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时网上流传过这么一句话:世界各国的装备都在虚标,只不过其他国家都是把装备的参数标高,只有咱中国是把装备的参数标低,所以印巴空战才会呈现一边倒的局势。
现在看来确实,外国装备的造假问题已经是系统性了,这不,被寄予厚望的美军最新加油机会成为空军最大的头疼问题。
8月25日,美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AMC)公布一份调查报告,KC-46A三年三次重大事故,事故的原因还都一样。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咱中国的运油20研发过程中,曾经将KC-46A作为主要参考对象。现在回头看,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军事装备竞赛”背后,竟然藏着如此多的故事。
三年三次大事故,中美加油机不同的发展道路
美国空军这次真是摊上大事了。KC-46A“飞马”加油机的三起重大事故都指向同一个技术难题:加油嘴锁扣失灵(nozzle-binding)。
第一次事故发生在2022年10月15日,北大西洋上空。一架KC-46A在为F-15E“攻击鹰”战斗机加油时,加油杆突然失控向上弹起,重重撞击在加油机自身的尾锥上。
仅仅过了23天,同年11月7日,佛罗里达外海又出事了。同样是KC-46A,这次是为F-22A“猛禽”战斗机加油,加油嘴严重损坏,无法修复。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24年8月21日,特拉维斯空军基地附近。一架KC-46A在第四次尝试为F-15E加油时,加油杆直接断裂,部分碎片在空中脱落。
机组人员被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安全返回基地。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些问题根本不是新发现。KC-46A在服役之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但美军最终选择了置之不理。
在研制过程中,美军就发现C-17与KC-46A对接后,硬管伸缩套管内的轴向载荷高于预计值。
这个问题在KC-46A为F-16进行空中加油时没有出现,说明同一型加油机为不同吨位的受油机进行硬管加油时,表现差异很大。
KC-46A的翼下加油吊舱(WARP)在研制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最终导致了现在的频繁事故。
调查报告指出,KC-46A的操纵杆“极度敏感,操作员接触时可能无意间向飞行控制系统输入指令”。这就是为什么加油操作员的无意操作会导致喷嘴卡滞。
咱中国在加油机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运油20之前,中国只装备了两种空中加油机:本国制造的轰油-6和从俄罗斯引进的伊尔-78MK。
轰油-6最大载油量仅37吨,可供油量只有18吨,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空军作战需要。伊尔-78虽然载油量更大,但只有区区三架,对咱中国空军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在运油20之前,中国空军被称为“短腿空军”,最多也只能冲出第一岛链。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改变。
当时,KC-46A一直被中国作为主要比较对象。运油20的研发确实参考了KC-46A的一些设计理念,但现在看来,咱中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运油20的强大,其出现的意义
运油20的出现,让中国在空中加油机领域进入到了全球先进行列。运油20最大起飞重量200吨,最大载重量55吨。根据央视节目透露的信息,最大载油量超过100吨,具体可以达到113吨。
在扣除自身使用部分后,实际空中最大加油量还能达到约75吨。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KC-46A的96吨最大载油量。
运油20同样采用了自动对接系统,智能化程度很高。这套系统包括安装在飞机尾部的广角摄像头和一套软件识别算法,能够实时将加油机和受油机的相对位置关系显示在加油操作员眼前的大型显示屏上。
但与KC-46A不同的是,运油20选择的是三套软管加油系统,可同时为3架战机补充燃料。虽然硬管加油速率快,但只能一对一,而软管加油则可以做到一对多。
中美加油机的技术路线选择,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战略思维。美军坚持使用硬管加油技术,是因为他们拥有全球部署的经验,需要为各种大型军机加油。
咱中国选择软管加油系统,是基于自身实际需求的考虑。软管加油虽然单点加油速率稍慢,但可以同时为多架战机加油,整体效率更高。
而且,软管加油技术更适合咱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中国空军目前的主力战机,如歼-16、歼-20等,都具备软管受油能力。
运油20最大航程达8000公里,能将歼-16战机作战半径从1500公里扩展至2500公里,覆盖关键地域;还能支持轰-6N轰炸机前出至第二岛链。
这种能力提升对咱中国空军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尽管KC-46A问题不断,美国空军还是在今年7月批准了生产扩展计划,增购多达75架。这个决定让很多军事观察家感到困惑。
KC-46A项目长期面临延迟交付和性能短板的困扰。但由于加速机队更新换代的迫切需求,美国空军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款“飞马”本应全面取代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服役至今的KC-135“同温层油船”。但现实是,由于KC-46的种种问题,功勋卓著的KC-135机队预计将不得不继续服役至本世纪50年代以后。
更让人担忧的是,今年3月,波音公司和美国空军已暂停交付KC-46A加油机,原因是两架预定交付的飞机在交付前检查中发现了裂缝。这种质量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相比之下,咱中国的运油20发展可谓稳步前进。运油20的列装,有效破解了中国空军长期受困的“腿短”难题,使其真正具备跨洲际投送和持续远程打击能力。
更重要的是,运油20支撑中国空军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转型。这意味着咱中国空军正在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
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为庞大的加油机队伍,包括KC-135(379架)和KC-10(50架)以及48架新一代KC-46A。中国在数量上短期内很难追上美国。
但咱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利用运输机改造加油机,增加一架加油机,也相当于增加了一架军用运输机。
新出厂的运20,也可以快速改装为加油机。这种一机两用能力,可以在战争时期快速增加我们的加油机力量。
回过头来看,美军KC-46A加油机的问题确实给咱中国提了个醒:武器装备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不能简单模仿他人。运油20虽然最初参考了KC-46A的设计理念,但最终走出了自己的技术路线。
美国空军面临的问题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KC-46A的设计缺陷需要彻底改进,这不是简单软件升级能解决的。而且,美军的全球战略决定了他们对加油机的依赖程度更高,这也使得问题更加棘手。
咱中国的运油20虽然起步晚,但少走了很多弯路。这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自主创新才是强国之路。盲目跟风模仿,只会重蹈他人的覆辙。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一气呵成!运油-20的跨昼夜“超级快充”
2025-05-11 16:30·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