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张子宇刚走下赛场,汗水还挂在额角,网络世界里已经为她列好了长长的"罪状"。十二条,字字像淬了冰的针——"跳不起来像钉在地板上""动作慢得能数清睫毛""这体格打成年队迟早被撞碎"……隔着屏幕读下去,连旁观者都觉扎心,何况是刚结束高强度对抗的少女。
有人翻出十年前的旧帖比对,惊觉这些刻薄的字句,竟和当年追着姚明骂的如出一辙。当年的"移动长城"被嫌"转身慢似老太太",被笑"罚篮不如小学生",那些敲键盘的手,如今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继续"审判"。他们从不是篮球的信徒,更像失误的收藏家——不看张子宇在篮下稳稳收下18个篮板的专注,只截她某次传球偏出的瞬间;不记她扛着两人防守强起得分的韧劲,单拎她没跳起来封盖的画面,然后用PS放大,打上"终身缺陷"的标签。
可他们忘了,这姑娘才十八岁,身高已经窜到两米二六,臂展舒展着有两米三。往篮下一站,不用跳,指尖离篮筐也不过半尺,天然就是道移动的屏障。对手想往禁区闯?得先问问她垂在身侧的手臂答不答应。可总有人抱着键盘较劲:"怎么不跳?怎么不像后卫似的飞?"这问句荒唐得像强求青松学柳絮飘,逼着磐石仿浮萍荡。古人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哪有拿猎豹的敏捷苛责大象的道理?
真正该盯着的,从不是她跳得多高,而是能不能把篮下的"看家本事"磨得发亮。先把接球转身练到不用过脑子——对手从左侧包夹,指尖触球的瞬间腰腹已经转过来,肩膀一沉就把人挡在身后;再把分球和强起揉进动作里:察觉到队友空切,手腕轻抖就能把球送出去;要是没人补防,干脆沉下重心硬上,两米二六的身子往篮下一站,本身就是威慑。不用贪多,这三板斧练熟了,在禁区里就够站得住脚。
往后的日子,该撞胸肌就撞,该练肘击就练,接球时顶稳腰腹,防守时扎牢下盘。把禁区当成自家客厅,有人来闯就沉肩顶住,球到手里就稳稳拿住。姚明刚进NBA时,不也被笑"灵活度不如电冰箱"?可他泡在力量房里撞墙练对抗,对着录像改投篮手型,慢慢把"缺陷"磨成了优势。时间本就站在年轻人这边,张子宇今年才十八,骨骼还在长,肌肉还在长,连球感都在一天天变熟。
那些现在敲着键盘列"罪状"的人,其实从来没等过谁成长。当年骂姚明的,后来看着他入选名人堂,悄悄删了帖子;后来嫌易建联"软"的,如今也对着他的退役仪式红了眼眶。他们就像站在路边扔石子的人,看见谁在往前走,就扔块石头试试,扔完了也不记,转头又去等下一个。
张子宇不用怕那些石子。两米二六的身高是老天赏的碗,可能端稳这碗饭的,从来不是天生的高度,是往后无数个清晨的力量房,是傍晚加练的投篮,是被骂了之后还能弯腰捡球的韧劲。等她真在篮下站成了谁都绕不开的山,那些列"罪状"的帖子早沉在了网海里,键盘侠们又忙着给下一个年轻人写"判决书"去了。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她的剑才刚开刃。现在的汗和委屈,都会变成往后的底气。等哪天她在赛场上稳稳站定,对手望着她的影子犯愁时,再回头看这些"罪状",不过是成长路上溅起的泥点,风一吹,就干了。
球迷朋友们,对此,你有着怎样独特的观点与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见!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