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五种病都不是病?而是年龄到了!过度治疗反而伤身,坦然接受

0
分享至

前不久,在门诊遇到一位67岁的李阿姨。她最近体检查出骨刺,还有点“慢性浅表性胃炎”。阿姨一边翻着检查报告,一边小声嘟囔:“总觉得自己快‘完蛋’了,是不是要赶快治治?”医生没着急开药,而是仔细聊了聊。结果才发现,李阿姨其实没什么特别不舒服,就是体检时查出来了点“名词”。越查越担心,反而夜里睡不着。像这样的人,其实每天都不少,尤其是退休以后,大家把“健康”当成了每天要操心的大事。可有些证据,恰恰说明别总拿“正常衰老”当成大病治。而这些年,最容易被过度“医疗”折腾的,正是今天要说的这五种情况。哪五种呢?里边有你关心的吗?

很多身体的小变化,其实是岁月的信号,不是疾病的闹钟。越“治”越乱,只会打乱身体的节奏。医生们的共识反而是:学会和它们“和解”,比啥都重要。

骨刺:关节弹簧不是坏了,只是“年久失修”

体检一查,“骨刺”这两个字就像洪水猛兽。其实,骨刺多半是老化导致的正常改变。关节软骨磨损后,骨头边缘为了自我保护,生出的小突起,被叫做“骨刺”。如果没疼、没功能障碍,完全不用担心。很多人50多岁以后X光一拍,9个人里6个人身上能找出骨刺。这种“修补”方式,是身体自救,不是“坏了”,反复消炎、做手术非但没必要,反而增加并发症风险。除非压到神经导致严重症状,否则“带着它好好过日子”,没毛病。

现在中老年人动不动就被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不是要天天吃药?其实,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老年人群极为常见的现象。不伴随明显症状,大可不必天天担心。有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胃镜下查出浅表性胃炎的比例超过80%。过度依赖抑酸药物,长时间大剂量吃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这些,反倒干扰胃的正常功能,甚至影响钙铁吸收,让免疫力下滑。很多西方国家的指南已经在强调,无症状、无并发风险的老胃炎根本无需长期治疗。

体检上的“胆囊多发息肉”,听着耳熟吗?其实,大部分胆囊息肉直径很小,小于1厘米的绝大多数是良性改变,随访即可。只有快速增大、或伴有胆囊壁增厚、家族肿瘤史等特殊情况才需要密切干预。把胆囊毫无缘由地切掉,对消化健康影响不小,会导致胆汁直接刺激肠道黏膜,肠癌风险反而升高。很多医生就强调,胆囊息肉其实就是年龄增长的“副产品”,没症状、不变大,留着最安全。



门诊老遇见类似故事:体检发现肝囊肿,赶紧治疗会不会变癌?其实,肝囊肿99%以上是良性病变,没有任何“癌变”趋势。它好比肝脏上的小水泡,里面是清亮透明的液体。肝脏功能不影响,平时健康生活,定期随访就行。盲目追求清除或手术,反倒容易伤肝。除非囊肿突然变大、或引起明显压迫症状,才考虑进一步处理。没症状,没必要过于紧张。

现在胸部CT一普及,肺结节成了人人自危的词。实际上,绝大多数肺结节(尤其是小于1厘米的孤立性结节)常年一动不动,既不会发展成癌,也不会有啥影响。盲目切除反而让本来无风险的东西变成并发症的根源。权威指南都建议,普通小结节定期影像随访就行。只要没变大、没伴随高危特征,有它没它没啥差别。



很多“不是病的病”,其实是生理老化在打招呼。过度治疗为什么反伤身?有几个常见的坑,值得记个小本子:

乱用药物:长期吃胃药、消炎药、降压药,反而打乱身体自身调节。

盲目手术:胆囊、肺部结节动不动就切,术后消化、生理机能变差。

精神压力大:越查越焦虑,越治越不安心,免疫力反而下降。

体检恐惧症:习惯每个报告上找“名词”,把自己吓得半死,睡不安稳,身体不舒服多半就这样造的。

联合诊疗共识已经提醒:体检结果是用来看趋势,不是来制造焦虑的。身体有点“零件老化”,是生命自然规律,“该来的总得来”。不是所有名字都要对号入座,该吃药吃药,该观察就观察。

观察和随访优先。体检查出这些“老化小变化”,没有症状,医生评估无高风险,一定要以观察为主,不要追求“立刻处理”。

遇有症状再就医。如骨刺压迫神经导致疼痛不止、胆囊息肉迅速增大或肝囊肿突然扩张引发腹痛,这种“变化”才值得医学干预。

坚持适度运动。比如有骨刺的老人,适当做关节拉伸和散步反而利于健康。

心理放松很关键。每天给自己一个“安心”的暗示,不要因为一个体检名词,就把心态打乱。

按医嘱定期随访。查出来的胆囊息肉、肝囊肿、肺结节,医生会安排一年一次CT或B超,按时复查、不过度处理最明智。

其实,健康并非没有名词,而是会和这些常见的小毛病和平共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特有的“标签”,岁月的痕迹谁都躲不开。把注意力放在真正能让身体变更好的“食物、锻炼、作息、心态”这些小事上,比惦记一个“词”更健康。

疾病不等于老去,老去也不是疾病。一些“异样”,也许只是时间在给身体划的刻度而已。不必焦虑,有疑虑时请务必及时就医,让正规医生帮你定心。不盲目下判断、不自己吓自己,才是真的健康智慧。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给身边的人。关注健康,从理解身体开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个波斯人的名字,成了无数程序员的梦魇!

这个波斯人的名字,成了无数程序员的梦魇!

码农翻身
2025-09-16 08:59:29
中国亮出终极底牌!一旦俄罗斯战败,三项惊天举动将改变世界格局

中国亮出终极底牌!一旦俄罗斯战败,三项惊天举动将改变世界格局

诗意世界
2025-09-12 21:53:32
美记:小卡健康问题在内部被视为最高机密 快船许诺对此保持沉默

美记:小卡健康问题在内部被视为最高机密 快船许诺对此保持沉默

直播吧
2025-09-18 06:40:06
魏建军:电动车如果叫新能源车,那空调也是新能源空调……

魏建军:电动车如果叫新能源车,那空调也是新能源空调……

柴狗夫斯基
2025-09-16 10:24:37
内娱第一“扶弟魔”,一人养全家,出道九年还买不起一个厕所?

内娱第一“扶弟魔”,一人养全家,出道九年还买不起一个厕所?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9-17 19:59:28
哈马斯崩溃前兆!大量高官求携带全家逃离被拒,哪怕一人走也不行

哈马斯崩溃前兆!大量高官求携带全家逃离被拒,哪怕一人走也不行

国际情爆猿
2025-09-15 00:03:59
许妈直播曝重大进展,多项事宜已办妥,郭威经济受阻,田静哽咽落泪

许妈直播曝重大进展,多项事宜已办妥,郭威经济受阻,田静哽咽落泪

水泥土的搞笑
2025-09-17 14:03:58
亚冠二级联赛:5-0,胜利队开门红,20岁新星无敌一条龙,C罗缺席

亚冠二级联赛:5-0,胜利队开门红,20岁新星无敌一条龙,C罗缺席

侧身凌空斩
2025-09-18 04:10:26
五旬老汉一年间迷倒100名女性,上到50下到20,只因掌握独家技巧

五旬老汉一年间迷倒100名女性,上到50下到20,只因掌握独家技巧

历史八卦社
2025-03-15 23:52:07
英格兰公开赛爆冷!肖国栋遭绝杀金左手被血洗,沃顿周跃龙进16强

英格兰公开赛爆冷!肖国栋遭绝杀金左手被血洗,沃顿周跃龙进16强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09-18 00:42:13
绿捷公司来头不小,上海虾仁炒蛋上热搜,网传供应上百家中小学!

绿捷公司来头不小,上海虾仁炒蛋上热搜,网传供应上百家中小学!

眼光很亮
2025-09-18 03:52:25
国家一级演员,当了院长比西门庆玩的还花,潜规则女演员、画家

国家一级演员,当了院长比西门庆玩的还花,潜规则女演员、画家

叙说
2023-10-01 10:00:03
关晓彤微博发文,疑官宣与鹿晗分手在10月!

关晓彤微博发文,疑官宣与鹿晗分手在10月!

默默有话说
2025-09-17 18:56:18
因空管员睡着,法国航班在空中滞留一小时

因空管员睡着,法国航班在空中滞留一小时

参考消息
2025-09-17 11:10:53
裁判负责人罗基:恩昆库倒地首次接触是点球,VAR强行引导主裁判

裁判负责人罗基:恩昆库倒地首次接触是点球,VAR强行引导主裁判

直播吧
2025-09-18 00:36:28
网传京东“服装真5折”将升级回归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大牌云集

网传京东“服装真5折”将升级回归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大牌云集

潮汐商业洞察
2025-09-17 17:38:31
吃饭也要讲政治

吃饭也要讲政治

特例的猫
2025-09-16 16:59:35
裁判评议:李可对王大雷的接触不构成犯规,汪海健进球有效

裁判评议:李可对王大雷的接触不构成犯规,汪海健进球有效

雷速体育
2025-09-17 23:18:42
“痴情王子”费玉清:曾为初恋终生未娶,最后与56岁闺蜜相伴终生

“痴情王子”费玉清:曾为初恋终生未娶,最后与56岁闺蜜相伴终生

蜉蝣说
2025-09-17 10:32:09
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青青子衿
2025-09-18 02:37:31
2025-09-18 06:51:00
浩舞纆画
浩舞纆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用专业的目光,分析历史疑问!
791文章数 2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以色列总理称中国对以色列“信息围堵”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以色列总理称中国对以色列“信息围堵”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预计年内还降两次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数码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SE3成最大黑马​!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