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年“九三”阅兵,关键词很明确:智能化、体系化、无人装备

0
分享至

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在北京举行。这场阅兵有点特别,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次纪念仪式,更是新时代中国国防工业的一次大展示。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把我们这些年最新的成果,一次性摊开给大家看。



这次所有亮相的武器装备,清一色都是国产、现役的主战装备。很多观众可能注意到一个细节:编组方式跟以往不太一样了。过去常常是某型装备一列列过,现在是按“作战模块”来编,讲究体系化、联合作战。领导小组副组长吴泽棵在发布会上还特意点出三个亮点:



第一,四代装备撑起场面,大国重器集中登场;第二,无人化趋势明显,从无人机到定向能、电子战,一个个新域新质战力亮相;第三,底牌也亮了,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压阵。表面看是震撼画面,细想就是信号:中国军队不再拼单品,而是整体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智能化装备:科技范十足

这次阅兵最亮眼的就是“智能化”。很多装备外表看似熟悉,但里子已经不是传统机械化了。空中有预警机、电子战平台、无人机编队,能自己感知、判断,把不少环节交给算法完成。地面上,新型坦克装甲车也加了智能火控和联网功能,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互通配合,整体效率更高。



更有意思的是训练环节。过去方队靠人海战术练队形,现在依托北斗定位、模拟仿真、智能评估系统,编队能在虚拟环境里反复推演,再搬到实地时效率就高很多。你能看到整齐划一的背后,实际上是数字化、智能化在做支撑。



智能化已经成了普遍能力,渗透到陆海空各个层面。未来战争讲究的是速度、信息和决策优势,而智能化正好就是放大器。它让反应更快,协同更顺畅,指挥员下达的每一道命令,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变成行动。

体系化编组:不再拼单品,而是拼整体

如果说智能化是里子,那体系化就是面子。这次阅兵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装备按作战模块来编队。什么意思?过去我们看阅兵,某型坦克一列列走过去,某种导弹一排排拉出来,看上去热闹,但其实更像是“展销会”。而这一次,直接按实战思路分群组,像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无人作战群、战略打击群……这就不是“看家底”,而是“模拟打仗”。



比如无人作战群,侦察、攻击、反无人系统一起亮相,直接展示了完整作战链条。海上模块里,076型两栖舰带着电磁弹射,能发射大型无人机,简直就是“无人机航母”。空中梯队也按体系排布,预警机、战机、轰炸机、加油机全套配合。信号很明确:中国军队比的已不是单件武器,而是体系协同,胜负关键在工业链和指挥体系的完整度。

无人化作战:未来战场的“新主角”

这次阅兵里,最容易抓住年轻观众眼球的,就是无人装备。说白了,这就是未来战争的“新主角”。

空中部分,无人机的阵容非常亮眼。有的负责广域侦察,有的专门做图像识别,还有的直接就是察打一体。比如“无侦”系列,无侦-7挂雷达,负责大范围搜索;无侦-10则盯着重点区域,做精准识别。两个搭配,就像“天上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信息回传到指挥链里,打击效率立刻翻倍。



海上力量也不含糊。076型两栖攻击舰带着电磁弹射装置,可以直接把隐身攻击无人机弹出去。简单理解,这就是一艘“无人机航母”。以前靠舰载机夺取制空,现在加上无人机,覆盖范围更大,风险更低。再加上水面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它们能长时间巡逻、布雷、反潜,做的是“消耗战里的持久活”。



地面上相比也有不少“黑科技”。从巡逻的机器狗,到重载运输的无人车辆,再到执行排爆、补给的工程无人平台,已经不只是“概念展示”,而是能真正进战场的战斗力。更关键的是,它们和有人部队配合,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把消耗推给低成本的平台,让整体战场性价比更高。

当然,无人装备的出现,也倒逼出“反无人”力量的成长。这次一并亮相的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就是专门对付敌方无人机蜂群的。未来战场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无人机蜂群来袭,定向能武器一扫,瞬间拦截。这种攻防对抗,已经在现实中开始成型。

所以说,这次阅兵很明确地告诉大家:未来的战争,不再是单纯的人海和钢铁,而是“有人+无人”的组合拳。谁能把无人化运用得更顺畅,谁就能在下一代战争里占据先手。

工业基础跨越: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化联动

这次阅兵还有一个信号特别明显:中国军工已经不再是“单项冠军”,而是进入了体系化时代。

以前我们可能会为某一款先进战机、某一型导弹振奋,但现在展示的重点是这些装备能不能联成一张“作战网”。比如坦克、无人机、电子战系统一起编组,不是各干各的,而是互相协同,形成完整作战链条。



更关键的是,能在阅兵场上一次性亮相这么多新装备,背后说明产业链已经成熟。从设计研发到批量生产,再到系统整合,中国军工正在实现“点突破”向“面跃升”。

简单说,过去看单品,现在拼体系。未来战争比的,不是谁有一件明星武器,而是谁能把所有武器装备拧成一股绳。

看阅兵前,也要读懂后面的关系

说白了,看完阅兵图个热闹?不够,还得看懂套路。我最近就在看这几位长视频博主,他们干货满满,正合适在你心里种下“看懂门道”的种子,在这里比较推荐的是:是在下小苏、棱镜Talk、FatGreen有机绿肥。

在下小苏:小苏平时更偏科技与企业探访,风格轻松有趣,还经常拍VLOG。她的优势就在于“把硬核讲得有人情味”,比如讲芯片、讲新设备时,既有画面感又不枯燥。

棱镜Talk:他的视频多是大国关系、国际战略,像美俄会晤、欧洲局势、地缘变迁这些话题都有涉及。特点就是思路宏大、节奏紧凑,逻辑很清晰。看他的内容,你会明白为什么阅兵要突出无人装备、战略导弹,它背后释放的政治和战略信号是什么。换句话说,小苏告诉你“装备能干啥”,棱镜Talk则帮你理解“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亮出来”。

FatGreen有机绿肥:偏历史人文解读,比如二战历史,风格既接地气又讲逻辑。他的长处在于能把历史故事和现实串起来,讲得有深度又不板正。如果他来聊阅兵,可能不会只停留在装备参数,而是会拉长到几十年的军工发展脉络,告诉你今天的智能化、无人化是怎么一步步积累出来的。

像这些博主们往往会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比如工程学、历史学或国际关系)提供专业解读,且言辞靠谱、逻辑清晰。通过观看他们的视频,读者可以走进阅兵的“幕后”,深入了解装备背后的工业基础和战术应用。正如一句网络流行语所说:“看热闹不如看门道”,他们正是帮助我们“看懂门道”的利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战情解码
战情解码
提供更多优质原创作品!
789文章数 44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