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访华前先去日本,却偏偏不出席九三阅兵,莫迪的战略意图暴露了

0
分享至

文|墨山看客

编辑|墨山看客

2025年8月底,印度总理莫迪踏上了他的亚洲双边外交之旅。先去日本,再来中国;参加上合峰会,却拒绝出席九三阅兵。

这一套组合拳打得不动声色,实则步步精算。一边和中国握手谈合作,一边又在历史问题上踩了刹车。看似是行程安排的自由选择,实则藏着印度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小心翼翼的平衡术。莫迪这回到底是在打什么算盘?答案就藏在“先日后华”与“阅兵缺席”的时间节点里。

行程排布不简单:外交动作背后有算盘

莫迪这趟亚洲行,从表面看是两国走访,实则是一次外交路径的“试水温”。他先在8月29日飞抵日本,与日本首相举行会谈,讨论从防务、经济到技术创新的全方位合作。

取材网络



印日联合声明中,两国明确将“防务安全”视作“核心支柱”,并且罕见地对中国在东海、南海的行为表示“忧虑”。这话说得不轻,听在北京耳中,自然不是滋味。

而后,莫迪马不停蹄赶往天津,参加8月31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但他同时明确表态,不会出席9月3日举行的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式。

这不是第一次。十年前的2015年,印度也没有派出高级别代表出席九三阅兵。两次“刻意缺席”,背后显然不是安排不巧,而是有意为之。

取材网络



如果说访日是主动靠近,那么回避阅兵就是避免“站队”。中国阅兵纪念的是对抗日本侵略,印度若出席,等于在日本背后捅上一刀。而日本,恰恰是印度当前最紧密的东亚盟友之一。莫迪显然不愿意让这一关系因为历史立场而起波澜。

一边握手一边防备:印度的“走钢丝外交”

印度这几年在大国之间的“走钢丝”策略,已经成了一种外交常态。美国对印度加征高额关税,直接打击了印度的制造业出口。

美国媒体甚至毫不客气地称印度为“死亡经济”,这让一直鼓吹“印度崛起”的莫迪政府脸上无光。经济上受挫,印度自然得另寻出路,而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与资源池,成为绕不开的选项。

取材网络



8月中旬,中国外长王毅访印时,双方达成了十项合作成果,涵盖贸易、航线、签证、朝圣等多个领域。中国还宣布恢复对印出口稀土与盾构机,这些都是印度急缺的工业资源。

从结果看,莫迪此行不出席阅兵,并未影响中印之间的经济合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政治冷处理、经济热往来”的微妙平衡。

但话说回来,印度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并没有因此减弱。印方在对外表态中,对中国的崛起始终保持警惕。金灿荣教授一语道破:“印度战略界始终将中国视为对手。”

取材网络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嘴上说着合作,行动上却并不松懈。借助美日的安全联盟体系,印度希望在地缘上对中国形成一定牵制。

莫迪这次访日,就是对这种“强重安全、轻缓经济”策略的又一次演练。在他看来,当下的印度不能在安全问题上被中国牵着鼻子走,但也不能在经济上彻底转向西方而错过中国市场。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吃饭要靠中国,保安得找美日”。

印度的“算盘心”:左右兼顾还是左右为难?

把这几步外交动作放在一块看,莫迪的意图也就清晰了:一边向中国伸出橄榄枝,争取在经济方面多拿些订单和资源;一边又不忘向美日示好,防止战略安全上“失血”。这就是典型的“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日”的双轨逻辑。

取材网络



莫迪这套“现实主义组合拳”,短期内确实让印度在多个方向都有话语权。但从长远看,这种“左右兼顾”的策略,可能正在变成“左右为难”。

中国一方面愿意加深经贸合作,但如果印度在关键时刻老是掉链子,比如回避阅兵、配合美日在印太搞小动作,那合作的门槛就会越来越高。

同样地,美国和日本也开始对印度的“不彻底”表现出不耐烦。在四方安全对话机制里,印度始终是那个最“犹豫”的成员。一边不愿明确参与军事联盟,一边又想从中分一杯羹。久而久之,盟友就会开始怀疑你到底站哪边。

取材网络



更重要的是,印度提出的“多极亚洲”战略,说得好听是平衡中国,说得直白就是不愿意看中国一家独大。这背后的心理,是印度对中国在亚洲影响力扩张的根本担忧。莫迪多次强调,中印合作对“亚洲多极化”至关重要,但从言语到行动,印度始终在设防。

也难怪南亚小国一个个加入“一带一路”,中国在印度洋的存在感不断增强。印度想保持区域主导地位,却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与中国抗衡。这时候拿日本、拿美国当“外援”,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莫迪这次精心设计的行程,安排得滴水不漏,表面上是中立从容,实则暴露了印度深层次的战略焦虑。不去参加九三阅兵,不只是一次外交礼节的选择,而是印度在中美博弈中一次清晰的“态度表达”。

取材网络



经济上想靠中国拉一把,安全上又要美日撑腰,这种“吃两家饭”的策略或许还可以走一段时间。但在越来越清晰的国际阵营划分中,印度终究要面对一个问题:你到底跟谁走得更近?

世界不会永远给你左右逢源的空间,迟早要做选择。而那个选择,将决定印度未来在国际舞台上,是棋子,还是棋手。如果只是一直想着左右逢源,那么将永远都无法成为棋盘上的棋手。这么一来,就要看接下来莫迪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了,是继续左右逢源获利,还是选择和中国合作走向未来。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访华前先访日,莫迪的“小心思”需要注意一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求知所 incentive-icons
历史求知所
历史并不枯燥。
6754文章数 661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