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历史何曾相似:中国经济再次开启了强刺激的节奏

0
分享至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外部环境在恶化。

于是,有了2008年的“货币适度宽松”政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出口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国外订单减少,大量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国内消费市场也不景气。然后,要做一个比较,2025年所面对的压力更大。

外部环境已经从单纯的商业利益冲突,升级到体制性冲突,地区性的安全影响,特朗普将加征关税的影响;都是更长远、更深刻的影响;这决定了中国要回到国内市场,这要看放水的效果如何。

我们不妨把2008年放水前五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与2024近5年做一个比较。

2003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为1.13%。

2004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为3.82%。

2005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为1.8%。

2006年 :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为1.65%。

2007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为4.8%。

平均值为2.64%。

2020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5%。

2021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9%。

2022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

2023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

2024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

平均值为1.16%。



比较起来,现在卷得更厉害,2008年消费是正常的,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对平衡,放水是应对外部危机。2025年有外部的问题,也有内部的问题,内部的问题更根本。

更令人关注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从2003年到2008年大放水,国内生产正常,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平均增长为3.92%;而2023年是-3%,去年是-2.2%;按新的国际评价标准,不要说两年,三个月指数向下即定义为衰退。

2025年放水,是一个被动的选择,要点是重建预期,要避免进入了辜朝明说的负债表衰退的大周期。

但历史会重演,不会重复。

2008年1-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一下冲高到8.2%,妥妥地跨越了7%的警戒线,有人根据各经济体的CPI数据计算,也有人采用广义货币增幅减去名义GDP增速来计算,得出贬值幅度为28%。

2025年在经济的强刺激下,最重要的还是就业,因为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但是,从政策发出的信号看,还是一脑门刺激消费,求的是快速复苏,而真正提高居民收入,就要从就业做起,就要去修复企业的负债表和利润表。



声明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筑 incentive-icons
小筑
财经快评:让智慧之剑穿透真相
695文章数 91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