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消息。
就这轮牛市和前面几轮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之前几轮牛市,赚钱的大哥会在群里发红包,一起喜庆,但这轮牛市赚到钱的大哥,普遍不爱发红包了。
不是大哥穷了,是时代变了。
这段时间有个话题很火,就是各大视频网站上,十年前的老视频下方评论,都有网友表示这就是“经济上行期”的美感,刷经济上行期这个的弹幕一多,连视频里的气氛也被重新进行了解读。
现在的视频,看到的是疲惫和焦虑,而当年的视频,看到的是活力和期待。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事:
以前投资人对泡泡玛特创始人的评价: 创始人学历平平,没正经上过班,说起话来表情平静,没感染力,团队也没精英。
上市后,投资人则提到: 王宁性格沉稳、话不多,喜怒不形于色,拥有「消费创业者」的许多优良品格。
这也是这轮牛市最大的不同所在。
前面几轮牛市是「经济上行期」的牛市,实体赚钱,股市也赚钱,于是大家敢赚敢花。
但这轮牛市则是「经济冰河期」的牛市,实体不赚钱,股票不稳定,冷热不均,于是大家就倾向于保守。
其实对应到的大哥们的现实,也是如此。
前些年对大哥们的用户画像其实还蛮明确的,没太高学历,但敢打敢拼,执行力强,在过去能精准抓住时代的每一个细分机会,跟着房地产时代大浪潮做起来,围绕着工程发家的。
干大了的,叫房地产商,其余的,都是做工程的,或者细分下来,蹲在某一个产业链上,做点制造工厂什么的。
但这些产业,却是这两年最遭重的。
大家都在说疫情的时候生意不好,但对国内做实业的老板来说,疫情期间的生意真还算说得过去,因为最早的时候,疫情是全球性质的,整的是全球制造业都开不了业,而我们这边则是因为相对可控,能够开工,所以疫情初期外贸生意还是好做的。
但到了后期,其余国家都群体免疫了,全球制造业慢慢就起来了,而又随着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世界也开始了供应链的转移,国内制造业的日子一下子就难过了。
2025 年二季度,印度、越南产的苹果手机销往美国超过了中国。
根据 Canalys 的数据,2025 年二季度,印度制造的苹果手机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从 2024 年同期的 13% 左右增长至 44%,大增 240%;越南制造的苹果手机占比为 30%;而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占比从去年同期的 61% 降至 25%。
当然,大家可以说这是关税壁垒的博弈后的结果,但实际做外贸的朋友都应该能感觉到这背后所蕴藏的寒意。
现在生意,是愈来愈不好做了。
之前赚钱的外贸企业,因为关税政策的变化,利润开始缩减,甚至丧失了订单,而在外贸丧失了订单后,就只能挤在本就拥堵的国内制造业内销赛道了,紧跟着的就是竞争加剧,所有人被迫卷进价格战,大家都不赚钱。
今年好的出口生意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机械设备的出口。
但魔幻的点可能也在这里,机械设备的出口换来的可能是人家那边以后就自己用我们生产的机械设备生产了,就不需要再在我们这里进口其它产品了。
但你不敢不出口,因为你不出口有的是人出口。
今年跳楼的企业老板是一个接着一个。
4 月 ,绍兴金点子纺织科技董事长毕光钧坠楼身亡,享年 56 岁。有消息称,他的账户只剩 37 元,20 个借贷 APP 额度耗尽。
6 月,杭州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文超坠楼身亡,终年 54 岁。据报道,公司濒临破产,负债超 5 亿。
7 月 ,广东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享年 53 岁。7 月 18 日,靓家居突然宣布全面停止经营,全国 160 家门店同时关闭,官网无法打开。
7 月,居然智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 CEO 汪林朋坠楼身亡,终年 57 岁,2025 年 3 月,他以 125 亿元的财富位列《2025 胡润全球富豪榜》第 2188 位。
都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在咱这,这个说法其实完全站不住脚。
这边股市突破3800,眼瞅着就是要奔着4000点去了,但那边你再去看实体经济,却是相当的举步维艰,全民社保、境外征税、房屋租赁等等一系列的影响,都形成了鲜明的反转。
不是大哥不发红包了,是大哥也有危机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