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居民新增存款48.8万亿,分别为:2022年居民存款17.8万亿,2023年16.7万亿,2024年14.2万亿。截至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高达达316.96万亿元。
然而这些存款中,定期存款的规模却高达活期的三倍。
不过,最近一个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国有大行年报显示,未来一年内,50万亿巨额定期存款即将到期!那么这些钱,接下来会流向何方呢?
会继续存银行吗?
不好说,起码现在很多人已经开始犹豫了。因为:现在的存款利率实在太低了。
比如国有大行存款利率:活期0.05%,一年期定存跌破了1%,5年期也只有1.3%。
算一下,500万存一年,到手利息还不到5万元,可能日常开销都不够用。
就拿我深圳一个朋友来说吧,前年房子卖了回笼资金700多万,原本以为靠吃利息就可以过上“躺平”的生活,哪曾想,利率一降再降,最后只好重新找工作。
最近,看他又跟上了什么荐股群体,说是群主会定期推荐涨得好的股票。我看着他都觉得心疼——像极了一棵鲜嫩的“韭菜”。
另一个广东开商超的哥们,经营店面还不错,就是总愁赚的钱没地方去,不敢买房,怕买了贬值,还担心将来还要多交税。最近也不知道是被谁忽悠跑去玩股票。
像这种案例其实这几年还不少,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面临同一个问题——资产荒。
说白了,钱,没地方去。
去理财的概率有多大?
咱们看个数据,5月份,非银行存款增加了约1.2万亿。啥叫非银存款?说白了就是保险、信托、证券公司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但这些机构真的能带来更高回报吗?
也不见得。国内保险产品的最高收益率不能超过2.5%,而且往往要放二三十年。
排名靠前的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也只有1.3%,有些甚至亏10%以上。
说到底,很多人把钱从银行搬到这些地方,也只是因为存款利率太低,被迫做出的选择。
有没有可能全去买房?
不可否认,以前大家手上有钱还可以买房,现在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
7月份房地产数据也惨淡的很,而且贷款买房的热情骤降。资料显示,“居民中长期贷款”(大部分是房贷),从今年1月的1.1万亿元大幅下降到2700亿元。这说明,大家贷款买房的意愿非常低。
说白了,现在很多人都在为怎么快速卖房而发愁,而不是继续买房。
会不会都去黄金那?
最近几年金价确实一路上扬,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高位了,而且开始进入剧烈震荡的态势,所以普通人参与黄金投资,风险已经越来越高了。
而且黄金还有一个不好的特点,它根本就不产生利息,只能靠买卖差价赚钱。
正常说,一个好的投资品,通常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容易变现(高流动性),二是能持续产生收益(生息)。
而眼下,房产的流动性不高,黄金又不生息。照理来说,股票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资产,可这几年的情况却常令人失望。
2024年,股票在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只有10%左右,远低于2010年的20%。如果这个比例能重回20%,那么这50万亿存款中,确实会有很大一部分有了新去处。
但目前A股相对于港股的溢价水平处于五年来低位,而历史上每当出现这种差距,后期大多会回升。而且,存款规模与A股市值的比值也处在高位——这些数据似乎都暗示,股市整体的前景,还不错。
但是,A股市场如今面临的一个问题——真正优质的上市公司不多!
不过,6月10日国家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其中就提到“允许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按政策在深交所上市”。这意味着,未来很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很可能更快回归A股。
这也许能为50万亿的存款,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经济增速放缓时期,常常会出现“资产荒”——因为几乎所有资产的表现,都离不开经济大环境。
当然了,其实不管股票、黄金、房产还是理财,最终能不能赚到钱,还是取决于操作的人专不专业、有没有眼光。
以前闭着眼睛买房都能赚钱,如今这种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现在做投资,更考验一个人的认知和能力。
不过有时候,在觉得“找不到好机会”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时候出手,反而更安全。
而在钱越来越值钱的时期,如果还能让“钱生钱”,那才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