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豚商业研究院研究员黄海涛(欢迎转评赞)
每年7月,就业市场都会出现一个周期性波动。8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不含在校生)为17.8%,较6月上升3.3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增加背后,是超千万应届大学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供需市场出现了短暂性的失衡,有一些人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岗位。据教育部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与此同时,AI带来的降本增效导致了不少企业一直在滚动式优化员工,而超过35岁的大龄职工一旦失去了工作,再次就业的门槛将显著提高,就业市场对他们普遍不太友好。由于市场不太景气,岗位需求变少,今年以来,“假装上班”公司风靡网络。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涌现出不少“假装上班”公司,让“付费上班”成为现实故事。
这几年,领取失业金的人数正在增长,从最近2年半的数据可见,虽然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在增长,但支出也在持续扩大,部分月份甚至出现过入不敷的现象,今天就来唠一唠失业金数据里藏着的门道(详细数据详见文末长图)。
一、 整体概览:底盘更稳,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参保人数的底盘越来越稳,覆盖面持续扩大。
- 起点:2023年1月,参保人数是23499万人
- 终点:到了2025年7月,这个数字变成了24572万人
- 增长:两年半的时间里,净增加了1073万人,平均每个月差不多有30多万人被纳入这个保障体系。这说明啥?说明失业保险的“保护罩”越织越密,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覆盖进来,这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最直接体现。
其次,基金的整体规模也在快速壮大,家底越来越厚实。
- 年收入:基金年收入从2023年的1802.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971.1亿元,增幅明显。
- 年支出:基金年支出从2023年的1483.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841.8亿元
- 核心看点:结余。这两年,每年的收入都明显高于支出,这意味着失业保险基金这个“大池子”正在持续蓄水,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攒下了约319.3亿元,2024年也攒下了129.3亿元。到了2025年仅前7个月,收入(1182.4亿)就已经比支出(1124.2亿)多出了58.2亿,全年结余可期。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说明“稳压器”油料充足,能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二、 分维度深度解读:同比、环比与单月玄机
光看整体还不够,我们把数据掰开了、揉碎了,看看里面的动态变化。
1. 参保人数:稳中有进,韧性十足
参保人数的变化相对平稳,不像收支那样大起大落,但它却是所有数据的基础。
- 环比看趋势:基本上每个月都在环比微增,比如2025年,从1月的24377万,稳步增长到7月的24572万。偶尔也有小幅波动(如2025年1-2月比1月还略低),这可能是由于春节前后人员流动、统计口径等正常现象,不影响整体向上的趋势。
- 同比看韧性:拿每年相似的时间点对比,增长非常扎实。例如:
- 2024年7月(24461万) vs 2023年7月(24056万),多了405万人
- 2025年7月(24572万) vs 2024年7月(24461万),又多了111万人
在经济面临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参保人数还能保持持续同比增长,说明就业基本盘保持了稳定,扩面征缴工作做得挺到位。
2. 基金收入:增速放缓,但趋势未改
基金收入主要来自单位和个人的缴费,它直接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活跃度和企业经营的状况。
- 同比分析(与去年同期比):
- 高增长阶段(2023-2024年初):2024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非常猛。比如2024年1-3月收入469.6亿,比2023年同期的404.7亿增长了16%;2024年1-6月948.2亿,比2023年同期的844.5亿增长了12.3%。这背后是2024年经济从疫情中快速恢复,企业用工需求旺盛,缴费基数和人数双双提升。
- 增速回落阶段(2024下半年-2025年):进入2025年,同比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1-3月收入495.4亿,相比2024年同期的469.6亿,增速降至5.5%;2025年1-6月1005亿,相比2024年同期的948.2亿,增速为6.0%。这可能暗示着经济增长进入平稳期,部分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缴费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 环比分析(本月 vs 上月):
- 收入呈现出明显的“前低后高、逐月累积”的特征。每年1-2月都是低点(春节因素),3月份开始环比大幅跳涨,然后逐月增加。单月收入的高点通常出现在下半年。
3. 基金支出:波动中的政策温度
基金支出是失业保险发挥作用的直接体现,包括失业保险金、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它的波动更能反映经济环境的“冷暖”。
- 同比分析(与去年同期比):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点!
- 2024年的支出大年:2024年,基金支出同比出现了大幅增长。全年支出1841.8亿,比2023年的1483.4亿,暴涨了24.1%!分阶段看,这种高增长贯穿全年:2024年1-3月(+10.5%)、1-6月(+14.0%)、1-9月(+24.2%)。这说明在2024年,失业保险这个“安全气囊”被更频繁地使用,更多劳动者领取了待遇,也反映了国家可能在这一年加大了稳岗返还等政策性支出的力度,主动为企业减负、为劳动者兜底。
- 2025年支出仍在上涨:到了2025年,支出增速不减,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意味着领取失业金的人数在增加。2025年1-3月支出465亿,同比2024年1-3月的379.9亿,增长22.4%。看更近期的数据,也有这个迹象:2025年1-7月支出1124.2亿,与2024年同期的889.2亿相比,大幅增长了26.4%。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计算单月,2025年7月当月支出181.4亿,远高于2024年7月当月147亿的水平,增速仍然超过20%。这是一个关键信号!可能意味着就业市场目前还是有一点困难,支出的金额越多,并不是什么好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4. 单月数据解读:藏在细节里的魔鬼
![]()
累计数据会平滑掉一些尖锐的信息,而单月数据更能捕捉到瞬间的变化。我们通过相邻两个累计数相减,来还原单月的情况(以2025年为例):
- 2025年1月:收入157.3亿,支出162.3亿。当月出现了罕见的“入不敷出”(赤字约5亿元)。这符合年初收入少、但春节前保障支出大的特点。
- 2025年2月:收入163.9亿,支出155.2亿。收支恢复平衡。
- 2025年3月:收入174.2亿,支出147.5亿。收入强劲回升,结余扩大。
- 2025年4月:收入170.0亿,支出162.7亿。保持稳定。
- 2025年5月:收入165.3亿,支出151.1亿。继续保持稳定
- 2025年6月:收入174.3亿,支出164.0亿。仍有10亿的结余。
- 2025年7月:收入177.4亿,支出181.4亿。再次出现小幅赤字(约4亿元)
从单月轨迹可以看出,2025年的基金运行并非一帆风顺,在1月和7月都感受到了支出压力,但都能很快调整回来,整体保持了动态平衡,彰显了基金的韧性和调控的灵活性。
三、 总结与展望:稳字当头,保就业责任重大
![]()
综合来看,这份数据给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图景:
- “基本盘”稳固: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失业保险的覆盖网越撒越广,社会的“安全底”越垫越厚。
- “蓄水池”丰沛:基金总体上收大于支,累计结余不断增加,为我们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储备了充足的“弹药”,心里有底,遇事不慌。
- “季节性”明显:收支两端都受春节、季度末、年末等时间节点影响,这是正常现象,解读数据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展望未来:
当前数据反映出经济复苏的基础仍需巩固,部分企业和群体可能仍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失业保险作为重要的社会稳定器,其角色不是减弱了,而是更加重要了。预计未来政策会更加聚焦于:
- 精准滴灌:更精准地向困难行业、中小微企业落实稳岗返还、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帮他们渡过难关,尽量少裁员。
- 保障重点:全力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加强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尽快重新就业。
- 优化制度:或许会进一步探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比如扩大覆盖至灵活就业劳动者等,让这个“安全网”能罩住更多人。
总而言之,这份数据告诉我们,国家的这个“就业稳压器”工作得很努力,也很有效。它虽然不是万能的,但确实是咱们老百姓在面对职场风浪时,身后一道非常实在的屏障,日子嘛,总是有起有落,但只要有这道屏障在,心里就能多一份踏实,多一份从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