皮要厚!被人拒绝一百次,第一百零一次还要笑着去敲门。"

林峰点点头,但心里想的却是别的。他发现这些保健品的进货价和销售价之间有巨大的差价,而且很多客户都是重复购买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有稳定的需求市场。

他开始琢磨怎么跳过中间环节,直接从厂家拿货。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送货时认识了一个香港商人。

那人叫陈志华,五十多岁,西装笔挺,说话温和但眼神犀利。

"小伙子,你对生意很有想法啊。

"陈志华看着林峰递过来的名片,上面除了姓名电话,还印着"商务咨询"四个字。

"陈先生,我觉得内地的市场潜力很大,只是缺少合适的渠道。"林峰试探着说。

陈志华笑了:"你想跟我合作?"

"我想学。"林峰很诚实,"您这样的前辈,肯定有很多经验可以教我。"

陈志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好,你明天到我公司来,从助理做起。但丑话说在前头,我不养闲人。"

这是林峰人生的转折点。



03

在陈志华身边的两年,林峰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商业知识。

陈志华的公司主要做进出口贸易,客户遍布东南亚和欧美。

林峰从整理文件开始做起,渐渐地被陈志华委以重任。

"林峰,"陈志华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一份报告,"你对内地的小商品市场怎么看?"

"我觉得前景很好,"林峰认真地回答,"现在改革开放才十几年,很多地方的消费能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对廉价的日用品需求量很大。"

"那你有什么想法?"

林峰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我想做批发。从广东这边的厂家直接拿货,然后销往内地。省掉中间商的环节,价格有优势,利润空间也大。"

陈志华点点头:"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二十万。"林峰报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数字。

"好,我借给你。"陈志华的爽快出乎林峰意料,"但是,我要占你公司30%的股份。"

林峰几乎没有犹豫:"成交。"

1997年,林峰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峰华贸易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五十万,其中二十万是陈志华的借款,二十万是陈志华的股份投资,剩下十万是林峰这些年攒下的所有积蓄。

公司很小,就租了一个不到一百平米的办公室,员工只有三个人。但林峰干得热火朝天。

他的策略很简单:薄利多销。别人卖五块钱的商品,他卖四块五;别人卖十块钱的,他卖九块。虽然单件利润少了,但销量上去了,总利润反而更高。

"林总,这个价格我们几乎没什么赚头了。"业务员小张有些担心。

"你懂什么?"林峰在办公室里踱着步,"现在是抢市场份额的时候,不是赚大钱的时候。等我们占领了市场,定价权就在我们手里了。"

公司成立第一年,营业额就突破了五百万。第二年,一千万。第三年,两千万。

林峰开始在深圳买房买车。先是在关外买了一套小两居,后来又换成了关内的大三居。车子也从二手桑塔纳换成了新的本田雅阁。

但他最得意的不是这些物质上的变化,而是心态上的转变。

以前他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人,现在他开始学会主动出击。

2000年,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兴起。林峰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陈先生,我想做电商。"在一次聚餐中,林峰对陈志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电商?"陈志华皱起眉头,"就是在网上卖东西?靠得住吗?"

"靠得住。"林峰很肯定,"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习惯在网上购物,这个趋势不可逆转。而且网上开店成本低,覆盖面广,比传统的实体店有太多优势。"

陈志华沉思了一会儿:"需要多少钱?"

"一百万。"

"这次我不投钱了,但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些供应商。"

林峰点头:"谢谢陈先生。"

他卖掉了深圳的房子,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电商平台的建设中。

那段时间,他几乎住在公司里,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员工们都觉得他疯了。

"林总,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秘书小李劝他。

"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好了。"林峰的眼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兴奋。

2001年,他的电商网站正式上线。第一天的营业额只有八百块,他却兴奋得一夜没睡。

一年后,网站的日营业额突破了十万。

2003年,林峰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市值三亿港币。他本人的身家也正式跨越了亿元大关。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深圳的夜景,想起了九年前火车站广场那个狼狈的午后。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爸,是我。"

"峰子?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父亲的声音有些苍老。

"爸,我成功了。"林峰的声音有点颤抖。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父亲的声音:"好,好,我就知道我儿子有出息。"

挂了电话,林峰在办公室里待了很久。

窗外的霓虹灯闪烁着,这个城市依然如九年前一样充满活力,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抱着蛇皮袋狼狈逃窜的少年了。



04

2004年12月,峰华集团年会,深圳香格里拉酒店。

香槟塔在水晶灯下闪闪发光,穿着晚礼服的女士们优雅地端着红酒杯在人群中穿梭,西装笔挺的商人们正在低声讨论着某个项目的投资前景。

林峰站在宴会厅的中央,接受着一个又一个祝贺,他的公司刚刚完成了又一轮融资,估值已经突破十亿。

"林总,恭喜恭喜!"一个个陌生或熟悉的面孔在他面前晃过,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恭维的笑容。

就在这时,宴会厅门口出现了三个格格不入的身影。

林峰正在和一个投资人谈话,余光瞥见门口的三个人时,手里的香槟杯差点滑落。

赵磊、徐雅、还有王斌。

十年了,十年没见,他们几乎是同时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赵磊穿着一身明显不合身的西装,徐雅的脸上多了些岁月的痕迹,王斌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他们三个人站在门口,像三只迷路的羔羊,与周围金碧辉煌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总?林总?"投资人的声音把林峰拉回现实。

"啊,不好意思,我刚才走神了。"林峰收回目光,但心跳却不可抑制地加速了。

他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那边好像有客人在找您。"投资人顺着林峰刚才的目光看过去。

林峰点点头,端着酒杯朝门口走去。每一步都走得很慢。

他需要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情绪,需要时间来思考即将发生的对话。

十年前的那个午后,火车站广场,城管的哨声,蛇皮袋,还有那些刺耳的嘲笑声,这一切都在他脑海里闪现。

"林峰?真的是你!"赵磊第一个认出了他,脸上露出了夸张的惊喜表情,"我的天哪,你变化太大了!"

林峰停在离他们三米远的地方,淡淡地笑了笑:"是我。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我们是专程来找你的。"

徐雅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看着眼前的林峰,这个曾经被她和朋友们嘲笑的男人,现在却穿着定制的阿玛尼西装,戴着百达翡丽的手表,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成功者的气质。

"找我?"林峰轻抿了一口香槟,"什么事?"

王斌搓着手,显得很紧张:"林峰,我们..

.我们听说你发达了,所以想来看看你。顺便...顺便聊聊老同学的情分。"

林峰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十年的时间,在他们脸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赵磊明显发福了,脸上有了些许沧桑;徐雅依然漂亮,但眼角的细纹和略显疲惫的神情暴露了她这些年的不如意;王斌则看起来最为狼狈,衣服洗得发白,鞋子也有些破旧。

"林峰,你真的太厉害了!"赵磊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轻松一些,"我们刚才在外面看到这场面,简直不敢相信。你现在是大老板了啊!"

"还行吧。"林峰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却很复杂。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香奈儿套装的女人走了过来,挽住了林峰的胳膊。

"老公,这几位是?"女人的声音很温柔,但眼神中带着明显的审视。

"我的老同学。"林峰介绍道,"这是我妻子,苏雨。"

赵磊、徐雅、王斌三人同时露出了僵硬的笑容。

"你好,嫂子。"赵磊率先开口。

"你们好。"苏雨礼貌地点点头,但并没有松开挽着林峰的手。

"那个...林峰,我们能单独聊聊吗?"徐雅鼓起勇气问道。



林峰看了看妻子,然后点点头:"好的。雨雨,你先去和其他客人聊聊,我很快就过去。"

苏雨有些不放心,但还是松开了手:"那你别聊太久。"

看着妻子离开,林峰转身对三人说:"跟我来吧。"

他带着他们走向宴会厅旁边的一个小包间。路过人群时,林峰注意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们,那些目光中有好奇,有疑惑,也有一丝不解——为什么这位成功的林总会和三个看起来如此普通的人在一起?

包间很安静,隔音效果很好,外面宴会的喧闹声变得很微弱。林峰坐在沙发上,示意他们也坐下。

"说吧,找我什么事?"林峰开门见山。

三人面面相觑,都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05

包间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四个人静静地坐着,只有空调的嗡嗡声在房间里回响。

赵磊清了清嗓子,第一个开口:"林峰,说起来我们也十年没见了。你变化真的太大了,我们都没想到..."

"没想到我能有今天?"林峰接过话茬,声音依然平静。

"不是不是,我们当然知道你有能力,只是..."赵磊显得有些尴尬,"只是没想到你能做到这么大。"

徐雅在旁边插话:"林峰,你还记得我们高中时的事情吗?其实我那时候..."

"记得。"林峰打断了她,"我记得很清楚。"

这句话让徐雅的脸瞬间红了。她当然知道林峰记得什么——那些嘲笑,那些轻蔑的眼神,还有那句"有些人适合做这些小买卖"。

王斌搓着手,终于鼓起勇气说:"林峰,实话跟你说吧,我们来找你是有事求你的。"

"什么事?"林峰问道,但语气中没有任何情感波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