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新型主战坦克,9·3阅兵还有猛料,中国新式装备革新未来空战,美国已经不再领先?中国技术迎来新一轮大爆发,五代隐身战机已成过去式,多机种协同作战定义未来,美国空军在不经意间,居然又落后中国一代?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先进武器,台军高级将领感慨万千,直言解放军目光太长远,每一步动作都是为了打赢美军。
瞄准强敌打,瞄准强敌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强敌这个专有名词,在我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当中出现的频次,是越来越高了。
在一开始,绝大多数看客都认为,强敌或许指的就是美国军队,因为在我国周边的一系列地缘冲突当中,恰恰都离不开美国的身影,也让双方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在近年来达到了最高点,特别是发生在2016年的南海对峙,更是戳破了不少人心目当中的和平滤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战争距离我们似乎并不遥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强敌一词的性质,似乎出现了一定改变,特别是在9·3阅兵彩排期间,所亮相的这些新式武器装备,不能说是遥遥领先,那也得是世界上独一份的先进,我们认定的强敌,似乎也不再是那么强了
实际上,在今年的5月7日,印巴空战结束之后,全世界对于中国的军事技术含含金量,都有了新的认知。
经常关注军事新闻的朋友都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在西方国家的一众战略学者眼中,由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向来是廉价且技战术性能低下的产品,是对苏联武器的拙劣模仿。
例如,解放军公布歼20之后,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就急不可耐的给这型飞机“找爸爸”,最终搬出了八竿子打不着的苏联末代战机——米格1.44,声称在歼20上,也运用了相同的等离子隐身技术,雷达反射面积,要远远高于美军的F22和F35,并竭尽可能的想要证明,鸭翼布局就是技术落后的象征。
但直到美军下一代战机F47的渲染图亮相之后,这些专家却又全都哑火了,因为被他们攻击为落后象征的鸭翼设计,竟然出现在了美国还没有造出来的下一代战机身上,堪称是倒反天罡。
可在另一方面,当战机设计结合太平洋战场,所需要的超音速巡航功能,大航程,以及高隐身,高机动这四样核心要素,一些美国军火公司,所给出的“六代机”解决方案,居然在设计上和歼20一模一样,同样采取了鸭式三角翼隐身双发布局,再次让人大开眼界。
到目前为止,今年9·3阅兵的全流程彩排已经进行了好几轮,尽管部分装备依旧遮着布,但这些车上拉着的具体是个什么东西,想必大多数人都已经能够看得出来了,而一些向来眼尖的台军前高级将领,更是在近期作出了深度剖析,认为这背后所释放出的信号,非常的不一般。
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称,台军退役中将帅化民,在日前的一档电视节目上表示,歼20A以及新亮相的歼20S双座型,不止是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新型发动机那么简单,更是因为双座型号,具备史无前例的无人机指挥能力。
解放军推动包括攻击11在内的无人机,进入装备序列之后,未来一架歼20可能同时指挥多架无人僚机,形成全新的空战体系。届时要是真的打起来,那就全部都“不一样”了。
而且和必须安排飞行员的常规战斗机相比,无人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必考虑到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也不需要最基本的生命维持设备,这意味着无人机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执行风险更高的任务。
帅化民还表示,过去美国一直牢牢掌握世界范围内的空中优势,但如今中美两国之间的角色对比出现了变化,随着解放军新一代战机,与无人机的技术加持,双方之间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小,而且与美军那些动不动用了几十年的老古董相比,解放军的飞机年龄更加显得年轻化,性能提升也很迅速,许多的“黑科技”也几乎都是针对美国来的,相关的能力空白正在被一一弥补。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作为一名“老蓝”,帅化民虽然是台伪陆军军官出身,但他的专业性却没有人会质疑,因为在1996年的台海危机期间,帅化民本人,恰好就担任了台防务部门的“作战次长”职务,负责制定相关的防卫作战计划,这意味着他必须要对台军现有的资源,以及美军、解放军的能力,都了如指掌。
现实也是如此,美国空军现有的空战战法,实际上还是沿袭自海湾战争时代的“鹰墙”战术,所谓“鹰墙”,指的就是让大量战术飞机,在不同高度“一字排开”形成墙,通过己方在航电、态势感知、导弹射程上的优势,在接敌时抢先发射导弹,争取第一击就尽可能多地消灭对手。
而如今随着战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鹰墙”理论逐渐演变成为了战斗责任区,并被北约空军广泛使用。
这套战法的核心在于,由空中管制平台,将设定的战场进行拆分,并将战术飞机编组为若干个小队,每个小队最少4架飞机,最多8架飞机,每个小队负责一块责任区,同时执行搜索与猎杀任务。
其中,像F35这样态势感知能力强大的五代机,还可以顺带扮演小型预警机的角色,降低己方大型预警机所面临的风险,这也就是美国人吹了很多年的去中心化。在面对传统第四代战机之时,美军的这套战法,完全正面凿穿防线,再通过反辐射导弹,来歼灭地面上的防空火力,最终通过空军轰炸配合地面突击,赢得整场战争。
但中国显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一方,不仅让第五代隐身战机实现了“白菜化”,在六代机领域上也实现了突破。美军理论最大的漏洞在于,当对手拥有能够突破防线的高速隐身平台,与超远程导弹之时,无论哪一个“责任区”,都会被对手直接打穿,进一步威胁躲在后方,负责调度的大型预警机。
而解放军恰恰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无论是注重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歼20,还是歼16上搭载的霹雳17,都能对美军形成压倒性优势,真正做到体系破击。
更要命的一点是,具备较强单打独斗能力的F22“猛禽”,在航电水平上已经落后时代,无法接入到美军现有的体系当中,而航电强悍的F35,飞行性能又很差,难以在“单挑”中胜过歼20,乃至歼35,这让整个美国空军陷入到了“打不过,跑不掉”的尴尬境地。
在这一大前提下,解放军在无人战机领域上,却又走在了美国前列,除去早已经亮相多年的攻击十一之外,9·3阅兵彩排中所亮相的忠诚僚机,至少有3种构型,并且它们与美国的“飞行挂架”技术路线完全不同,其中一款,甚至用上了沈阳六代机同款的兰姆达翼构型,很明显是为了AI自主空战,所进行的专门优化。
实际上,在过去很多年以来,外界对于无人机的认知,一直存在误区,认为它们的上限,就是廉价的FPV,与“捕食者”这样的对地打击专用机型,但中国显然跳出了这个“怪圈”,并在设计思路上就领先美国。
从这些细节上,实际也体现出了美国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在美国所面临的几个主要威胁当中,中国显然是头一号,但中美的潜在战区却让美国很为难,无论是与菲律宾的南海,还是台海,又或者是与日本的东海,都位于解放军火箭军的中程导弹射程之内,都在中国的家门口。
这就意味着,届时美国想在第一岛链内动用空中力量,极有可能会被火箭军给一锅端,毕竟再厉害的飞机,终归还是要部署到机场里的,而航母的本质,也只是一个会移动的海上机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而这一点死穴,就直接卡死了美国在下一代战机,以及忠诚僚机上的设计思路。
在战时条件下,美军若是想要在解放军弹道导弹射程之外的地区,出动大批飞机,那么就必须做一个拥有大内油的大型平台,而这又会挤占先进航电设备和弹舱尺寸,机动性也一样会大打折扣,最终陷入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恶性循环当中。
结果我们都看到了,美军的努力全部做了无用功。无论是YFQ-44A,还是YFQ-42A,它们的本质,就是一个插了翅膀的飞行副油箱,并在内部挖一个弹舱,再做一些所谓的隐身修型,实际作战效能上,恐怕还不如中国在2006年推出,最终因技术落后而下马的“暗箭”无人机。
可以说,9·3阅兵所展现出的这些装备,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在军事装备现代化上的新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如今的中国,已经走出了完全有别与美俄的新路线,且比它们都要更加强大。如果再用过去的目光来看待中国,那么最终吃亏的,只会是你们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