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请客没来,有人没请也来了。
2025年9月3日,中国将在北京举行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全球二十多位领导人受邀出席,场面本该热闹非凡。
可就在热身阶段,出了变故。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临时喊停,不来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提前到场,来了还“带礼”。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原定出席阅兵及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然而,8月31日凌晨,印尼总统府发布声明,宣布普拉博沃取消出访,理由是“国内局势严峻,需要总统亲自掌控”。
实际上,这场风波始于一笔补贴。
8月中旬,印尼媒体曝光国会议员每月可领取约3000美元住房津贴,是雅加达普通工人月薪的十倍。
年轻人首先炸锅,社交平台上满是怒火,抗议活动从首都雅加达开始,迅速蔓延。
8月25日,一名21岁外卖员在雅加达抗议中被警车撞击身亡。视频传到社交平台后,局势一夜失控。
随着局势愈演愈烈,这场抗议不再仅限于雅加达,连巴厘岛都沸腾了。
8月27日,数百名外卖员与学生聚集在登巴萨市政府门前,抗议警方暴力执法。标语写着:“议会特权?我们只想活着!”、“司法不改,国家不宁。”
这不是普通的街头游行,而是一种全国性情绪的释放。
抗议者不再满足于喊口号,他们要求实质性回应,要求政府面对问题,而不是“封嘴”。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关于此事的讨论也愈发“热闹”。8月28日,印尼通讯与信息部下令,要求TikTok、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暂停直播功能。
理由是防止虚假信息传播。
几家平台很快配合,关闭了直播权限。这种做法在印尼并不常见。此前即便在选举期间,社交平台也未被大规模限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若总统普拉博沃此时离境,无异于“中途弃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印尼总统宣布取消访华的同一天,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专机降落天津。他不仅出席上合峰会,还将在9月3日走上天安门,观看中国的阅兵式。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卢卡申科还带了一份特别的“见面礼”——几袋白俄罗斯土豆。
照卢卡申科的说法,这不仅是礼物,更是“白俄文化的象征”,他要送给各位领导人尝一尝。
抵达中国后,卢卡申科在接受央视《高端访谈》专访时,说了一句分外直白的话,“我们与中国之间没有分歧,也不会背叛中国”。
这句话不是客套话,而是战略现实。
白俄罗斯正在承受西方制裁,俄乌冲突持续,北约在边境频频军演,国内经济承压。在这种背景下,卢卡申科选择靠近中国,是理性判断。
他说:“只要北京一个电话,或者我们打一个电话给北京,几分钟就能达成共识。”
这种沟通效率,在国际关系中可不多见。大多数国家之间,谈一份合作要走三道程序、五轮磋商、十份公文。而中白之间,靠的是信任。
毕竟,中国和白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可不止是嘴上说说。
中百工业园
要知道,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郊外,有一个叫“巨石”的工业园,是中白共建的示范项目。园区内已有150多家企业入驻,来自15个国家,其中三分之一为高科技企业。
卢卡申科称它为“我工作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领导人也曾称其为“一带一路上的明珠”。
这不是政治标签,而是实打实的产业合作。白俄罗斯希望通过“巨石”,吸引更多第三国投资。
普拉博沃没来,是因为国内“起火”;卢卡申科来了,是因为信任“稳如磐石”。
一个是被内政逼停,一个是主动靠近。两种决定,背后是两种国家状态。
印尼社会结构复杂,治理难度高,年轻人多、就业少,遇到政策失衡,很容易引发大规模反应。
而白俄罗斯虽小,但社会稳定,决策集中,外交方向明确。
这也反映出一点:没有稳定,外交就成了空谈;没有信任,合作难以持续。
如今,中国的9月3日的阅兵,不只是展示武器,更是展示格局。
谁在场,谁缺席,都是信号。
白俄罗斯的“到来”,说明中国的朋友圈依旧稳固,合作基础仍在拓展。
印尼的“缺席”,虽然遗憾,但也提醒各国:内部稳不住,外部再重要也得先放一边。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对外能力,首先来自于它的内部稳定,其次才是它的战略判断。
再看如今的印尼和白俄罗斯,一个火线止步,一个逆风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