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呼吁欧亚各国拒参九三阅兵:边参拜靖国神社边指责他国记仇
1152字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此举本质是日本对历史认知的扭曲投射,既暴露其回避战争罪责的顽固心态,也折射出面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
一、日本的核心诉求与逻辑悖论
官方借口站不住脚
日方通过外交渠道宣称中国阅兵“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然而历史事实是:
中国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具有充分的法理与历史正当性。
1945年日本投降时,中国国民政府作为合法政权接受投降,而新中国继承了对日战争胜利的全部政治遗产
“反法西斯”不等于“反日”。
正如德国、意大利作为战败国未受邀符合国际惯例,但日本试图将正义叙事扭曲为“针对日本”,实属偷换概念
深层动机:逃避历史清算
日本试图通过外交施压阻断国际社会对“亲华历史观”的认同,实为系统性逃避战争责任的表现,从篡改教科书(如将“侵略”改为“进入”)、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到此次阻挠纪念活动,均属同一逻辑链条。
其国民心态存在严重认知失调:一方面强调“战后和平国家”形象,另一方面对侵略史实采用“我错了→但过去了→你提就是揭短→不礼貌”的诡辩逻辑
二、日本的战略焦虑根源
军事威慑压力
本次阅兵被日媒称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战斗力最强阅兵”,东风-41、高超音速导弹等新装备亮相,迫使美日重新评估介入台海冲突的成本。
日本担忧中国借阅兵向美国传递“军事摊牌代价过高”的信号。
国际话语权争夺
中国通过85种语言全球直播阅兵,向百国发出邀请(韩国议长、俄罗斯总统等已确认出席),实质是重构二战历史叙事主导权
日本最恐惧场景:若特朗普接受中方邀请,与普京同登天安门城楼,将形成“中美俄共庆反法西斯胜利”的象征性画面,彻底瓦解日本“受害者史观”。
右翼绑架国家外交
首相石破茂因参议院选举惨败陷入执政危机,为迎合国内保守势力,选择在历史问题上示强转移矛盾,此举与当年安倍拒参2015年阅兵如出一辙——对内媚右翼,对外秀强硬。
三、国际社会的反应与中方的反制
多国抵制游说,日本遭外交孤立
韩国宣布派出国会议长禹元植出席,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国元首确认参加。欧洲虽有个别国家受日方影响犹豫,但多数认为日本行为“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方双线反制
外交层面:对日提出严肃交涉,驳斥其“干涉内政”,强调纪念活动旨在“守护战后秩序”
舆论层面:通过《731》《南京照相馆》等电影强化历史记忆,央视85语种全球直播瓦解日方话语封锁。
历史从不会因逃避而改写
日本若真想获得邻国谅解,应如德国般躬身自省:停止教科书篡改、政客停拜战犯、向受害国正式道歉。而非一边参拜靖国神社,一边指责他国“记仇”。
对信奉丛林法则者,武力是唯一语言;对篡改历史者,真相是永恒枷锁。
补充一句:那些叫嚣“中国没资格纪念胜利”的日本网民,不妨重温1945年9月2日密苏里舰上的投降签字仪式——代表中国接过日本降书的,是徐永昌将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