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千年古墓被盗17次,专家仍挖出千余件文物,多亏墓主防盗高招

分享至

逝者已逝,自然不希望被他人打扰,为此,古人想尽办法,如设计陷阱,有天然的、人工的、迷信的,各式各样皆有;这类陷阱墓在小说中有一个统一称谓:凶墓。

凶墓是针对盗墓贼的,跟咱普通人没任何关联。湖北襄阳就曾发现一座凶墓,墓中横尸八十多名盗墓贼,让人望而生畏。

与之相比,今天要介绍的这座贵族墓葬则要仁慈许多,只在于保护,不在于取他人性命,使得墓中1000件文物完好无损。



一、上蔡郭庄楚墓

河南省上蔡县上蔡故城以西有一条高大土岗,此岗屹立突出,加上河南的古老历史,让许多盗墓贼起了窥探之心。

后来,砖瓦窑厂在附近成立,因为取土导致土壤越来越少,土层下面所埋的东西逐一得见天日,其中最悠久的莫过于战国贵族墓葬。

2005年春节前夕,郭庄村村民频繁听到东边土岗上的连续爆炸,然而当村民赶到现场后却不见他人踪迹,毫无疑问,有盗墓贼又盯上了这里。

纸是包不住火的,消息传开,国家文物部门将该地围了起来。通过调查,发现这条土岗的下面埋葬的竟是东周时期的楚国墓地。



本着保护遗址的宗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处墓葬群进行了挖掘。第一次大规模挖掘的结果,是两座南北相列的大墓得现于世,大量蔡、楚文化遗物重见天地。

郭庄土岗在当地名气不小,经常被盗墓贼光顾。事实上,不仅现代盗墓贼光顾,东汉时期的盗墓贼也经常来这里“挖地”。

随着封土揭开,考古队员看到了至少17个盗洞。依据年份推断,有一个战国时期的盗洞,还有七个东汉时期的盗洞。

真正的历史告诉我们,古人虽没有变现代人的便捷工具,但论起破坏,古代盗墓贼的破坏比之现代盗墓贼要惨烈许多。



尤其是东汉的七个盗洞,对墓室竟采取了“揭顶盗法,想把墓室的顶部整个掀掉,这等手法不像是在盗墓,反而像是在光明正大的抢劫。

不禁让人想起了曹操设立的“发丘中郎将”,赋予军官摸金校尉的职衔,想来当时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