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村平均彩礼下降10万余元!红寺堡区“三级网格+党员带头”育新风见实效

0
分享至


8月28日,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红海村村民李春红抱着小孙子,轻声哼着童谣,眉眼间满是笑意。去年女儿出嫁时,她主动退掉男方送来的彩礼,“彩礼再多不如小两口日子过得甜,咱不能让彩礼成了孩子们的‘甜蜜负担’。”李春红笑着说。

随着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走深走实,“零彩礼”“低彩礼”的婚嫁新风,正悄悄吹进红寺堡群众心里。自去年5月启动农村未婚青年婚姻情况统计以来,红寺堡区已有516对青年登记结婚。其中“零彩礼”30对、“低彩礼”334对,两类占比达70.5%;农村平均彩礼降至7.98万元,较治理前直降10万余元。


暖意融融

近年来,红寺堡区紧扣自治区专项治理“八项行动”,搭起“主要领导总抓、分管领导主抓、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框架,把区、乡、村三级党组织的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处级干部包联乡镇、科级干部包抓村庄、乡镇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包户,靠着“三级网格”的细致摸排,10298名适婚青年的信息被逐一登记成册,建起清晰的“信息台账”。


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新庄集乡东川村村民高富,就是新风尚的践行者。去年女儿出嫁时,男方父母带着2万元彩礼上门,高富当场婉拒:“我嫁女儿不是卖女儿,孩子们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如今,女婿赵佳奇提起这事仍满是感激:“‘零彩礼’让我们小家庭没了经济压力,能安心打拼。”红寺堡区建立党员干部婚丧嫁娶事宜报告制度,17名村干部率先履行婚姻事项报备,带头倡导“零彩礼”;65个行政村把彩礼标准、婚宴规模、人情礼金写入村规民约,让“低彩礼”有了制度约束;91名农村红娘加入红白理事会,走家串户帮着算“幸福账”,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集体婚礼

与此同时,红寺堡区把宣传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300余场“三新四简两不”倡议宣讲走进村组,干部们用方言拉家常,把“零彩礼”的好处讲透;情景剧《家和万事兴》、小品《幸福最重要》、AI动画MV《彩礼的烦恼》等34部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莫让彩礼误良缘”的道理唱进人心。该区还把“低彩礼”“零彩礼”纳入“六个先锋”示范评选,17户示范户、19本荣誉证书,让“婚事新办”的家庭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宁夏日报记者 李良/文 图片由红寺堡区委宣传部提供)

内容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技术编辑:曾杰

责任编辑:夏洁

审核:马学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宁夏女儿 incentive-icons
宁夏女儿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4761文章数 5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