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建国,咱家雨萱还在那山沟沟里教书呢?”邻居张大妈又开始了她的日常关怀,“都五年了,也该回来了吧。”
李建国端着刚热好的剩菜,停在楼道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手机里昨天刚收到妻子的信息:“山区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很可爱,再坚持一年就回家。”
这样的话,他听了整整五年。
01
李建国推开家门,熟悉的寂静再次包围了他。
客厅里的电视机黑着屏幕,茶几上摆着几天前的报纸,沙发上还留着他昨晚睡觉时压出的痕迹。
这个原本应该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生活轨迹。
他把饭盒放在餐桌上,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翻看妻子陈雨萱的照片。
那是五年前她出发去支教时拍的最后一张合影,两个人站在火车站前,雨萱笑得很灿烂,说着“我去帮助那些山区的孩子,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当时他还开玩笑说:“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等你回来。”
一年变成了两年,两年变成了三年,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李建国打开饭盒,里面是食堂买的红烧肉和米饭。
他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总是买同样的菜,仿佛这样能让生活显得稳定一些。
他边吃边想着雨萱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吃晚饭,那个偏远山区的食堂会不会有红烧肉。
吃完饭,他照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新闻里播放着各种社会新闻,但他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
他拿起手机,想给雨萱发个信息,但又不知道说什么。
这几年来,他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每次都是她主动报平安,他回复几句关怀的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今天工作怎么样?”他最终还是发了这样一条普通的信息。
过了半个小时,雨萱回复了:“挺好的,刚给孩子们批完作业。你呢?”
“我也挺好的。”李建国看着这几个字,觉得有些空洞,但又不知道该补充什么。
“那你早点休息,别熬夜看电视了。”
“好的,你也早点睡。”
对话就这样结束了。
李建国放下手机,继续盯着电视屏幕,但脑子里想的是雨萱说话时的样子。
她现在是不是瘦了?山区的生活条件这么艰苦,她一个城里长大的女孩子,真的能坚持这么久吗?
第二天是周六,李建国照常去超市买菜。
推着购物车走过蔬菜区的时候,他总是会多买一些,仿佛家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在等着他回去做饭。
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是个年轻的女孩,看着他买的东西说:“先生,您买这么多菜,够吃好几天的。”
“家里人胃口大。”李建国随口应了一句,但心里知道,这些菜最后有一半都会坏掉。
回到家,他把菜放进冰箱,然后坐在客厅里发呆。
周末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慢,没有工作的忙碌,他更容易感到孤独。
他想起以前的周末,雨萱会在厨房里忙碌,他在客厅里看报纸,偶尔她会探出头来问他想吃什么菜。
“建国,你觉得今天做糖醋排骨怎么样?”
“好啊,你做什么我都爱吃。”
那时候,这样的对话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如此怀念这些平凡的时刻。
周一到了,李建国回到工厂上班。
他在生产线上检查产品质量,这份工作他已经做了十多年,闭着眼睛都能完成。
同事们都知道他的情况,偶尔会关心地问几句。
“建国,你老婆什么时候回来啊?”车间主任老王走过来,点了根烟。
“她说再坚持一年就回来了。”李建国机械地重复着这句话。
“五年了吧?真不容易,现在这样有奉献精神的老师不多了。”老王拍拍他的肩膀,“你也不容易,一个人过了这么久。”
“还行,习惯了。”
“要不你请几天假,去看看她?这么多年都没见过面,她一个人在那边也孤单。”
李建国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考虑起这个建议。
确实,这五年来,他一次都没有去看过雨萱。
每次他提起这个想法,雨萱总是说山区交通不便,路不好走,让他别来回折腾。
但老王说得对,他们夫妻这么多年没见面,确实不正常。
“你说得对,我应该去看看她。”李建国下定了决心。
当天晚上,他给雨萱打了电话,而不是发信息。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背景里有些嘈杂的声音。
“建国?怎么了?”雨萱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匆忙。
“我想来看你。”他直接说出了想法。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你来这里做什么?山区条件很艰苦的,而且路不好走,你来回折腾干什么?”
“我们都五年没见面了,我想你了。”
“我也想你,但现在真的不是时候。学校这边很忙,而且......”雨萱的声音有些为难,“你再等等,我很快就回去了。”
“可是你每年都说很快就回去了。”李建国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
“建国,你相信我好吗?我说回去就一定会回去的。你在家好好工作,照顾好自己,我这边处理好了就回家。”
电话挂断后,李建国坐在沙发上想了很久。
雨萱的态度让他觉得有些奇怪,但他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
也许真的像她说的,山区的生活条件艰苦,她不想让他受罪。
第二天,他去找车间主任老王申请年假。
“我决定去看我老婆。”他说。
“那太好了,你们该见见面了。公司给你一周的假期,路上注意安全。”
李建国开始准备行程。
他在网上查找雨萱所在的学校位置,贵州山区的一个叫“希望小学”的地方。
交通确实不便,需要坐火车到县城,再转乘长途汽车到乡里,最后还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到学校。
他收拾了一个旅行包,装了些雨萱可能需要的东西:她爱吃的零食,一些保暖的衣服,还有他们结婚时的照片。
他想象着雨萱看到他突然出现时惊喜的表情,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出发前一天晚上,他给雨萱发了条信息:“我明天出差去西南地区,如果路过你那边,我去看看你。”
他不想说是专门去看她的,免得她又拒绝。
雨萱很快回复了:“你要出差啊?去哪里?”
“贵州那边,公司有个项目要谈。”
“哦,那你路上小心。不过我们这边很偏僻,你可能找不到地方,而且我这段时间也很忙,可能没时间陪你。”
“没关系,我就是想见见你,哪怕聊几句也好。”
“好吧,那你路上注意安全。”
第二天一早,李建国背着旅行包出了门。
邻居张大妈正好在楼下晒衣服,看到他就问:“建国,这是要出远门啊?”
“去看雨萱。”他简单回答。
“哎呀,终于要去看看她了!这么多年不容易啊,你们见面一定很激动。记得给她带点好东西,女孩子在外面不容易。”
李建国点点头,心里涌起一阵温暖。
他想象着和雨萱重聚的场面,那些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孤独感,似乎都要在见面的那一刻消失了。
火车站里人很多,李建国买了一张硬座票。
火车要开二十多个小时,他很少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但想到即将见到雨萱,这些都不算什么。
车厢里坐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带着大包小包回家的打工者,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还有像他这样的中年人。
他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快掠过的风景,心情既紧张又期待。
火车经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从平原到丘陵,再到山区。
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陌生,但李建国的心情却越来越踏实。
他很久没有这样期待过什么了,这种感觉让他想起年轻时追求雨萱时的心情。
夜里,车厢里的灯光昏暗,大部分乘客都睡着了。
李建国靠在座椅上,想着这五年来的生活。
他承认,自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但这种习惯并不意味着他喜欢这样。
他需要雨萱,需要一个完整的家,需要那些平凡却温暖的日常对话。
第二天下午,火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李建国下车后,按照之前查好的路线,找到了去乡里的长途汽车站。
山区的汽车站很简陋,只有几辆破旧的中巴车。
他上了一辆开往雨萱所在乡镇的车。
山路崎岖,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前行。
李建国从来没有来过这样偏远的地方,看着窗外连绵的大山,他开始理解雨萱为什么说这里条件艰苦了。
但同时,他也更加敬佩妻子的选择,能够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来到这样的地方帮助孩子们。
汽车在一个小镇上停下,司机大声喊:“到站了!”
李建国下车,看了看四周,这个小镇比他想象的还要小,只有一条主要的街道,两边是一些简陋的商店和饭馆。
他找到一个当地人,问希望小学怎么走。
“希望小学啊,还要往山里走,大概还有五六公里的路。你看那边有个三轮车师傅,他可以送你去。”当地人指了指路边的一辆农用三轮车。
李建国走过去,和三轮车师傅谈好价钱,坐上了车。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坐农用三轮车,颠簸得厉害,但他的心情却越来越激动。
马上就要见到雨萱了,他想象着她看到自己时的表情,一定会很惊讶,然后露出那个他熟悉的笑容。
02
三轮车在山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小村庄前停下。
李建国看到远处有一栋两层的水泥建筑,墙上写着“希望小学”几个大字,这就是雨萱工作了五年的地方。
他提着旅行包走向学校,心跳得很快。
学校的院子里很安静,似乎没有上课的声音。
他走到门口,看到一个老人坐在传达室里,正在喝茶看报纸。
“师傅,请问这里是希望小学吗?”李建国走过去问道。
老人抬起头看了看他,点点头:“是啊,你找谁?”
“我找陈雨萱老师,她是我爱人。”李建国说着,心里涌起一阵自豪,雨萱在这里一定很受学生们喜欢。
老人皱了皱眉头,仔细打量着李建国:“陈雨萱?你说的是那个城里来的女老师?”
“对,就是她。她在这里支教已经五年了。”
老人的表情变得有些困惑,他放下茶杯,站起身来:“你等等,陈老师她......”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李建国的眼神变得复杂,“她三年前就离职了啊。”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李建国的头上。
他感觉血液瞬间冲向大脑,耳朵里嗡嗡作响。
“什么?您说什么?”他的声音都变了调。
“陈老师三年前就不在我们学校了,她主动辞职走了。”老人看着他震惊的表情,语气变得小心起来,“你真的是她爱人?”
李建国的腿突然软了,他扶着传达室的窗台才没有跌倒。
三年前?那岂不是说,这两年来雨萱一直在骗他?
“不可能,她一直在给我发信息,说在这里教书。”他颤抖着手拿出手机,翻给老人看,“你看,这是她昨天发的。”
老人接过手机,仔细看了看信息内容,然后摇摇头:“她确实在这里教过书,但真的是三年前就走了。你看这个时间,昨天?”
“师傅,您再仔细想想,会不会记错了?也许她是请假回家了,然后又回来了?”李建国还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老人叹了口气:“我在这里当门卫十多年了,每个老师我都记得清楚。陈老师当时来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城里来的漂亮女孩,说话温温柔柔的。但她确实在三年前就走了,而且走得很突然。”
李建国感觉天旋地转,他坐在传达室门口的台阶上,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如果雨萱三年前就离开了这里,那她这三年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骗他?为什么还要假装在这里教书?
“师傅,您能给我详细说说她当时的情况吗?”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声音。
老人看他脸色苍白,有些同情地说:“你先坐会儿,我给你倒杯水。”
老人进去倒了杯热水递给他,然后坐在旁边说:“陈老师刚来的时候挺不容易的,一个城里女孩,适应这里的生活确实需要时间。但她教书很认真,孩子们都喜欢她。”
“那她为什么要走?”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当时她找到刘校长,说家里有急事,需要辞职回去。刘校长还挽留她,但她态度很坚决。第二天就收拾东西走了。”
李建国听着这些话,感觉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雨萱从来没有跟他说过什么急事,如果家里真的有急事,她为什么不告诉他?
“师傅,您能带我去见见刘校长吗?我想了解更多的情况。”
“刘校长现在应该在办公室,我带你去吧。”老人看着他痛苦的表情,语气变得更加温和。
两人走过空旷的校园,李建国环顾四周,想象着雨萱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样子。
教学楼看起来有些陈旧,操场是水泥地面,周围是连绵的大山。
这里的条件确实艰苦,但也有一种朴素的美。
办公室在二楼,门上写着“校长室”。
老人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进来。”
刘校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戴着眼镜,看起来很和蔼。
听门卫王师傅介绍情况后,他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您就是陈老师的爱人?”刘校长站起来握了握李建国的手,“请坐,请坐。”
“刘校长,王师傅说雨萱三年前就离开了,这是真的吗?”李建国直接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刘校长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点头:“确实是这样。陈老师在我们学校工作了两年,表现很好,但三年前她突然提出要辞职。”
“她当时说了什么理由?”
“她说家里有急事需要处理,必须马上回去。我当时还想挽留她,毕竟好的老师不容易找,但她态度很坚决,第二天就走了。”
李建国感觉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呼吸都变得困难:“她有没有说过会回来?或者留下什么联系方式?”
刘校长想了想,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翻了翻:“她走的时候确实留下了一些东西。”
他拿出一张纸条,“你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