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智库)
■国研智库合成生物产业研究中心 张长令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合成生物领域,我国合成生物产业生态正日趋完善。从上游的基因合成、测序服务,到中游的菌株构建、发酵生产,再到下游的产品提取、应用开发,完整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产业集群。
上海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下游应用端的技术创新势头凸显。围绕天然产物合成、新型生物基材料、化妆品功能性原料、合成食用蛋白、新型能源、环境污染物生物修复等细分领域,上海正在建设高能级生物铸造厂。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方面,已有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转化医学设施等大科学装置。上海具备集聚产业链企业的优势,凯赛生物聚酰胺系列产品具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金山区依托上海化工区和上海石化两大基地的上游产业链,形成以华峰超纤、凯鑫森等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于2014年10月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批复,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扶持的生物基材料示范性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招引培育了16家企业共落地18个项目,年产能达到80万吨。目前,南乐县聚焦原材料加工、化工材料研发、终端产品制造三个环节,培育了一条以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并形成了以 PLA(聚乳酸)为主,木糖、糠醛为辅的产业链。未来,南乐县还将向新型降解聚酯材料与制品开发、生物基甲醇绿色合成等高新领域发起冲锋。技术创新平台方面,河南省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生物基材料改性复合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相继落地南乐县,在生物基材料研发、产品检测等方面形成技术优势。此外,宏业集团与河南省科学院合作,组建了省级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实现了省级中试基地零的突破。河北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肥料产业等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22年,河北省119家生物制造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0.9亿元。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临床试验药品数量达 300多个。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石药集团、华北制药、以岭药业、石家庄四药、神威药业5家企业连续 5年进入国家医药工业百强行列。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山海关生物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基地和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