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建华怯生生地推开新房门,心想着娶个瞎妻已是天大的恩赐。
苏家其他四个孩子都是人中龙凤,只有老五苏晚清因为眼盲成了家里的"包袱"。
村里人都说他捡了便宜,能娶到苏家的女儿,哪怕是个瞎子也算高攀了。
可当他踏进房间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彻底呆住了。
床头柜上摆着一沓厚厚的存折,每一本上都写着苏晚清的名字。
这个被全家人嫌弃的"瞎女人",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而当他颤抖着翻开第一本存折时,上面的数字更是让他眼前一黑...
![]()
01
苏德山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生了五个孩子,四个都是人中龙凤。
大儿子苏强今年35岁,在省城做建材生意,开着奔驰,住着别墅。娶的媳妇是城里的大学生,知书达理,生了个儿子正在上私立幼儿园。每次回家,苏强总是西装革履,皮鞋擦得锃亮,说话间透着成功人士的那种自信。
"爸,我这次又接了个大项目,给市政府供应建材,利润至少五十万。"苏强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语气里满是得意。
二女儿苏丽33岁,嫁给了县里的公务员。丈夫在教育局工作,她自己在银行当柜员,日子过得体体面面。苏丽长得漂亮,说话斯文,每次回娘家都打扮得像城里人一样,让村里的妇女们羡慕不已。
"妈,我给你买了套护肤品,这是从省城专柜买的,一套要八百多呢。"苏丽总是这样,带点小礼物回家,既显示自己的孝心,又暗示自己过得不错。
三儿子苏刚31岁,虽然在外地打工,但人机灵能干,跟着包工头学会了不少技术,现在已经能独立承包一些小工程了。他话不多,但每次回家都会给父母包个大红包。
"爸妈,我这次在工地上又学会了新技术,以后自己也能包活干了。"苏刚虽然没有大哥那么张扬,但那种踏实能干的劲儿让人放心。
四女儿苏敏29岁,师范毕业,在镇上的小学当老师。她是家里最有文化的,说话总是咬文嚼字,看起来很有学问。同事们都夸她出身好,家教严,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
"爸,我们学校要评优秀教师了,校长说我很有希望。要是评上了,工资还能涨呢。"苏敏说话时总是昂着下巴,一副知识分子的派头。
可是老五苏晚清,却成了这个优秀家庭的唯一败笔。
28岁的她因为8岁时的一场意外失明了。那一年她跟着邻居家的孩子去河边玩,不小心摔进了水里,头撞在石头上,醒来后眼睛就再也看不见了。从那时起,她就成了家里的累赘。
不能下地干活,不能出门做工,什么事都要人照顾。苏德山夫妻俩也曾带她四处求医,可医生都说,视神经受损太严重,治不好了。
"晚清啊,你就认命吧。"苏德山每次看到小女儿,心里都是一阵心酸。
随着年龄增长,其他四个孩子一个个成家立业,光宗耀祖,而苏晚清却只能待在家里,成了村里人眼中的老姑娘。
"苏老师,你家四个孩子都这么出息,就是老五可惜了。"邻居大婶总是这样说,话里带着同情,也带着那么一丝幸灾乐祸。
更让苏德山难受的是,其他四个孩子对这个瞎眼的妹妹越来越不耐烦。
![]()
02
"爸,你说晚清都28了,还能嫁得出去吗?"
每次家庭聚会,这个话题总是绕不开。大儿子苏强第一个开口,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人家正常女孩28岁都算大龄了,何况她这个样子..."苏强看了看坐在角落里的苏晚清,压低了声音,"爸,我不是说得难听,可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啊。"
二女儿苏丽也接话道:"哥说得对。我们单位有个同事,她妹妹就是残疾,到现在35了还没嫁出去。人家至少还能走能跑,晚清这..."
她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三儿子苏刚虽然不像哥哥姐姐那样直接,但也忍不住说:"爸,要不我们托人再找找?实在不行,条件降低点也行。"
最尖刻的话从四女儿苏敏嘴里说出来:"爸,你得现实一点。晚清这种情况,能找个老实人就不错了。要求太高只会更难办。"
苏晚清就坐在那里,默默听着兄弟姐妹们讨论自己的"处理方案",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早就习惯了,从小到大,她就像一件家具一样,被人讨论着该如何安置。
"我听说隔壁村有个光棍,都40了还没娶妻。"大嫂在一旁说道,"要不让人去问问?"
"40岁?"苏丽皱起眉头,"那也太..."
"晚清都这样了,还能挑什么?"苏强没好气地说,"能有个人要就不错了。"
苏德山听着孩子们的话,心里五味杂陈。他何尝不知道老五的处境艰难,可听到自己的孩子们这样讨论她,心里还是难受得很。
"你们别说了。"苏德山终于开口,声音有些颤抖,"晚清是我女儿,不是累赘。"
"爸,我们也没说她是累赘啊。"苏敏赶紧解释,"我们只是为她的将来考虑。她总不能一辈子待在家里吧?"
"就是啊,爸。"苏强也说,"我们不是不关心她,可总得想个办法啊。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也不可能一直照顾她。"
这话说得很现实,也很残酷。苏晚清的手在桌子下面轻微地颤抖着,但她依然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村里的媒人王大婶来了。
"苏老师,有个事想跟你商量商量。"王大婶一进门就直奔主题,"有个小伙子想给晚清当上门女婿,你看怎么样?"
屋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苏晚清,然后又看向苏德山。
"什么样的人?"苏德山问。
"林建华,32岁,父母都过世了,一个人过日子。在建筑队干活,人很老实。"王大婶说着,偷偷瞄了一眼苏家其他几个孩子的脸色,"家境是差了点,但人品没问题。"
苏强第一个表态:"上门女婿?那不是我们家倒贴?"
"哥,话不能这么说。"苏丽虽然嘴上这么讲,但语气里也透着不情愿,"可晚清这个情况,能有人要就..."
"我觉得可以见见。"苏敏说,"反正也没别的选择了。"
苏刚点点头:"王大婶,你安排他们见个面吧。"
从头到尾,没有人问过苏晚清的意见。就像商量处理一件货物一样,她的兄弟姐妹们已经替她做了决定。
03
林建华第一次来苏家的时候,正是秋天。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装,手里拎着两瓶酒和一条烟,站在苏家门口显得局促不安。32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脸被太阳晒得很黑,手上满是干活留下的老茧。
"苏叔叔好。"林建华见到苏德山,赶紧鞠了个躬。
苏德山打量着这个年轻人,心里有些复杂。说实话,林建华的条件确实不好,可看起来人很实在。
"坐,坐。"苏德山招呼他坐下,"晚清,给客人倒茶。"
苏晚清摸索着站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向茶几。她的动作很慢,每一步都走得小心谨慎,生怕撞到什么东西。
林建华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说不清的情绪。眼前这个女人身材苗条,虽然看不见,但五官端正,要是眼睛好的话,应该是个美人。
"谢谢。"林建华接过茶杯,声音很轻。
苏晚清听到他的声音,脸微微红了一下,然后又重新坐回到角落里。
"建华啊,你今年多大了?"苏德山开始了解这个准女婿。
"32了,苏叔叔。"林建华老实回答。
"家里还有什么人?"
"都过世了。"林建华的声音有些哽咽,"三年前父母相继去世,就剩我一个人了。"
苏德山点点头,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王大婶早就跟他说过林建华的情况。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在建筑队干活,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块钱。"林建华说这话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这点收入在苏家人眼里算不了什么。
正说着,苏强开着奔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看到了坐在客厅里的林建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爸,这位是...?"苏强明知故问。
"这是林建华,想给你妹妹当上门女婿的。"苏德山介绍道。
苏强上下打量着林建华,眼神里毫不掩饰地透着嫌弃。从林建华的穿着到他拎来的礼品,都让苏强觉得这个人配不上苏家的门第。
"一个月挣多少?"苏强直接问道,语气很不客气。
"四五千。"林建华被这种审视的眼神看得很不自在。
"四五千?"苏强冷笑一声,"我一天的收入都不止这个数。"
"哥。"苏德山皱眉提醒儿子注意说话的分寸。
"爸,我说的是实话。"苏强一点也不收敛,"晚清虽然眼睛不好,但好歹也是我们苏家的人。嫁个这样的...不是我看不起人,可条件差得也太远了吧?"
林建华的脸刷地红了,他想反驳什么,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确实,自己的条件太差了,能娶到苏家的女儿,哪怕是个盲人,也算是高攀。
这时,苏丽也回来了。她一看到客厅里的情况,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就是那个想当上门女婿的?"苏丽的语气同样不友好。
苏晚清坐在角落里,静静听着家人们对林建华的"审判"。她的手紧紧握着,指甲都掐进了肉里。
"建华,你有房子吗?"苏丽继续问。
"有,在村东头,是我父母留下的老房子。"林建华回答。
"老房子?什么样的老房子?"
"土坯房,三间屋。"林建华的声音越来越小。
苏丽和苏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屑。
"建华啊,不是我们为难你。"苏丽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然带着居高临下的味道,"晚清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是我们苏家的女儿。我们不能让她受委屈,你明白吗?"
林建华默默点头。他明白,自己在苏家人眼里就是个要饭的,能让他娶苏晚清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
04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林建华经常来苏家。
不是因为受到了热烈欢迎,而是因为苏德山觉得应该让两个年轻人多接触接触。毕竟,如果真的要结婚,总得有点感情基础。
每次来,林建华都会带点小礼物。有时是一袋水果,有时是一盒点心,都不贵,但是他的一片心意。
苏晚清对他倒是很礼貌,每次都会给他倒茶,有时候还会做点简单的饭菜。她虽然看不见,但手很巧,做的菜味道还不错。
"晚清,你的手艺真好。"林建华每次都会夸赞她。
苏晚清听到夸奖,脸会微微红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不太爱说话,大部分时间都是静静地坐着,偶尔回应几句。
林建华觉得她很特别。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叽叽喳喳,苏晚清给人一种很沉静的感觉。虽然看不见,但她说话做事都很有条理,一点也不像个累赘。
"晚清,你平时都做什么?"有一次,林建华忍不住问她。
"做点针线活,帮爸妈做做家务。"苏晚清的声音很轻。
"你会针线活?"林建华有些惊讶。
"嗯,虽然看不见,但摸着也能做。"苏晚清说着,从身边的篮子里拿出一双鞋垫,"这是我给爸爸做的。"
林建华接过鞋垫,仔细看了看。虽然针脚不算很细密,但图案很用心,一看就知道花了不少时间。
"你真厉害。"林建华由衷地说。
苏晚清难得地笑了一下:"也没什么,闲着也是闲着。"
但这样的温馨时光总是很短暂。每当苏家其他孩子回来的时候,气氛就会变得很尴尬。
"哟,建华又来了。"苏强每次看到林建华,都会用一种似笑非笑的语气打招呼。
"哥。"林建华总是很客气地回应,但心里却很不舒服。
苏强从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会故意在林建华面前提起自己的生意有多成功,今天又赚了多少钱,明天又要去哪里谈生意。
"建华啊,你觉得做生意怎么样?要不要我给你介绍点活?"苏强有时会"好心"地建议。
"谢谢哥,我做建筑习惯了。"林建华总是很谦卑地拒绝。
"也对,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苏强会意味深长地说,"有些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有些人就适合打工。"
苏丽的态度更直接一些。她会当着林建华的面跟苏晚清说:"妹妹,以后嫁人了要学会过日子。钱不多更得会算计,知道吗?"
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你们家太穷了,要节省着花钱。
最让林建华受不了的是苏敏。作为老师,她说话总是带着一种教育人的口吻。
"建华,你有没有想过提升一下自己?比如学个技术什么的?"苏敏经常这样问。
"我正在跟师傅学电焊。"林建华老实回答。
"那很好。"苏敏点点头,"人要有上进心。晚清以后就要靠你了,你可不能让她吃苦。"
这话听起来像是关心,但林建华总觉得有些变味。仿佛苏晚清嫁给他是一种牺牲,他必须要加倍努力才能配得上这种"恩赐"。
最让林建华不解的是,苏晚清对家人们的这种态度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无论他们说什么,她都不会反驳,只是静静地坐着,偶尔点点头表示听到了。
有一次,林建华忍不住问她:"晚清,你就不生气吗?"
"生气什么?"苏晚清反问。
"他们说话的方式...我觉得有些过分。"林建华小心翼翼地说。
苏晚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习惯了。他们也是为了我好。"
林建华看着她平静的侧脸,心里涌起一阵说不清的心疼。这个女人承受了太多,却从不抱怨。相比之下,自己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05
婚期定在了腊月二十八。
苏德山觉得年底结婚比较吉利,而且其他几个孩子也都能回来参加婚礼。林建华对日子没有意见,他只希望能早点把苏晚清娶过门,给她一个真正的家。
但筹备婚礼的过程却让林建华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现实的残酷。
"爸,这婚礼要怎么办?"苏强第一个提出了问题。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苏德山说。
"可是建华家的条件..."苏丽欲言又止。
确实,林建华拿不出多少钱来办婚礼。他这些年攒的钱,除了日常开销,能剩下的很有限。
"这样吧,我出一万块钱。"苏德山最终决定,"就简单办办,意思意思就行了。"
"爸,一万块钱能办什么样的婚礼?"苏敏皱眉,"我们苏家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太寒酸了会被人笑话的。"
"那你想怎么办?"苏德山反问。
苏敏和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多出钱。
"反正我是没意见。"苏强率先表态,"简单点就简单点,又不是什么大事。"
"我也觉得意思意思就行了。"苏丽附和,"这种婚礼有什么好办的,能过个形式就不错了。"
苏刚虽然没说话,但从他的表情也能看出,他不愿意为这个婚礼花太多钱。
林建华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不配要求什么,但听到未来的大舅子、嫂子们这样讨论他和苏晚清的婚礼,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那就简单办吧。"林建华主动说道,"我也不想让大家为难。"
苏德山看着他,眼里有些复杂的情绪:"建华,委屈你了。"
"不委屈,真的不委屈。"林建华赶紧摆手,"能娶到晚清已经是我的福气了。"
最终,婚礼就定在了村里的小饭店,摆了十桌酒席。没有婚庆公司,没有豪华车队,连婚纱都是从镇上租的最便宜的那一套。
婚礼当天,苏家的其他几个孩子确实都来了,但他们的态度让整个婚礼都显得很尴尬。
苏强夫妇来得最晚,而且明显不想久留。他们匆匆吃了几口菜,就说有事要先走。
"建华,以后好好照顾晚清啊。"苏强临走前拍了拍林建华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一种明显的解脱感,仿佛终于甩掉了一个包袱。
苏丽夫妇倒是坚持到了最后,但全程都显得很拘束。苏丽的丈夫一直在看手机,明显觉得这场婚礼档次太低,有些丢面子。
"妹妹,以后有什么事就给姐姐打电话。"苏丽在临走前对苏晚清说,但语气很敷衍,明显只是客套话。
苏刚夫妇也是匆匆参加就要离开。苏刚虽然话不多,但从他不时看表的动作能看出,他也急着走。
只有苏敏稍微表现得正常一些,至少没有急着离开。但她也忍不住在背后嘀咕:"这婚礼办得也太简陋了,连个像样的婚庆都没有。"
村里来参加婚礼的人们窃窃私语:
"苏家这个婚礼办得可真够简单的。"
"也是,瞎女嫁给穷汉,能有什么好婚礼?"
"建华这小子倒是捡了便宜,苏家再怎么说也是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你看看苏家其他几个孩子对这个婚礼的态度,明显就是想赶紧把包袱甩出去。"
林建华听着这些议论,脸涨得通红。他想反驳什么,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确实,从任何角度看,这都算不上一场体面的婚礼。
苏晚清坐在新娘的位置上,静静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唯一让林建华感到一丝安慰的是苏德山。这个老人虽然心情复杂,但始终坚持把婚礼进行完。在敬酒的时候,苏德山拉着林建华的手说:
"建华,晚清就交给你了。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个好孩子。你们要好好过日子。"
林建华握着老人的手,郑重地点头:"爸,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
当天晚上,婚礼草草结束后,苏家的其他几个孩子都各自回了家。偌大的苏家,只剩下苏德山一个人。
林建华搀着苏晚清回到新房,心情五味杂陈。这个婚礼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也让他更加心疼身边这个沉默的女人。
他们的婚姻开始得如此卑微,如此草率,仿佛只是一场慈善行为,而不是两个人的人生大事。
![]()
06
新婚夜,林建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推开了新房的门。
房间里点着红蜡烛,到处都是红色的装饰,虽然简单,但营造出了婚房该有的喜庆氛围。苏晚清已经换下了婚纱,穿着一身红色的睡衣坐在床边,低着头摆弄着什么东西。
"晚清。"林建华轻声叫了她一声。
苏晚清听到声音,迅速把手里的东西收了起来,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抬起头:"你回来了。"
"嗯,爸已经休息了。"林建华有些拘谨地站在门口,不知道该说什么。
虽然已经相处了几个月,但真正独处还是第一次。而且今晚开始,他们就是真正的夫妻了。
"你坐吧,别站着了。"苏晚清轻声说道。
林建华小心翼翼地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和苏晚清保持着一段距离。他觉得应该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晚清,今天...委屈你了。"林建华最终还是开口了。
"什么委屈不委屈的,都是一家人。"苏晚清的声音很平静。
林建华看着她,心里涌起一阵心疼。从订婚到今天,苏晚清承受了太多异样的眼光和议论,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
"以后我会努力赚钱,给你更好的生活。"林建华认真地说。
苏晚清轻笑了一下:"我又不是什么娇小姐,能有个家就已经很满足了。"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林建华偷偷打量着新房,这是苏德山特意为他们准备的,虽然简单,但很温馨。
就在这时,林建华注意到床头柜上有一个抽屉没有完全关紧,里面露出了一些纸张的边角。
可能是白天收拾东西的时候没注意,抽屉没关严实。林建华本想提醒苏晚清,但转念一想,她看不见,说了也没用,不如自己帮忙关上。
他走过去,准备将抽屉关紧,但手刚碰到抽屉把手,就看到了里面的东西。
那些露在外面的纸张边角,看起来像是...存折?
林建华愣住了。存折?苏晚清怎么会有存折?
他下意识地拉开抽屉看了一眼,这一看,整个人都呆住了。
抽屉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几本存折,每一本上都清清楚楚地写着苏晚清的名字。
林建华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停止跳动了。苏晚清...一个被家里人嫌弃的瞎女人,竟然有这么多存折?
他颤抖着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上面的银行标志很清楚,是农业银行的定期存折。
林建华的手在颤抖,他几乎不敢翻开这本存折。但好奇心最终战胜了理智,他轻轻翻开了第一页。
林建华感觉眼前一黑,差点站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