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军师,此计过于冒险!"张飞怒目圆睁,重拳砸在案几上。
"二哥义薄云天,若遇曹贼,必会心软!"
帐内众将纷纷附和,质疑声此起彼伏。
关羽静立一旁,面色铁青,紧握青龙偃月刀。
诸葛亮手执羽扇,神色从容:"华容道一战,非云长不可。"
"为何偏要我去?"关羽声音低沉,透着不解。
"因为..."诸葛亮话到一半,忽然住口,深深望向关羽,"云长,你可愿立军令状?"
关羽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最终重重点头。
那一刻,没人知道诸葛亮心中的真正盘算...
01
赤壁江面上,火光冲天。
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在这一夜化为乌有。残破的战船如枯叶般飘荡在长江之上,哀嚎声与江水声交织成一曲末日哀歌。
蜀军大帐内,油灯摇曳。
诸葛亮摊开地图,用羽扇在上面轻点:"曹操败走,必经华容道。"
刘备凑近察看,眉头紧锁:"军师,此处地势险要,若设伏于此..."
"主公所言极是。"诸葛亮点头,"华容道乃曹贼北归必经之路,地形狭窄,两侧皆是沼泽,进退维谷。只需一支精兵把守,曹操插翅难逃。"
张飞闻言大喜,抢前一步:"军师,俺老张愿往!定叫那曹贼有来无回!"
"三弟勇猛可嘉,但此任务另有人选。"诸葛亮摇头,目光转向关羽。
关羽心中一凛,隐约感到不妙。
"云长。"诸葛亮起身,"华容道伏击之任,非你不可。"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众将面面相觑,皆感诧异。以关羽的性情,遇到曹操这等昔日恩主,如何能够下得了手?
张飞首先炸了:"军师,二哥与那曹贼有旧情,岂能担此重任?"
"就是!"赵云也开口道,"关将军重情重义,人人皆知。若曹操求饶,恐怕..."
"住口!"关羽厉喝一声,"某虽与曹操有旧,但如今各为其主!军师既然委任于我,我岂能推辞?"
诸葛亮微微一笑:"云长果然忠义。"
"但是..."刘备欲言又止。
他了解关羽的性格,更明白二弟与曹操之间那段复杂的往昔。当年关羽被困下邳,无奈投降曹操。曹操待关羽如兄弟,赠赤兔马,封汉寿亭侯。后来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虽然离开了曹操,但那份情谊却难以割舍。
如今让关羽在华容道截杀曹操,这不是将他置于两难境地吗?
诸葛亮似乎看出了刘备的担忧:"主公放心,云长既然应承,必不负所托。"
说着,他转身面对关羽:"云长,华容道地势我已勘察清楚。你率本部人马,于明日卯时赶到华容道口,设伏待敌。曹操一到,格杀勿论!"
关羽默然不语,只是重重点头。
张飞却急了:"军师,若二哥真的..."
"翼德无需多言。"诸葛亮打断张飞,"云长素来言出必行,岂会临阵退缩?"
帐内气氛愈发凝重。
众将心中明白,这华容道一战,成败在此一举。若关羽真能斩杀曹操,从此三国鼎立的格局将彻底改写。蜀汉北伐中原,指日可待。
但若关羽心软放走曹操,后果不堪设想。
"既如此,那便..."刘备刚要开口,却见诸葛亮举起右手。
"且慢,主公。"诸葛亮神色严肃,"此战关系重大,不容有失。云长,你可敢立军令状?"
军令状!
帐内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军令状一立,生死攸关。若完不成任务,当按军法处置。以关羽的身份地位,若真违抗军令,纵是刘备也难以庇护。
关羽脸色微变,良久才开口:"军师要某立军令状?"
"正是。"诸葛亮毫不退让,"华容道一战,事关大局。若无军令状约束,某如何放心?"
刘备急忙劝道:"军师,二弟向来..."
"主公!"关羽打断刘备,"既然军师如此安排,某愿立军令状!若放走曹操,甘受军法处置!"
说罢,关羽大步上前,提笔写下军令状。
"云长重义。"诸葛亮收起军令状,"既如此,你即刻整军出发。记住,华容道狭窄,曹操败军疲惫,正是聚歼良机。"
"是!"关羽抱拳领命。
转身离帐时,关羽脚步略显沉重。张飞想要跟上,却被关羽摆手制止。
帐外,夜风萧萧。
关羽独自立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的夜空。今夜过后,他就要在华容道与曹操相见了。那个曾经待他如兄弟的人,那个在他最困顿时给予他尊严的人。
"二哥。"张飞悄然走到身边。
关羽没有回头:"三弟,你说某该如何选择?"
张飞沉默良久:"二哥,不论你如何选择,俺都支持你。"
"可军令状已立..."关羽苦笑,"如今骑虎难下了。"
两兄弟并肩而立,都没有再说话。
帐内,诸葛亮正在与刘备商议后续安排。
"军师,你真的相信二弟会执行军令?"刘备忧虑地问。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莫测:"主公,有些事不能强求。云长的选择,自有他的道理。"
"可若他放走了曹操..."
"那便是天意。"诸葛亮淡淡道。
刘备愈发不解。诸葛亮向来算无遗策,如今这般模糊的回答,实在反常。难道他真有什么深意?
次日天明,关羽率领五百精兵赶往华容道。
队伍中,将士们议论纷纷。人人都知道关羽与曹操的往昔情谊,这一仗如何打,实在令人担忧。
"将军。"副将王甫策马上前,"华容道前方便是,如何部署?"
关羽勒住赤兔马,远望前方。华容道果然如诸葛亮所说,地势险要,两侧沼泽密布,中间仅有一条小径可通。若在此设伏,曹操确实插翅难逃。
"传令下去。"关羽下令,"在道口两侧埋伏,待曹军一到,万箭齐发!"
"是!"王甫领命而去。
将士们迅速隐蔽在华容道两侧的芦苇丛中。刀枪森严,弓箭上弦。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曹操自投罗网。
关羽立在道口正中,青龙偃月刀寒光闪闪。
他的心情复杂万分。一方面,这是军师的安排,是蜀汉的大业所需;另一方面,即将面对的是曾经的恩主,那个在他最困难时给予帮助的人。
忠义与恩情,如何选择?
远处传来马蹄声,越来越近。
关羽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青龙偃月刀。
02
华容道上,晨雾弥漫。
关羽静立在道口,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往昔的种种。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
下邳城破,关羽被困城中。为保护嫂嫂甘氏和糜氏的安全,他不得不暂时投降曹操。
那时的曹操,并未将关羽视作降将,反而待之如兄弟。
"云长,你我相见恨晚啊!"曹操亲自为关羽斟酒,眼中满含真诚,"若早得贤弟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关羽当时心中复杂,只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丞相过誉了。某不过一武夫,何足道哉。"
"武夫?"曹操大笑,"云长谦虚了。你的忠义天下皆知,你的武艺更是当世无双。某得你相助,如虎添翼!"
那一夜,曹操与关羽畅谈至天明。从兵法韬略到人生理想,两人竟有不少共同之处。
几日后,曹操赠给关羽一匹赤兔宝马。
"此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乃世间罕见。"曹操亲自牵马过来,"唯有云长这等英雄,方能驾驭此马。"
关羽接过缰绳,心中感动。这赤兔马通体火红,高大威猛,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宝马。
"丞相厚恩,某铭记于心。"
"你我兄弟,何必如此客气。"曹操拍拍关羽的肩膀,"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右臂。"
后来的白马之战,更是让关羽感受到曹操的信任与器重。
袁绍大将颜良率兵攻打白马,曹军岌岌可危。曹操亲自领兵前往救援,关羽自然随军出征。
"云长。"曹操在马上对关羽说道,"听闻颜良乃河北名将,勇武过人。今日便看你的了。"
"丞相放心,某定不负所托!"
战场上,颜良正在大战曹军诸将。此人确实勇猛,连战数将而不败,曹军士气低落。
关羽见状,催动赤兔马,直冲阵前。
"河北颜良,可敢与关某一战?"
颜良回头一看,见是一红脸长须的武将,骑着赤兔宝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
"你是何人?"
"关羽是也!"
颜良闻名已久,不敢怠慢,提刀便战。
两马相交,只一个回合,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已经架在颜良的脖子上。
"河北名将,不过如此!"
话音刚落,刀光一闪,颜良人头落地。
全场震惊,袁军士气大挫,曹军趁势掩杀,大获全胜。
战后,曹操对关羽更加敬重。
"云长神威,当世无双!"曹操亲自为关羽庆功,"有你在某身边,何愁大业不成?"
那些日子里,关羽确实感受到了曹操的真诚。这个被世人称为奸雄的男人,在他面前却显得如此坦诚。
但关羽心中始终有一个结——刘备。
无论曹操如何优待,他都忘不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的誓言。那份兄弟情深,是任何荣华富贵都无法替代的。
终于有一天,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
他没有犹豫,立即向曹操告辞。
"丞相,某要走了。"关羽跪在曹操面前,"昔日兄长的恩情,某不能忘。"
曹操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某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云长,你去吧。"
"丞相..."
"不必多言。"曹操摆手,"某理解你的选择。忠义如你,正是某敬重你的原因。"
曹操没有阻拦,甚至没有派人追赶。他只是站在城头,目送关羽远去的身影,直到消失在地平线上。
离别时,曹操还是送了关羽许多金银,以及一件锦袍。
"此袍某亲自挑选,望云长收下,以作纪念。"
关羽接过锦袍,心中五味杂陈。这锦袍华贵异常,针脚细密,显然是曹操精心准备的。
"丞相恩德,某永生难忘。"
"去吧,去找你的兄长。"曹操转身,不忍再看,"望云长保重。"
那一别,竟成永诀。
如今华容道上,往昔的恩主就要成为阶下囚,关羽如何能不心如刀绞?
"将军!"王甫的呼声打断了关羽的回忆,"敌军已至!"
关羽抬头远望,只见道路尽头烟尘滚滚,一支残军正缓缓而来。
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
此时的曹操,哪里还有往日的威风?蓬头垢面,盔甲破损,身后跟着的不过数百残兵败将。
关羽心中一痛。这就是曾经纵横天下的魏王吗?这就是那个意气风发、志比天高的曹孟德吗?
"云长..."曹操远远见到关羽,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他没想到,在这华容道上,竟会遇到关羽。
这个曾经的部下,这个他真心相待的兄弟,如今却要成为他的终结者吗?
两人四目相对,都没有说话。
时间仿佛静止了。
华容道上,只有风声和马匹的喘息声。
"关将军。"曹操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别来无恙否?"
关羽握紧青龙偃月刀,心中挣扎不已。
军令如山,他必须执行诸葛亮的命令。可面对曹操,他如何能够下得了手?
"丞相..."关羽的声音也有些颤抖,"想不到会在此相见。"
"是啊,想不到。"曹操苦笑,"云长,你是来取某性命的吧?"
关羽没有回答,但手中的刀已经说明了一切。
曹操点点头,神色反而平静了下来:"某败走华容,本已是瓮中之鳖。若死在云长手中,某也算死得其所了。"
"丞相..."
"不必为难。"曹操摆手,"胜败乃兵家常事,某早有心理准备。只是..."
曹操顿了顿,看着关羽:"只是某不忍心看到昔日的兄弟为难。云长,动手吧。"
关羽举起青龙偃月刀,刀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但这一刀,他始终砍不下去。
03
华容道上,杀气腾腾。
关羽高举青龙偃月刀,刀锋直指曹操。身后五百蜀兵弯弓搭箭,只待关羽一声令下,便要万箭齐发。
曹操闭上双眼,等待死亡的降临。
他的身后,曹军残部也做好了拼死一战的准备。虽然人数悬殊,但这些跟随曹操多年的老兵,绝不会眼看着主公被杀而无动于衷。
"丞相。"关羽的声音在风中响起,"当年下邳,你待某如兄弟。"
曹操睁开眼,看向关羽。
"白马坡前,某斩颜良诛文丑,报的是丞相知遇之恩。"关羽继续说道,"如今兵戎相见,实非某所愿。"
"云长..."曹操心中一动。
"但军令如山,某不得不遵。"关羽的语气变得坚决,"丞相,得罪了!"
说着,关羽催动赤兔马,直冲曹操而来。
青龙偃月刀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起阵阵风声。
曹操坐在马上,一动不动。他没有拔剑,也没有闪避,只是静静地看着关羽冲来。
在他身后,曹军将士纷纷高喊:"保护魏王!"
程昱、夏侯惇等人想要上前阻挡,却被曹操摆手制止。
"都退下。"曹操的声音很平静,"今日某命丧华容道,也算死得其所。"
关羽越冲越近,青龙偃月刀已经举过头顶。
就在刀锋即将落下的瞬间,关羽忽然想起了什么。
那是多年前,他初到曹营时发生的事。
一天夜里,关羽睡不着觉,独自来到军营外的小河边。没想到曹操也在那里。
"云长,睡不着吗?"曹操看到关羽,招手让他过来。
"是的,丞相。"关羽在曹操身边坐下,"心中有事,难以入眠。"
"想兄长了吧?"曹操直言不讳,"某理解你的心情。"
关羽点点头,没有否认。
"云长,某知道你心向刘备,某也不强求。"曹操凝视着河水,"某只是希望,在你离开之前,我们能真正成为朋友。"
"丞相..."
"某这一生,得天下容易,得知心朋友却难。"曹操转头看向关羽,"云长,你可愿与某结为兄弟?"
关羽愕然。以曹操的身份地位,竟然主动提出与他结拜?
"某知道你已有刘玄德、张翼德二位义兄,某不敢奢求你的忠诚。"曹操继续说道,"但某真心希望,即使将来兵戎相见,你我之间也能保持这份情谊。"
那一夜,曹操说了很多心里话。
他说自己从小就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但这条路太过孤独。身边虽然有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真正能理解他内心的人却寥寥无几。
"云长,你是第一个让某觉得可以交心的人。"曹操真诚地说,"某希望,无论将来如何,我们都能是朋友。"
关羽被曹操的真诚打动,当即表示:"丞相真心待某,某岂能无动于衷?虽不能长留丞相身边,但这份情谊,某永生难忘。"
从那以后,曹操对关羽更加信任。军中大事,常常与关羽商议;行军布阵,也总是让关羽参与。
关羽虽然心存刘备,但对曹操的真诚也深为感动。
如今华容道上,面对曾经的知己,关羽如何能够挥刀相向?
青龙偃月刀在空中停顿了一下,关羽的内心在剧烈挣扎。
军令如山,不容违抗;但昔日恩情,又岂能忘却?
"云长,动手吧。"曹操看出了关羽的犹豫,主动开口道,"某不怨你。"
"丞相..."关羽的声音颤抖起来。
"当年某待你如兄弟,你以忠义报之。如今你为主公尽忠,某也理解。"曹操神色坦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某这一生,值了。"
关羽手中的刀颤抖得更加厉害。
他想起了诸葛亮的军令状,想起了刘备的信任,想起了蜀汉的大业。
但他也想起了曹操的恩情,想起了那些夜晚的长谈,想起了赤兔马,想起了那件华美的锦袍。
"丞相,某..."关羽话到一半,忽然停了下来。
他想起了另一件事。
当年离开曹营时,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话:"云长,某知道你终有一日会离开。某也知道,将来我们可能会成为敌人。但某希望你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是某的兄弟。"
那时的关羽还不明白这句话的深意,如今才恍然大悟。
曹操早就预见了今天的情况。他知道关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也知道关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云长。"曹操忽然开口,"某有一个请求。"
"丞相请讲。"
"某死后,望云长能照顾某的家人。"曹操的声音很轻,"某的儿子曹丕,秉性不佳,恐怕难以承继大业。若有可能,望云长念在旧情份上..."
"丞相!"关羽忽然大吼一声,打断了曹操的话。
青龙偃月刀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但并没有砍向曹操,而是深深地插在地上。
"某不能杀你!"关羽翻身下马,跪在曹操面前,"昔日恩情,某永生不忘。今日华容道,某愿以性命相还!"
曹操愣住了。他没想到关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云长,你这是..."
"丞相快走!"关羽起身,"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曹操还想说什么,但关羽已经让开了道路。
身后的蜀军将士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王甫急忙上前:"将军,军令状..."
"某自有分寸!"关羽厉声道,"让开!"
曹操深深地看了关羽一眼,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却只说了两个字:"谢谢。"
说完,他策马而去。
曹军残部见主公脱险,也连忙跟上。
华容道上,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关羽立在道中,看着曹操远去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后果。军令状已立,违抗军令,按律当斩。
但他不后悔。
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04
夕阳西下,华容道上一片寂静。
关羽收起青龙偃月刀,缓缓走向赤兔马。身后的蜀军将士低着头,没人敢直视他们的主将。
王甫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问道:"将军,我们现在..."
"回营。"关羽翻身上马,"准备接受军法处置。"
队伍缓缓启程,向大营方向而去。一路上,鸦雀无声。
将士们心情复杂。他们理解关羽的选择,但也为他的命运担忧。军令状的威严人人皆知,违令者必死,无一例外。
关羽骑在马上,神色平静。
他不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但心中确实有些忐忑。不是怕死,而是怕连累刘备为难。
大营在望,远远就能看到蜀军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报!"斥候飞马而来,"关将军回营了!"
消息迅速传开,整个大营都沸腾了。
有人在议论关羽是否完成了任务,有人在猜测曹操的生死,还有人在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主帐内,诸葛亮正在与刘备商议军务。听到关羽回营的消息,两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
"去请云长进帐。"刘备下令。
不一会儿,关羽大步走进主帐。他没有说话,直接单膝跪地。
"启禀主公,军师。"关羽低着头,"某违抗军令,放走了曹操。请按军法处置。"
帐内一片死寂。
虽然众人都有心理准备,但当关羽亲口承认时,还是让人震惊。
张飞第一个跳了起来:"二哥,你怎么能..."
"翼德住口。"刘备摆手制止,然后看向关羽,"云长,你可知违抗军令的后果?"
"某知道。"关羽依然低着头,"生死有命,某不后悔。"
刘备心情复杂。他理解关羽的选择,但作为主公,他又不能置军纪于不顾。
诸葛亮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关羽。
良久,他才开口:"云长,抬起头来。"
关羽抬起头,与诸葛亮四目相对。
"军令状在此。"诸葛亮举起那张纸,"按律当斩。但..."
诸葛亮话锋一转:"念在云长忠义为怀,且初犯此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杖责八十,以儆效尤。"
众人松了一口气。杖责虽然痛苦,但总比掉脑袋要好。
但关羽却摇了摇头:"军师,军令状已立,某愿一死以明志。"
"云长!"刘备急忙上前,"何必如此?军师已经网开一面..."
"主公,某心意已决。"关羽神色坚决,"军纪不可废,否则如何服众?"
帐内众人都被关羽的态度感动。这就是关羽的性格,宁折不弯,绝不苟且。
诸葛亮看着关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云长,你可知道某为何要你立军令状?"
关羽一愣:"请军师明示。"
"某早就料到你会放走曹操。"诸葛亮淡淡地说。
什么?
帐内所有人都惊呆了。诸葛亮早就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那为什么还要派他去华容道?
关羽跪在堂下,等待军法处置。
刘备面色凝重,诸葛亮却微微一笑。
"云长放走曹操,看似违背军令,实则..."诸葛亮话锋一转,"正中我意。"
满堂皆惊。
张飞怒不可遏:"军师,二哥违抗军令,你怎能..."
"翼德住口。"诸葛亮摇着羽扇,目光深邃,"华容道一战,我原本就没打算杀曹操。"
什么?众人面面相觑。关羽也猛然抬头,眼中满是不解。
"那为何要设军令状?"关羽声音颤抖,"军师,你这是何意?"
诸葛亮缓缓起身,走到帐外。夜风吹动他的衣袍,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显得神秘莫测。
"因为有些事,只有你关云长能做。"诸葛亮回过头,眼神如炬,"而有些人,只有活着才有价值。"
刘备急忙追问:"军师,此话怎讲?"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远方:"主公可知,若曹操死在华容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关羽恍然大悟,但又生出新的疑惑:"既如此,军师为何不直说?为何要某立军令状?"
诸葛亮深深地看了关羽一眼:"因为这件事,必须由你来做。而且,必须看起来像是你的选择。"
"为什么?"
"因为..."诸葛亮顿了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某的真正目的。"
真正目的?
众人越听越糊涂。诸葛亮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他选择关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