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随着华能陇东能源基地C1区块547兆瓦新能源项目成功投运,中国华能提前完成“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的目标。
截至目前,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较“十三五”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华能的 “提前达标” 正像一把钥匙,解锁了五大集团在转型节奏、执行能力与路径选择上的差异化脉络,也折射出行业从“规模竞速”向“质量收官”的深层转变。
随着2024年底,大唐集团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五大发电集团的总装机规模均突破2亿千瓦,形成了梯次分明的竞争格局。
据「能见」统计,截至2025年8月,国家能源集团以3.55亿千瓦的总装机量位居榜首,其体量远超其他四家发电集团;中国华能总装机回到第二,规模超2.8亿千瓦;国家电投紧随其后,总装机达到2.7亿千瓦;中国华电总装机规模2.5亿千瓦;大唐集团总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
转型速度的核心标尺,差异显著
新能源装机规模是衡量转型速度的核心指标。
国家能源集团依托自身庞大的整体装机体量优势,在新能源领域持续保持领跑姿态,2024年其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到1.22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更是长期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标杆。
中国华能则在转型进程中实现关键突破,截至2025年8月,其新能源装机规模成功突破1.12亿千瓦,这一节点不仅标志着装机体量迈上新台阶,更意味着该集团提前完成了“十四五”期间新增8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的既定目标,转型节奏与执行效率尤为突出。
国家电投的转型特色集中体现在清洁能源的高占比上,目前该集团清洁能源装机总量已达1.97亿千瓦,而73.08%的清洁能源占比,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早已处于领先水平,清晰彰显出其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战略发展定位。
中国华电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同样成果显著,当前其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超过1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7.5%;从增长动能来看,2024年该集团风电与光伏装机合计新增2263万千瓦,增长势头迅猛,为后续深化转型筑牢了基础。
大唐集团暂未披露最新的新能源装机具体数据,但从其年初工作会议释放的信息可看出转型推进力度,当年该集团新能源项目的开工规模与投产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且国家首批规划的6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已全部实现投产,转型步伐稳步向前。
三类梯队分化,执行力见真章
"十四五"目标完成进度更能体现各集团的转型执行力,根据目标完成情况三类梯队的执行力分化。
领先型梯队的特点总结为提前达标,多点突破。
国家能源集团早在2024年底就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其新能源装机从2020年的6634万千瓦增长到2024年的1.4亿千瓦,四年间实现翻倍增长;
中国华能则以提前完成8000万千瓦新增目标的成绩,展现了强劲的执行力,其陇东能源基地全部6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实现开工,大连庄河、山东半岛北BW等超160万千瓦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发电,形成了多点突破的格局;
国家电投自提出目标当年就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目标,截至2025年7月清洁能源占比已超73%,超额完成目标。
稳健型梯队归纳为增速明确,进度可控。
中国华电境内清洁能源占比从2024年的52.4%提升至2025年8月的57.5%,一年间提高5.1个百分点,进度稳健。
相比之下,大唐集团的“十四五”清洁能源转型压力更趋具象化,依赖项目落地。
截至2024年12月25日,其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虽突破47%,但2020-2024年5年复合增长率仅5.3%,更难以支撑“2025年占比超50%”的目标。按2024年底集团总装机2亿千瓦测算,需新增3个百分点,意味着要补全6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缺口。经测算,2025年需将清洁能源占比同比增长率提升至6.38%以上才能达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完全依赖广西、新疆等大基地项目的落地效率,直接决定能否实现6%+同比增速。
特色模式驱动,差异化竞逐
五大发电集团在绿色转型路径上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中国华能的"基地化、规模化"战略成效显著,从陇东能源基地到西南多能互补基地,再到东部海上风电集群,形成了"北线+东线+西南"的三维布局。这种布局既充分利用了西北荒漠地区的风光资源,又兼顾了东部负荷中心的消纳需求,通过集中开发、连片建设降低了项目运营成本,实现了规模效应。
国家能源集团则依托其全产业链优势,构建了"大基地+海上风电+储能配套"的发展模式。宁东200万千瓦、蒙西300万千瓦等一批沙漠、戈壁、荒漠大基地项目并网发电,山东渤中、半岛南及浙江象山等重点海上风电项目落地投产,同时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MW/10956MWh,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源网储"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有效解决了新能源的波动性问题。
国家电投作为清洁能源占比最高的集团,已从“规模竞赛”转向“效益比拼” 。压减低效光伏存量,发力风电增量,通过“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智慧场站改造及区域维检激活存量资产;严控新增项目收益,同步整合核电、水电等多元能源,形成“光伏+风电+核电+水电”立体矩阵,从“光伏单极扩张”转向“均衡增长”的精耕模式,以应对电价市场化、消纳压力及中央巡视整改要求,实现从规模王者到效益引领的战略转型。
中国华电则将"沙戈荒"基地作为转型突破口的关键抓手,积极推进新疆天山北麓、内蒙古腾格里、青海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等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同时,其在氢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为深度脱碳探索了新路径,形成了"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
大唐集团则采取"陆上风光大基地+海上风电+分布式并举"的多元化布局,但受限于装机增速,其转型成效相对滞后。为完成"十四五"目标,市场推测其可能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加速转型,这反映了转型压力下的战略调整。
五大发电集团的转型竞赛已从“规模比拼”进入“质量与效率比拼”的新阶段。“十四五”收官不仅是目标的验收,更是“十五五”转型路径的“战略预演”,而差异化优势的巩固与短板的快速补位,将决定未来五年的行业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