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大理州云龙县民建乡抢抓交通建设机遇,通过党建领航公路建设破解发展难题,让产业从沉寂走向繁荣,让群众从“盼出路”变为“走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在怒江大峡谷畔书写着“路通业兴、民富乡美”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篇章。
党建领航破“梗阻”,铺就民心“连心桥”
面对交通困境,民建乡以党建为核心凝聚攻坚合力,把修路难题变为党群同心的实践战场。乡党委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机制,将产业道路建设纳入核心工程,在群众自建基础上完善路网,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题,终结“晴通雨阻、人挑马驮”的历史。布麻村党总支副书记何坤杰曾于2016年出资4.5万元,带动木龙井组群众挖通当地花椒产业路。乡党员带头修路护路,不仅打破交通瓶颈、筑牢党群纽带,还推动群众从“等靠要”转为“主动干”,积极参与道路修建维护,凝聚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如今,通村达户道路既是花椒外销“致富路”,更是党心民心“连心桥”,凝聚起了党群同心促发展的强大力量。
路网促进产业兴,激活资源“转化器”
公路网络的延伸,让民建乡的“沉睡资源”加速转化为“发展资本”,推动产业实现从“单打独斗”到“融合共生”的跨越。花椒产业率先突围,运输成本降低40%,深加工厂的建成让产品附加值提升1.5倍,带动85户群众增收,覆盖只嘎、岔花、布麻、坡脚四个行政村;核桃资源依托“四好公路”实现“运得出、加工好”,从低价外销原料变为溢价增值产品;沪青路串联起山水景观、热带蔬果、抗战遗址等资源,“春赏樱花、夏品鲜果、秋观山水、冬忆历史”的农文旅业态初具规模。路网成网带来的不仅是运输效率的提升,更是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产业形态的升级,让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路通带动民生暖,绘就振兴“新画卷”
公路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笑脸里,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实实在在成果。木龙井组曾经外出的青壮年中,不少人选择回流创业就业,从“想搬走”变为“不愿走”;花椒基地、核桃加工厂、文旅项目提供稳定就业岗位,70余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2024年用工支出达40多万元;“四好公路”沿线绿化全覆盖,花椒林年固碳量达180吨,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8公顷,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如今的民建乡,群众腰包鼓了、心气顺了,守着绿水青山就能过上好日子,曾经被“路障”隔断的幸福期盼,正沿着平坦大道照进现实。(杨欣、徐城标 文/图)
来源:云龙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