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姐妹处理婆媳关系,一个忍让,一个强硬,5年后家庭状况天差地别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根据真实社会案例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细节有艺术加工。

午后的茶楼里,林慧端着茶杯的手在微微颤抖。

对面坐着妹妹林敏,她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看起来憔悴了许多,眼圈有些发黑。

"姐,你怎么瘦成这样?"林敏放下菜单,声音有些沙哑。

林慧勉强挤出笑容,"没事,就是最近忙一些。"

她没有说,昨晚又是一宿没睡,婆婆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心里。



01

五年前,林家两姐妹几乎在同一时间出嫁。

林慧二十八岁,嫁给了公务员张建。

张家在市中心有三套房产,张建在区政府工作,收入稳定,前途光明。

婆婆王雪梅是退休的中学校长,知书达理,说话温和有礼。婚礼那天,亲戚朋友都说林慧找到了好归宿。

林敏二十六岁,嫁给了创业者王磊。王磊开了个小公司,刚起步,收入不稳定。小两口只能租房住,婆婆刘秀芳是普通工人,性格直爽,说话不太会拐弯。很多人私下议论,还是老大有眼光,找了个体面的婆家。

婚后第一个春节,两姐妹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林慧在张家小心翼翼。年三十那天,她早早就到了婆家帮忙准备年夜饭。王雪梅在厨房里忙碌,看到儿媳进来,温和地说:"慧慧啊,你不用忙,去客厅陪你爸爸聊天就行。"

"妈妈,我来帮您。我会做几个菜。"林慧挽起袖子。

"那好,你切一下这些菜。对了,我们家的习惯是新媳妇要早起给全家做早餐,你介意吗?"王雪梅的语气很温柔,但话说得很清楚。

林慧点头,"当然不介意,应该的。"

大年初一早上五点半,林慧就起床了。她摸黑到厨房,煎蛋、熬粥、包子上锅蒸,还炒了两个小菜。七点钟,一桌丰盛的早餐摆好了。

一家人陆续起床洗漱,坐到餐桌前。王雪梅尝了一口粥,微微皱眉:"有点淡了。"

"对不起妈妈,我下次注意。"林慧赶紧说。

"没关系,第一次嘛。不过以后做饭要用心一些,我们家对吃是比较讲究的。"王雪梅依然温和,但林慧听出了要求。

张建在一旁吃着包子,看了妻子一眼,没说什么。

同一时间,林敏在王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初一早上八点,林敏还在被窝里睡觉。刘秀芳推门进来:"敏敏,该起床了,大家都等着吃早饭呢。"

林敏迷迷糊糊地坐起来:"几点了?"

"八点了,你快点起来做早餐吧。"刘秀芳说。

林敏彻底清醒了,直接摇头:"阿姨,我不会做早餐。而且王磊结婚前就答应过我,家务我们两个分工,他负责早餐。"

"哎呀,哪有让儿子做饭给全家人吃的道理。"刘秀芳脸色有些不好看,"你这孩子怎么这样。"

"那就一起做呗。"林敏下床穿拖鞋,"不过我只会煮面条,您教教我别的?"

王磊从洗手间出来,听到客厅里的动静,直接走到厨房:"妈,我来做,敏敏还在学呢。"

"你还护着她!"刘秀芳有些生气。

"妈,我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您别生气。"王磊开始在厨房忙碌,"敏敏,你来帮我洗菜。"

那顿早餐最后是三个人一起做的,虽然过程有些混乱,但气氛倒还算融洽。刘秀芳一边切菜一边嘟囔:"现在的年轻人啊,想法真是多。"

02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姐妹的生活轨迹越拉越远。

林慧变得越来越小心。王雪梅虽然说话温和,但要求很高,对儿媳的标准堪比员工考核。家里的茶具要按使用频率摆放,衣服要按颜色和材质分类晾晒,就连冰箱里的食物都有固定的位置规律。

"慧慧,昨天你买的菜放错地方了。"王雪梅一边整理冰箱一边说,"冷冻区是有规律的,肉类在最下层,速冻食品在中间,冰激凌在最上面。你得按照这个方法来。"

"对不起妈妈,我记住了。"林慧低头应着。

"还有,你们结婚都快两年了,什么时候要孩子?"王雪梅合上冰箱门,转身看着儿媳,"我和你爸爸年龄都大了,想抱孙子。"

"我们还想再准备一下,工作上还有些事情..."林慧有些为难。

"准备什么?你都快三十了,不能再拖了。"王雪梅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隔壁老李家的儿媳妇,人家二十五就生了,现在孩子都会跑了。你看人家多有福气。"

张建从书房走出来,看了妻子一眼,欲言又止,最终什么也没说,又回房间了。

林慧站在厨房里,看着满冰箱按类别整齐排列的食物,突然觉得有些窒息。她想起结婚前的日子,自己在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每天思路活跃,充满创造力。现在的她,好像只剩下了按规矩生活的能力。

林敏这边的日子虽然经济紧张,但轻松许多。

刘秀芳是个直性子,有什么不满会直接说出来,但说完就算了,不会一直念叨。她偶尔也会对林敏有意见,比如嫌弃她不会做饭,或者觉得她花钱没有计划。

"敏敏啊,你这个月又买了两件衣服,家里经济紧张,你得省着点。"刘秀芳看着儿媳新买的裙子说。

林敏正在化妆准备上班,听了这话停下动作:"阿姨,这件裙子是我用自己的奖金买的,没有用王磊的钱。"

"话是这么说,可是你们是一家人,应该一起计划用钱。"

"阿姨,我们的家庭财务是分开管理的。我的收入我做主,王磊的收入他做主,家里的开销我们一起承担。"林敏的语气很平和,但很坚定。

王磊从厨房端着早餐出来,听到母子在谈论这个话题:"妈,敏敏说得对。我们年轻人有自己的财务规划,您别操心这个了。"

"你还向着她!"刘秀芳有些不高兴。

"不是向着谁,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自由。"王磊说得很坚定,"我们尊重您的意见,也希望您尊重我们的想法。"

那次之后,刘秀芳虽然偶尔还会有意见,但不再直接干预小夫妻的具体生活了。



03

第三年,林慧怀孕了。

消息传来的时候,王雪梅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就开始制定各种计划。"怀孕期间饮食很重要,我给你制定了营养食谱。""这些东西不能碰,那些活动不能做。""月子里要在家躺够一百天,不能出门见风。"

王雪梅的关心是全方位的,也是全方位的管理。每天早上,她会检查林慧的早餐是否按照食谱来吃,下午会询问有没有按时休息,晚上会检查有没有做孕妇操。

"妈妈,我想偶尔出去走走,医生说适量运动对孕妇有好处。"林慧怯怯地提出。

"医生懂什么?我生过孩子,有经验。你就在家好好养胎,别乱跑。"王雪梅斩钉截铁地说。

张建对这一切都表示赞同:"妈说得对,你听她的就行,她是为了你和孩子好。"

林慧只能每天待在家里,按照婆婆的安排生活。她开始失眠,经常在半夜默默流泪,觉得自己像个被精心照料的宠物。

孩子出生后,王雪梅更是事无巨细地插手。"尿布要这样换,奶粉要按这个比例冲,孩子哭了不能马上抱起来。"

"妈妈,育儿书上说..."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是过来人,听我的没错。"王雪梅总是这样打断儿媳的话。

林慧想按自己的想法带孩子,但每次都会被纠正。她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越来越像个多余的人,连做母亲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林敏这边,生活虽然简单,但很自在。

王磊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收入稳定了一些。两人商量着要不要孩子的问题。

"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再等等。"林敏说,"这是我们的决定,不是别人的。"

刘秀芳听说了,过来催促:"你们都结婚三年了,该要孩子了。我年龄大了,想抱孙子。"

"妈,这是我们夫妻的私事,您别操心了。"王磊挡了回去,"我们有自己的计划。"

"什么计划不计划的,早要早享福。"

"妈,享福不享福不是因为有没有孩子,是因为过得开不开心。我们现在很开心,等想要孩子的时候自然会要。"林敏接过话,"您如果觉得无聊,可以多出去和朋友们聚聚。"

虽然刘秀芳还是会偶尔念叨,但她也明白,这确实是小两口的事情,自己不应该过多干预。

04

第四年,是两个家庭的转折点。

林慧的产后抑郁越来越严重。她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兴趣,每天机械性地按照王雪梅的要求生活。起床、做早餐、照顾孩子、做家务、睡觉,日复一日。

"慧慧,你最近怎么总是无精打采的?"王雪梅有些不满,"做人要有精神,孩子看着呢。"

"我只是有点累。"林慧勉强答道。

"累什么累?在家带孩子有什么累的。你看隔壁小王,人家带三个孩子还能做生意,你带一个就累成这样。"

张建下班回来,看到妻子又在发呆,有些烦躁:"你能不能振作一点?天天这样,搞得家里气氛都不好。"

林慧想解释自己的感受,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知道没有人会理解,在他们看来,她有房子住,有人照顾,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她偷偷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她多和家人沟通,减少压力。但她不敢说,怕被认为是矫情。

林敏这一年过得很充实。王磊的公司上了正轨,她也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小两口虽然依然租房住,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敏敏,你们什么时候买房子?"刘秀芳问。

"再攒两年就能付首付了。"林敏说,"我们计划明年开始看房。"

"要不我把存款给你们?"刘秀芳犹豫着说。

"谢谢阿姨,不用。我们能自己解决。"林敏拒绝了,"您的钱留着自己用,我们年轻,有的是时间奋斗。"

"这孩子,真是太独立了。"刘秀芳有些感动,"我家王磊找了个好媳妇。"

这一年,林敏和刘秀芳的关系反而更好了。因为林敏从来不依赖婆家,反而让刘秀芳觉得这个儿媳妇很有骨气,值得尊重。



05

第五年,两个家庭的差距变得更加明显。

林慧的状态越来越糟糕。她开始失眠,食欲不振,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王雪梅对此很不理解。

"你这是怎么了?天天愁眉苦脸的。"王雪梅皱着眉头说,"女人就是要开开心心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我..."林慧想说自己很痛苦,但话到嘴边又止住了。

"你什么你?有房有车有孩子,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王雪梅的语气有些严厉,"你要知足常乐。"

张建也开始抱怨妻子变了:"以前你多温柔,现在怎么总是心不在焉的?"

林慧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她想过离开,但想到孩子,又舍不得。她想过反抗,但已经习惯了顺从,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她开始偷偷服用安眠药,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解脱方式。

林敏这边,生活越来越红火。

王磊的公司接到了一个大项目,收入翻了一倍。两人商量着买房子的事情。

"你们真的不要我帮忙?"刘秀芳再次提出。

"真的不用,阿姨。"林敏坚持说,"我们能自己搞定。而且您辛苦了一辈子,该享享福了。"

"那行,你们有想法就好。"刘秀芳很欣慰,"我这个儿媳妇,真是让我省心。"

王磊在一旁笑:"妈,您现在知道我眼光好了吧?"

"确实好。"刘秀芳点头,"敏敏有主见,有能力,关键是人品好。"

这五年来,林敏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婆家的尊重。她没有刻意讨好任何人,但也没有故意冷落任何人。她保持了自己的原则和边界,同时也给了别人应有的尊重。

这个周末,两姐妹约着见面。林慧看着妹妹红润的脸色和明亮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同样是结婚五年,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姐,你最近还好吗?"林敏关切地问。

"挺好的。"林慧勉强笑着,"就是有点累。"

"要不要出去旅游散散心?"

"算了,孩子还小,婆婆不会同意的。"

林敏看着姐姐憔悴的样子,欲言又止。她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就在这时,林敏的手机响了,是王磊打来的。她接通后聊了几句,挂掉电话时脸色有些凝重。

"姐,我有个事情要告诉你。"林敏犹豫了一下,"我和王磊...可能要离婚了。"

林慧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瞪大眼睛看着妹妹:"什么?"

"我们商量了很久,觉得可能真的不合适。"林敏的声音很平静,但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可以,但实际上问题很多。"

"可是...可是你们看起来很幸福啊。"林慧完全无法理解。

"幸福只是表象。"林敏苦笑,"算了,不说这个了。总之,我们决定好聚好散。"

挂了电话,林慧坐在床边发呆。她想不明白,明明妹妹的家庭看起来那么融洽,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更让她想不明白的是,自己这个在外人眼中"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什么每一天都过得那么痛苦?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