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建房,政策初衷与现实偏差有多大?2016年11月,国务院发文件鼓励返乡人员创业。
![]()
文件说,允许和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盘活闲置宅基地。
那会儿想的是,让农民工、大学生等回村干事赚钱。项目用地难?老家空闲农房和宅基地,成了突破口。
2019年农业农村部再发文,明确合作建房搞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政策本意是好的,激活资源、带农增收。谁承想,执行着执行着,慢慢走偏了。
有的城里人直接买宅基地,建别墅当“固定资产”。
没证还敢签长约,农户反悔打官司,买房的准吃亏。更离谱的,圈大院建私人庄园,活像旧社会财主。拆了还闹?
老百姓不心疼,这叫“嘚瑟过了头”。工商资本介入更复杂。
讲规矩的搞民宿,统一规划统一经营。不讲规矩的,建小院当小产权房卖,签50年合同“打掩护”。赚快钱是快,可碰了农村土地制度的红线。
中央划了三条底线:公有制不能变、耕地不能占、农民权益不能损。宅基地还有四条红线:禁城里人买地、禁退休干部占地、禁建别墅庄园、禁违规合作。
碰了这些,再怎么折腾都是违规。
![]()
合作建房,法理上算“合伙”。《民法典》说,合伙要共享利益、共担风险,财产不能随便分。可实际操作里,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地,本质像“租赁”。
《民法典》规定,租赁最多20年,超了部分无效。
2019年中央文件也说,农房租赁不得超20年,到期再议。最大难题是产权。
合作建的房,没法办产权登记,权益没保障。有的地方试过突破:湖南张家界按“三权分置”登记使用权。江西龙南给乡贤发不动产证,河北滦平出鉴证书。
可自然资源部门不认,争议一直没断。这事儿,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政策想盘活资源,可总有人想钻空子。
农民要增收,资本要回报,底线得守住。合作建房到底咋走?还得看政策细化和执行。
您身边有合作建房的例子吗?合规还是踩线?关注我,聊更多三农政策那些事儿。
注:具体政策以官方最新文件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