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万丈:创造了辉煌中华远古文明的黄帝王国

分享至



炎帝王国之后,是《史记》所记载的“五帝时代”,是先秦古籍中所说的“虞朝”;因为其建立者是黄帝,我们将其称为“黄帝王国”。
《史记》等古籍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即天子之位后被尊称为“黄帝”。也就是说,黄帝与炎帝、少昊、太昊等一样,都是尊称。所不同的是,现存古籍记载中没有发现其他帝王被称为“黄帝”,所以黄帝成了公孙轩辕的专用帝号。
炎帝王国末年,黄帝是有熊国的国君,而有熊国是神农氏的诸侯国之一。司马迁《五帝本纪》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黄帝的崛起,特别是诸侯归附黄帝而疏远了神农氏,让当时的天子炎帝榆罔感到了危机。最终,作为新兴力量代表的黄帝,在阪泉之野历经三年经过三次大战,打败了旧势力代表的炎帝。
阪泉之战后,获胜一方的黄帝并没有杀死战败的榆罔,而是继续尊榆罔为“炎帝”,这为黄帝后来以炎帝之名征伐诸侯创造了条件。阪泉之战后的炎帝,实际上沦为了黄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
阪泉之战后,黄帝迎来了最为关键的一场战略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之战。最终,黄帝经过十战,才于涿鹿之野擒杀了蚩尤。涿鹿之战后,大部分诸侯都归附于黄帝,不肯归附者都被黄帝先后征服。
于是,天下诸侯都尊黄帝为天子。炎帝榆罔见大势已去,遂将帝王之位禅让给了黄帝,黄帝取代神农氏成为新的天下之主。黄帝建都于逐鹿之陂,以云纪官,“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这一年是公元前2697年,这一年是黄帝历元年,这一年也是黄帝王国开始的时间。这一时间是邵雍等古人根据古籍记载推算出来的,民国以黄帝历纪年时,也将公元前2697年设定为黄帝元年。
黄帝建都立国后,又征服了中原之外的广大地区。例如《五帝本纪》就记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黄帝征战之辛劳,疆域之广阔,可见一斑。
那么,黄帝王国的文明程度如何呢?下面我们从政治、宗教、德治、法治、战争、青铜器、城市建设、唐虞盛世等方面进行论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