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记者日前专访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他认为安徽在抗战史上书写了壮丽的英雄篇章,英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感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并寄语年轻人多读历史,奋发向前。
记者:您今天在“书香安徽”读书报告会中多次提到了英雄精神,在创作《抗日战争》这部作品过程中,令您印象最深的英雄精神体现在哪里?
王树增:民族英雄,就是当民族尊严受到践踏,当国土受到侵略,当整个民族利益需要捍卫的时候,涌现出来的英雄儿女。反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集中体现的是民族大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了民族而斗争到底。抗战期间,有一位将军说,我的牺牲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让中华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永远记住这句话,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一位位英雄儿女以生命为代价,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铺就了坚实道路,他们的精神是民族的脊梁。这就是我们抗战中英雄精神最深的体现。
记者:抗战中,安徽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新四军在江淮大地上同敌人浴血奋战,请您谈谈对于抗战中安徽力量的看法。
王树增:抗战期间,新四军犹如一柄“利剑”,是一支直插敌人后方的英雄部队。作为敌后战场,安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守长江,离江苏南京很近,日军非常重视此地。我查过日军的档案,在敌后战场的江淮这一带,有这样一种说法,叫作“扒开表皮,露出红瓤”。“红瓤”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力量,民心就在于此。新四军在安徽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所以说,提到安徽的敌后战场,就不能不提到新四军,也不能不提到这块土地上支持抗战的父老乡亲。我们敬重这块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是他们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记者:您之前在一些节目上也讲过很多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如今的网络平台,关于历史题材的解读很受年轻人关注,您觉得当下如何向年轻人讲好历史?
王树增:讲好历史的前提在于,年轻朋友应该注重历史的学习。学习历史,不能只是简单地读点故事,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历史文化方面都不该放下。现在网络上的一些话题太浅,在人文历史的“缺席”下,缺乏深度与“温度”。另外,在传播历史的过程中,尤其要讲好“大历史”。我们谈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要把背后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就是“大历史”。把历史脉络说通了、读懂了,一个历史人名就能引起你内心的共鸣,民族的自豪感也就上升了,这应是我们向年轻朋友讲好历史的初心所在。我希望,年轻朋友多读书、读史,只要把我们民族的历史“吃透”,思想和行动上有底气、有力量,看问题也会相对理性。
(本报记者 江敏 董一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