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姐妹教育孩子,一个放养,一个鸡娃,10年后孩子差距明显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基于真实社会案例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情节有艺术加工

周日下午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客厅里,林家的例行聚会正在进行。

两个十岁的孩子坐在沙发两端,一个安静地翻阅着一本厚厚的画册,另一个正专注地用积木搭建着什么。

当外公让他们各自展示一下最近学的东西时,房间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

大人们的目光在两个孩子之间游移,那种小心翼翼的观察中,藏着十年来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从不明说的秘密。



01

林雅和林慧是一对双胞胎,但除了长相,她们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你怎么能这么想?"林慧瞪着眼睛看着妹妹,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我们的父母为了供我们读书,妈妈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一件,你竟然说要选择艺术专业?"

这是1998年高考填志愿的那个晚上,姐妹俩在宿舍里爆发了人生中最激烈的一次争吵。林雅咬着嘴唇,眼眶里含着泪水:"我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喜欢?"林慧几乎是尖叫出来,"你知道艺术专业出来能干什么吗?你知道我们家的条件吗?"

那一夜,两人都没有睡觉。林雅最终选择了师范专业,但内心的不甘和委屈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悄悄发芽。

十年后,当她们各自有了孩子,这颗种子开花了。

林慧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丈夫是一名工程师,收入稳定。她的生活像一张精密的时间表,每一个环节都计算得清清楚楚。而林雅在结婚前曾经短暂地追求过自己的艺术梦想,虽然最终还是回到了教师岗位,但那段经历让她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理解。

"你的想法太幼稚了。"林慧抱着三个月大的儿子,看着正在给女儿换尿布的林雅,"孩子不是宠物,不能任由他们野蛮生长。"

林雅动作顿了一下,没有回头:"我只是觉得,孩子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快乐?"林慧的声音里带着讽刺,"你以为快乐能让他们在这个社会立足吗?你看看现在的竞争有多激烈,不从小抓紧,将来怎么办?"

她们的分歧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林慧给儿子制定了详细的成长计划:三个月听古典音乐,六个月开始早教,一岁学认字,两岁学英语。而林雅只是静静地陪着女儿玩耍,读故事书,带她去公园看花看鸟。

"你这样下去,孩子会被耽误的。"林慧看不下去了,"现在的孩子都在学什么,你知道吗?人家三岁就能背诗了。"

林雅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我的孩子三岁会画画,会唱歌,会观察小动物,这难道不好吗?"

"那些有什么用?"林慧几乎是吼出来的,"能考上好学校吗?能找到好工作吗?"

两人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最后以林雅摔门而出结束。那一天,她们都意识到,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她们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

02

分歧很快从理念走向了现实。

林慧给四岁的儿子小宇报了五个培训班:钢琴、英语、围棋、书法、数学思维训练。每个周末,她都要开车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车里总是放着英语儿歌或者古诗朗诵。

"妈妈,我想去公园玩。"小宇在车里小声说。

"公园有什么好玩的?"林慧看着前方的红灯,头也不回,"你现在学的这些,将来都是你的财富。别的小朋友都在学,你不学就落后了。"

小宇不再说话,安静地坐在后座上。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林雅正带着女儿小悦在植物园里认识各种花草。四岁的小悦蹲在一朵小花前面,认真地用彩色铅笔画着。

"妈妈,这朵花为什么是紫色的?"

"因为它想成为独特的自己啊。"林雅蹲下来,"就像你一样。"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家庭聚会时,对比变得越来越明显。小宇能够流利地用英语介绍自己,能弹奏几首钢琴曲,算数也比同龄孩子快很多。而小悦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画画,偶尔会跑到花园里观察蚂蚁搬家。

"看看人家小宇,多优秀。"亲戚们总是这样夸奖,然后看向小悦,"小悦也很可爱,就是......"

话没说完,但大家都明白那个"就是"后面的意思。

林雅感受到了那些目光里的同情和不解。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我不是不让孩子学东西。"她向丈夫解释,"我只是希望她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丈夫点点头,但眼中的担忧显而易见:"可是别的孩子都在学......"

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林雅的心里。

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小悦六岁那年的春天。

"你到底要把孩子毁到什么程度?"林慧在电话里几乎是咆哮着,"她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全,你还在那里让她画什么破画!"

"我的孩子我自己负责!"林雅也忍不住了,"你管好你自己的孩子就行了!"

"我就是看不下去才要说你!"林慧的声音在颤抖,"你这是在害她!将来她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你要负责任的!"

"负责任?"林雅冷笑,"谁规定人生只有一条路?谁规定孩子必须按照你的标准成长?"

"你简直是疯了!"林慧挂断了电话。

这一挂,姐妹俩整整三个月没有联系。



03

上小学后,差距变得更加明显。

小宇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各种竞赛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墙。老师们都夸他聪明懂事,同学们也愿意和他一起玩。林慧每次接他放学,脸上都带着骄傲的笑容。

"宇宇真厉害,又考了第一名。"其他家长总是羡慕地看着她。

但回到家里,小宇会疲惫地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作业还没写完呢。"林慧提醒他。

小宇慢慢坐起来,眼神有些空洞:"知道了,妈妈。"

而小悦的学校生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她的成绩中等偏下,数学经常不及格,英语更是一团糟。但她在美术课上画的画总是被老师贴在班级展示栏里,音乐课上她的歌声也最清亮。

"小悦妈妈,孩子很有艺术天赋,但文化课确实需要抓紧一下。"班主任委婉地建议。

林雅点点头,心里却五味杂陈。

转折点出现在孩子们八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

学校举办才艺比赛,小宇准备了一首钢琴曲,技法娴熟,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轮到小悦时,她什么都没有准备,只是临时决定给大家讲一个自己编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鸟,它不会唱最好听的歌,也不会飞得最高,但它会观察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小悦的声音清脆甜美,故事生动有趣,台下的孩子们听得入神。当她讲完时,全场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林雅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你看到了吗?"她拉着丈夫的手,"我们的女儿有自己的光芒。"

但这种光芒在应试教育的体系里显得那么微弱。小悦的成绩依然在班级中下游徘徊,而小宇则继续着他的"优秀"之路。

八岁那年的暑假,林慧给小宇报了数学奥赛班。

"我不想去。"小宇第一次明确表达了拒绝。

"不想去也要去!"林慧的声音很严厉,"你以为学习是想不想的问题吗?"

小宇低着头,眼中有泪光闪动:"妈妈,我真的很累。"

"累?"林慧抓住儿子的肩膀,"你知道妈妈为你付出了多少吗?你知道这些培训班要花多少钱吗?你现在说累?"

小宇被吓到了,不敢再说话。

林雅恰好来串门,看到了这一幕。她冲过去抱住小宇:"孩子,没事的,没事的。"

"你别管我教孩子!"林慧推开妹妹,眼中满含怒火,"你看看你的女儿成什么样了?你还有脸管我?"

"我的女儿怎么了?"林雅也怒了,"她快乐,她健康,她有自己的想法,这难道不好吗?"

"快乐能当饭吃吗?"林慧的声音在颤抖,"你知道现在的社会有多残酷吗?不努力学习,将来怎么办?"

"我没有不让她学习!我只是不想让她像机器一样!"

两人越吵越凶,最后林雅抱着还在抽泣的小宇离开了林慧家。

那天晚上,林慧独自坐在儿子房间里,看着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奖状和证书,突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空虚。

而林雅回到家后,看着正在画画的女儿,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真的做对了吗?

十年过去了,答案即将揭晓。

04

小学六年,两个孩子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

小宇成了学校的明星学生。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装了整整一个文件夹,钢琴已经通过了十级考试,英语口语流利到可以和外教正常对话。林慧经常被其他家长围着请教经验,她总是自豪地分享着自己的教育心得。

"关键是要从小严格要求,不能心软。"她对着一群羡慕的家长说,"现在吃点苦,将来就不会吃苦。"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维持小宇的这种"优秀",她付出了什么代价。每天晚上监督作业到十一点,周末奔波于各个培训机构,假期也被各种夏令营和补习班填满。她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焦虑,经常因为小宇的一次考试失误而失眠。

"妈妈,我能不能不学钢琴了?"十岁的小宇小心翼翼地问。

"为什么不学?"林慧的声音瞬间紧张起来,"你已经学了这么久了,现在不学,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我就是不喜欢......"小宇的声音越来越小。

"不喜欢?"林慧几乎是吼出来的,"你以为人生都是做你喜欢的事情吗?你以为妈妈每天上班很喜欢吗?"

小宇被吓哭了,但还是要继续学钢琴。

相比之下,小悦的生活显得"混乱"很多。她的书包总是乱糟糟的,作业经常忘记带,考试成绩也不稳定。但她会在放学路上停下来观察路边的小猫,会为了看一朵花开花而迟到,会因为听到一段好听的音乐而兴奋地手舞足蹈。

"小悦今天又忘记带作业了。"老师在家长群里@林雅。

林雅心里一阵紧张,赶紧给老师私聊道歉。

"你看看,这就是你放养的结果。"林慧在家庭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林雅看着手机屏幕,心里五味杂陈。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也许姐姐是对的,也许她真的在害女儿。

那种怀疑在小悦三年级的一次家长会上达到了顶峰。

"小悦妈妈,孩子的成绩确实有些问题。"班主任拿着成绩单,表情严肃,"数学只考了65分,语文也刚及格。这样下去,升学会有困难的。"

林雅坐在那里,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看着她。她想解释,想说女儿在其他方面很优秀,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在分数面前,一切解释都显得苍白。

回家路上,她给林慧打了电话。

"我想...我想给小悦也报几个班。"她的声音很轻。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林慧略显得意的声音:"现在知道了?我早就说过,你那套根本行不通。"

林雅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了。"

那个周末,小悦被迫开始了她的"培训班生涯"。数学、英语、作文,满满当当的课程表让这个八岁的小女孩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累"。

"妈妈,我不想去。"小悦抱着林雅的腿,眼中满含泪水。

"你必须去。"林雅强硬地拉开女儿的手,但她的手在颤抖,"这是为了你好。"

小悦哭了,林雅也哭了。

但这种"努力"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小悦在培训班里显得格格不入,成绩提升缓慢,反而开始出现厌学情绪。她不再画画,不再编故事,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

"你看,我早就说了,已经晚了。"林慧在电话里说,语气中带着说不清的情绪,"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了。"

林雅握着电话,心如刀绞。她感觉自己背叛了女儿,也背叛了自己的信念。

九岁那年的生日,小悦对着生日蛋糕许愿。

"你许了什么愿?"林雅轻声问。

小悦抬起头,眼中有种超越年龄的忧伤:"我希望妈妈不要再逼我做不喜欢的事情了。"

林雅的心碎了。

那一夜,她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退掉了小悦所有的培训班,承受着来自林慧和其他亲戚的巨大压力,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你疯了吗?"林慧在电话里大吼,"她本来就落后,你现在更是要毁了她!"

"我只是想让她做回自己。"林雅的声音很坚定,尽管她的手在颤抖。

从那时起,姐妹俩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她们各自坚持着自己的路,等待着时间给出最终的答案。

十年后的那个周三上午,林雅正在厨房里准备午餐。



手机铃声响起,是林慧的电话。她们已经很久没有主动联系过了,林雅有些意外。

"雅雅......"林慧的声音听起来很奇怪,带着哭腔,"我...我想和你说个事。"

"怎么了?"林雅放下手中的菜刀,心里莫名地紧张起来。

"是关于...关于小宇的。"林慧的声音在颤抖,每个字都说得很费力,"刚刚...刚刚我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了断断续续的抽泣声,林慧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效果并不好。

"到底怎么了?你说话啊!"林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雅雅,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林慧的声音几乎是哽咽着说出来的,"十年了,十年啊...我一直以为...我一直以为我做得是对的......"

"你先别哭,慢慢说。"林雅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但她的手已经开始发抖。

林慧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组织语言,"小宇……"

林雅手中的茶杯"啪"地落在地上,瓷片四溅,她瞪大双眼,嘴唇颤抖着说不出一个字,那一瞬间,她感到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