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太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甚至更早。
经历朝代的变迁,太监早已形成了一个独特且数量庞大的群体。到清朝乾隆年间,太监的人数达到了3000人。
历史上曾几次出现宦官专权,那些权倾朝野的宦官们甚至可以左右皇帝,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个例。大部分的宦官、太监除了要承担繁重的杂务,还要承受因为身体缺失而导致的心理痛苦。
历史上第一个宦官是何许人也已经无从考证,但是随着《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一书的出版,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逐渐为人们所了解。
孙耀庭曾在宫里生活,亲身伺候过溥仪和婉容。通过他,人们也更真实地了解到皇宫内的真实生活。
无奈“净身”
1902年,孙耀庭出生在天津静海西双塘村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他在家里排行老二。
那时候,孙父给村里的一个私塾先生种地,孙母就给先生和学堂里的学生们做饭,勉强维持一家六口的生活,但也仅仅能够糊口。
因为父母给私塾先生干活,孙耀庭就可以趁机旁听先生教书,这倒是让出身贫苦的他有了免费识字的机会。
但不幸的是,这位私塾先生后来因为犯了事而被抓,不仅孙耀庭不能再继续念书识字,而且他们一家人也没有了收入来源,一下子陷入了困顿之中。
这一年,孙耀庭9岁。
就在孙家人为了活命而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老乡那边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而这个人就是大太监“小德张”。
小德张本来也是贫苦出身,早年入宫做了太监,后来成为了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还伺候过隆裕太后。
隆裕死后,他就带着多年来在宫里捞到的财物,跑到天津英租界做起了小买卖。
小德张回乡探亲的时候十分气派,他不仅穿金戴银,而且出手阔绰。
因为小德张曾在贵人身边办事,就连县里的老爷们见了他都毕恭毕敬。这样的场景让孙耀庭一家子都十分羡慕。
父母觉得孙耀庭聪明机灵,如果也能进宫伺候贵人,说不定能成为第二个“小德张”,到时候一家人都跟着享福,于是他们就开始张罗着孙耀庭“净身”的事情。
那时的孙耀庭对此还一知半解,一半是出于父母之命,一半是出于对“小德张”的羡慕,便也没有任何的反对。
直到“净身”的事情正式提上议程,孙家父母才发现,在当时“净身”是个技术活,需要很高的费用,他们根本负担不起。
但是他们又不死心,于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孙父就亲自动手用土办法给孙耀庭净身。
经过土法阉割的孙耀庭血流不止,却也只能简单地敷草木灰进行止血,他疼得昏了过去。
几天后,孙耀庭才从昏迷中醒了过来,算是捡回了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