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生坚守毛主席的两句话,华国锋晚年留下遗言,听后让人热泪盈眶

0
分享至

前言

2007年12月26日,毛主席的诞辰这天,一位老人微微颤颤的来到毛主席纪念馆,站在伟人的遗体前,半晌无言。



他是华国锋,此刻的他不再是中央第一副主席,重病缠身使得他身形佝偻,愈发消瘦,看上去就像一个时日无多的老人。

沉默一会儿,华国锋先生努力的直起腰,向毛主席鞠躬致敬,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潸然落泪。



华老为何在生命垂危之际不顾家人反对坚持来见主席?他又说了什么?

一、华国锋的革命热忱

越是身处黑暗,就越是心向光明,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无数英雄挺身而出,前仆后继,为中国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华老就是其中一人



作为我国优秀的领导人之一,华国锋为中国的革命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是山西人,1921年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这就注定他的一生会和社会主义紧密相连。

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了,1937年发生了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军未通知中国当局便直接在我国驻地内进行军事演练。



结束后称一名日军士兵在当地失踪,要求进城检查,这明显是找借口进攻,被拒绝后便强硬的对宛平城和卢沟桥发起进攻,并以此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看到日军如此恶劣的行径,16岁的华国锋再也忍受不了,毅然决然的投身抗日运动,并在第二年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的行列。



“笔杆子”“枪杆子”的转变,任何一个学生都无法快速适应,华国锋白天训练结束之后,晚上自己又偷偷的练习,刻苦的努力让他成为了队伍里进步最快的战士。

同年十月,华国锋加入中国共产党,彻底走上了革命道路,因为他在学校成绩优异,且在很多事务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便直接被委任为盟会秘书,之后又很快被转到农民部当部长。



在基层当部长,这放在国民党相当于当地的“土皇帝”了,但华国锋却没有这种想法,不仅事事亲为,还经常深入煤矿工人、农民之中发动群众,激发大家抗日热情。

华国锋有着出色的氛围把控和敏锐的直觉,所以总是能很好的带动群众的热情,本着能者多劳的理念,很快又兼职了宣传部部长的职位。



虽然在战争时期,华老没有像诸位将军战士一样冲锋陷阵,但他把后勤和人民的思想工作做到了完美,在另一角度上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伟人临终前对华国锋的两句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国锋此时已经身兼数职,因为他的能力过于出众,以至于经常被派到各地“出差”建政、剿匪、救灾、土改样样精通。



以至于连毛主席说道:“国锋是全体干部里最忙的,上午还在办公室看文件,下午就到基层下乡了。”

1955年,华国锋在湖南兼任副省长和政协副主席,在湖南的领导岗位上,他为全省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众多行业中,他尤其主抓农业,认为“粮食才是国家之基”,只有解决了温饱,人民才能考虑其他,湖南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洞庭湖的排涝、韶山的水利工程等他都是在现场实地监督才放心。

但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华国锋受到了冲击和批斗,即使恢复了工作但也处处受制,在复杂的环境下尽力排除多方面干扰,努力维持湖南的稳定和生产。



1971年,华国锋在年初被调到中央工作,做国务院的副组长,全力协助周总理的工作,对“左倾”错误思想极力纠正,并在全国经济调整和维护市场和物价的稳定方面做出巨大成效。

这次之后,周总理也对华国锋评价道:“在我手下当个副手,太屈才了”。



1976年,毛主席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于是提议让华国锋同志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得到了政治局全票通过。

顶头上司变成毛主席,这是华国锋一直梦寐以求的事,他从小就一直崇拜着这位伟人,为主席分忧是全体党员干部的梦想。



4月,毛主席在华国锋的搀扶下,接见了新西兰的总理马尔登,华国锋送走贵客之后,整理了一下资料,准备向毛主席汇报近期全国的情况和主要工作。

这种重要的任务一直都是由周总理负责的,但自从总理病重之后,邓小平先生就接手了这项工作。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邓先生也因为“反击右倾的思潮”受到错误批判而无法正常工作,这项工作也就交给了当时的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

华国锋早已打好了腹稿,向主席汇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形势状况以及工作概要,期间,毛主席一直盯着华国锋,眼含笑意,似乎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在华国锋汇报结束后,抬头问道:“主席,如今的情况很不乐观,很多党内同志都不齐心,工作也很难进行,您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毛主席努力抬起手指了指椅子示意他坐下,拿起桌子上的笔,在工作报告的背面写上“你办事我放心”“照过去的方针办”,这两句话让华国锋践行一生。



三、临终前的最后一面

但此时毛主席已经身患重病,非常虚弱了,屋夜偏逢连夜雨,偏偏这个时候发生了唐山大地震,主席听到之后,不顾病情加重,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次投入工作,亲自批阅所有与灾区有关的文件。



心系人民的主席因为过度操劳,于1676年9月9日永远离开了我们,这天,全国人民白衣素食,各方代表前来吊唁,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却安静的像一面湖水。

华国锋在台上诵读悼词,其实只是短短几句话,却在华老哽咽的声音中,读了数分钟,台下的人民也悲痛万分,每个人手持白花,致敬伟人。



毛主席逝世之后,按照中央的指示,华国锋担任中央主席,他继承伟人的意志,一心为民,在职期间,兢兢业业,时刻为国家奉献。

华老每年的12月26日都会来毛主席的纪念堂一趟,风雨无阻,只因为这天是毛主席的诞辰。



2007年12月26日,这是主席114周年的诞辰,华老也已经86岁了,他也和大多数领导人一样,晚年病痛缠身,甚至下床都需要人扶着。

家里人都劝说华老不要起身了,但华国锋不为所动,坚持要去:“我已经时日无多了,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主席了。”让子女搀扶下了床,换上正装,一行人来到毛主席的纪念堂。



进入正门,华老便推开了子女的手,手捧鲜花,在众人的注视下,颤颤巍巍地走到毛主席的遗体旁伫立良久。

突然,他咬牙绷紧身体,站得笔直,大声喊道:“向伟大的领袖鞠躬敬礼!”缓慢的向毛主席的遗体深深地鞠躬,周围的人也知道这可能是华老和主席的最后一面了,无人上去打扰,掩面哽咽。



结语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先生在北京逝世,追随主席而去,享年87岁。

那个晚上,毛主席一定看到了华国锋对中国的忧虑,对人民的担心,所以留下了对华老的两句话,华老也谨遵毛主席的嘱托,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萧萧趣事
萧萧趣事
听生活趣事,笑谈人生
78文章数 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