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高官:先打中方再打朝鲜,打不过打核战,因为中国火箭军太强大

0
分享至

美国前国防部副助理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又出来发表高见了,他表示:一旦半岛发生战争,美军应该先对付中国再管朝鲜,如果常规战争打不赢就考虑核选项。

科尔比的观点很明确,他认为中国是个“重量级选手”,而朝鲜只是个“中量级拳手”,美国没办法同时应对两个对手,必须集中力量先对付更强大的那个,也就是中国。

但这其实反映了美国战略界近年来的一种焦虑心态,就是感觉自己的军事优势正在慢慢消失,特别是面对中国火箭军的时候。



美军高层已经明确讲过,现在我国的火箭军不仅具备完整的核反击能力,还能精准打击远程目标,覆盖从第一岛链一直延伸到第二岛链,比如美国在关岛的基地都在打击圈里。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官员会把“中国火箭军太强大”挂在嘴边,因为它不仅能威慑,更能动手。

早在2019年,中国在白皮书里明确指出,火箭军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挥战略平衡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描述非常直白,就是要让任何潜在对手不敢轻易在中国周边挑事,因为一旦挑起冲突,火箭军会用密集的打击来封锁空域、海域甚至陆上通道,把战场拒止在中国边缘甚至更远的地方。



也就是说,美国想在东亚复制所谓的“中东模式”基本没戏。

美国人自己看得很清楚,本来认为凭借航母舰队和空军基地就能在亚太随意出手,但中国这二十年高强度建设的火箭军,已经打破这种想象。

过去十多年是火箭军大发展的时期,外界普遍注意到,中国的导弹旅数量几乎翻了一倍,装备也从传统的陆基中程导弹扩展到携带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新型号。

所谓高超音速,其实就是速度超过五倍音速,而且轨迹可以机动,传统的反导系统几乎拦不住。

这种技术如果在常规战里大规模投入,哪怕是不使用核手段,本身就足以改变亚太乃至全球的战略平衡。



美国对此的担忧公开写进了国会听证材料,里面直白承认,火箭军的导弹发展速度前所未有,而且既能打区域目标,也能威胁美国本土的一部分地区。

中国火箭军的发展从来都不是走“摊大饼”的路线,而是精确聚焦在提高威慑力和反击可靠性。

像白皮书里说的那样,中国特别强调“可信可靠”的核反击能力,这种表述背后其实有深意。

一方面,中国自建核武以来就坚持不首先使用原则,也就是说,不会主动先发制人用核武器,所以它必须保证即使遭遇对方的突然袭击,也依旧有能力进行二次打击。

另一方面,中国通过常规导弹的发展,给美军和它的盟国制造了一种困境,那就是即使不动用核武器,中国也能用常规导弹压制对方军事基地和舰队行动空间。



这种双重威慑,使得美国不得不把“中国火箭军太强大”当成战略规划里的约束因素。

如果美国和盟友真的和中朝发生冲突,他们必须优先考虑中国的力量。

若是绕开中国先打朝鲜,那美国在半岛投入的军事力量随时可能暴露在中国的火箭军打击之下。

美国自己很清楚,一场冲突的胜负不只看地面部队,还要看制导打击和后方基地能不能撑得住。

把中国作为首要目标,其实反映的是美方的忌惮和无奈。

至于“打不过打核战”的说法,从表面看很惊悚,但如果联系美国近年来不断提及“核战略调整”,就不难理解。



美国国防部在多份报告里承认,现在面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核大国,美国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核威慑逻辑。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我们时常会看到美国官方强调“多重对手”的挑战。

进一步看,美国之所以常常对中国火箭军表现得非常焦虑,不仅仅是担心它能威胁周边基地,更关键在于中国这一力量的扩张速度太快。

过去冷战时期,世界的核格局基本被美苏控制,美国虽然要防着苏联,但对亚洲的局部战争其实心里有底,因为当时中国的导弹力量规模很有限。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中国在大约二十年间,把核力量和常规打击力量都同步推进,而且专门针对亚太的作战环境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就是构建了一张能覆盖从台海、南海、东海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中段的火力网络。

这种高密度的常规导弹体系,是美国在和其他对手交往时很少遇到过的。

美高官说火箭军“太强大”,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头禅,而是切切实实感受到战略自由度被压缩。

关于核问题,美国这几年频繁在国际场合提到“中俄同时挑战”,很多时候声音非常尖锐。

但如果仔细看,美国其实也承认了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的核战略一直强调有限和克制,并不是像冷战时期的苏联那样用数量堆压。

但一旦常规火箭军力量过于强大,美国的作战规划也必须调整。

比如美国在战略文件里承认,中国大约有上千枚中程导弹能覆盖关岛,这让其印太战略部署面临极大风险。



于是,美国把核战作为极端情况下的口头选项,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战。

因为冷静想一想,美国真要贸然升级到核层级,不仅得罪的是中国,还会让整个盟友体系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美国虽然在很多地方打过仗,但始终没有动用过核武器。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高官那番“先打中国再打朝鲜,打不过打核战”的言论,更像是一种情绪化的警告,同时也暴露了美国的焦虑心理。



话说得激烈,是因为他们看到现实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火箭军改变了亚太权力格局。

这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战略态度一直明确,不惹事、不怕事,发展火箭军的动机就是保证国家安全,不受外来压力控制。

这一点,从中国长期坚持的核不首先使用政策就能够看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基斯默默
基斯默默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4863文章数 3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