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打太极年头不短,架势看着有模有样,一搭手就露怯——要么动作僵得像木棍,要么劲散得没章法。进步慢的病根在哪?这三个要命的坑,你要是还在踩,练再久也是门外汉。
头一个坑:死抠架子不找劲,把太极练成广播体操
刚入门总盯着动作外形:弓步得多大角度,手抬多高才标准。可太极拳的魂在劲路不在架子,就像学炒菜光记步骤,却不懂油温火候,菜永远炒不好。拿「揽雀尾」来说,多少人胳膊甩来甩去,却不知道小臂得像弹簧似的含着劲,推出去得借腰胯的力,不是拿胳膊硬搡。见过个练了五年的,单鞭摆得挺正,我一碰手腕就晃——他的劲全飘在表面,压根没落到骨头缝里。
第二个坑:闷头傻练不松关节,越练越像铁疙瘩
太极拳讲究关节得像串珠子一样灵活,可多数人把关节练得比钢筋还硬。最典型的是膝盖:蹲马步时硬邦邦朝前顶,小腿绷得跟钢筋似的,这哪是练太极,分明是跟膝盖过不去。正确做法是膝盖微屈时像挂着软弹簧,能承重还能卸力。再说肩关节,好多人抬手就耸肩,等于把胳膊焊死了。我帮助的新人练云手,肩僵得像焊死了,手臂划圈全靠腰硬拧,半小时就喊肩膀疼——关节跟生锈的门轴似的,动作再标准也是白费劲。
第三个坑:顾动作忘呼吸,把内家拳练成活体力
不少人练拳呼吸乱得跟刚跑完八百米似的:起势猛吸气憋红脸,下势呼气喘成牛。太极拳的呼吸跟动作是双胞胎,比如「野马分鬃」,分手时得配合缓呼气,把劲顺到指尖;收手时用鼻吸气,把气沉到丹田。之前有个人总喘粗气,我让他先停动作专门练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得像气球,呼气时像挤海绵,练了仨月再打拳,动作立马顺了,以前一套就累,现在能打三套不喘气。
太极拳不是拿时间堆功力的笨功夫,而是得懂巧劲的技术活。跟开车光踩油门不换挡似的,跑破油箱也到不了地儿。想进步?先跳出这三个坑:学动作时找劲路,练拳时松关节,打拳时顺呼吸——把这三点嚼碎了练,仨月顶别人瞎练三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