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工新闻网)
转自:河工新闻网
![]()
工作人员正在利用“易裁良审”AI知识库学习相关知识
“职工与企业发生欠薪争议,应该如何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申请书如何撰写?”“有哪些注意事项?”……杜金东一边与当事人交流,一边用手机调取AI知识库,输入上述问题,询问相关情况。
作为秦皇岛市人社局农民工权益维护科的一名监察员,前不久,杜金东接手了一起农民工投诉欠薪的案件,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职工与企业分歧较大,不宜通过劳动监察途径处理,但可以通过劳动仲裁途径解决纠纷。“我对劳动仲裁不是很了解,想把当事人介绍到相关科室,又担心他误会我们工作推诿。”于是,就有了前文那一幕。最终在AI知识库的指导下,杜金东帮助当事人通过劳动仲裁主张合法权益。
杜金东使用的秦皇岛市人社局创建的“易裁良审”AI知识库,就像给劳动仲裁工作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有效整合劳动仲裁办案资源,为统一裁审标准、提升办案效率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据了解,该AI知识库汇聚人社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办案指南、培训课件等14类900余份专业资源,具备即问即答、智能检索、系统归纳等功能,变传统“翻书”为智能“对话”,就如同提升仲裁员专业能力的“随身课堂”。
秦皇岛市海港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李伟通过聘任考核不久,独立审理了一起确认劳动关系案件。面对这个人生中的“第一次”,李伟坦言“一点儿也不紧张”。“因为AI知识库‘思考’得更系统全面,不但能帮我快速掌握仲裁庭审和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还你能自动生成庭审调查询问提纲和证据审查要点。”
秦皇岛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聘任的兼职仲裁员姚凤晶也对该知识库称赞有加。姚凤晶告诉记者,最近,他审理了一件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混同用工”的复杂争议。该争议涉及多个单位对同一劳动者进行交叉或重叠管理,导致劳动关系主体难以明确区分。姚凤晶立马想到了AI知识库,他把基础事实和争议焦点“喂给”知识库。通过多轮自然语言对话,知识库不仅帮他快速精准找到庭审要点,还检索出多个典型案例供其参考。
秦皇岛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AI知识库,关键在于一个“智”字。“该知识库具有‘智答’专业知识、‘智解’裁审难题、‘智汇’裁判标尺、‘智融’信息壁垒的‘功效’。”这名负责人介绍,该知识库可以依托DeepSeek大语言模型,自动解析上传的劳动合同、规章制度等材料,智能“把脉”庭审焦点,同时,借助多轮交互式对话,为审理新型、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提供专业破解方案。该知识库容纳了最高法、省高院等最新指导案例和裁审观点,自动关联相关法律法规,智能匹配相似案例,为该市审理劳动仲裁案件提供统一裁判参考,有效减少“同案不同判”问题。此外,该知识库还面向该市专兼职仲裁员、监察员、调解员开放系统权限,通过融入劳动监察、治欠保支、纠纷调解等内容,全面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联动的劳动执法一体化格局。
该知识库的上线运行,为秦皇岛市劳动仲裁工作装上“智慧引擎”,有效提升仲裁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铺设一条科技赋能新路。
文/记者李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