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河北农民上山砍柴,追赶野兔跑到山洞,洞中景象让他撒腿就跑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九八七年的太行山,风还是老的,土还是黄的。山里人的日子,就像是被这大山夹在石缝里的一棵草,拼命地从土里头拱,只为着那一点点活头。

耿家峪的庄稼汉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悲欢离合,都融在这沉甸甸的黄土地里,无声无息。

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诗,是一碗实实在在的玉米糊糊,是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过完这个冬天。

有时候,命运就藏在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背后,等着给你一个措手不及。

01

秋风卷着山梁上的尘土,吹得人脸上生疼。耿长山把最后一捆玉米秆扔上垛,直起腰,捶了捶酸得像要断掉的后腰。太阳已经偏西,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像个疲惫的巨人。他拍了拍手上的土,趿拉着磨破了边的布鞋,朝着村里那几缕歪歪扭扭的炊烟走去。

他的家在村子最东头,三间土坯房,墙皮已经脱落得斑斑驳驳,露出里面的泥胎。刚走到院门口,他就听见了屋里头传来的咳嗽声,一声,又一声,压抑得很,像一只受了惊的小猫在叫,每一声都挠着他的心。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浓浓的草药味扑面而来。屋里光线很暗,他的婆姨秀莲正蹲在小灶前,用扇子扇着火,灶上的瓦罐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他们的儿子小石头,就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拿一块布蒙着口鼻,正对着瓦罐里冒出的热气使劲地吸。孩子的小脸蜡黄,一点血色都没有,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水汽。

“回来了?”秀莲头也没抬,声音里透着一股子疲惫。

“嗯。”耿长山应了一声,放下肩上的锄头,走到儿子跟前,伸出那双满是老茧和裂口的大手,摸了摸小石头的额头。不烫,他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今天咳得厉害不?”他问。

“老样子。”秀莲站起身,把瓦罐端下来,倒掉里面的药渣。“乡里卫生所的王大夫下午又来看了,说这‘慢惊风’用土方子熏不是个事,老是断不了根。他说,最好还是去县医院,照个啥‘爱克斯光’,看看肺里到底咋样了,兴许还得‘打点滴’。”

耿长山的心猛地沉了下去。“爱克斯光”、“打点滴”,这些词他听着就觉得金贵。去县医院,光来回车票就得几块钱,再加上看病吃药,那得是多大一笔开销?他不敢想。

晚饭摆上了桌,一盆玉米糊糊,一碟黑乎乎的咸菜疙瘩。夫妻俩面对面坐着,谁也不说话,只有喝糊糊的“呼噜”声。小石头没什么胃口,扒拉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

“长山,”秀莲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下午我听说了,村西头的王屠户家,卖了口大肥猪,挣了百十块钱。他家婆姨立马就去镇上扯了新布,给他们娃做了身新衣裳。”

耿长山拿着窝头的手停在半空,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不是滋味。他知道,秀莲不是在羡慕人家,是心里头急。他一个大男人,三十好几了,连娃的病都看不起,这让他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夜里,耿长山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小石头就在他身边,睡得不安稳,时不时发出一两声梦呓般的咳嗽。他睁着眼,看着窗户纸上透进来的、清冷的月光,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钱,钱,钱,这个字像个魔咒,在他脑子里转来转去。

他想了很久,心里头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村子后山那片“黑松林”,老人们都说那地方邪乎,轻易不让人去。可那里的松树,长得又高又直,是做房梁的好料,一棵就能卖个好价钱。林子深处,野物也多,要是运气好,套个兔子、野鸡啥的,那小石头的药钱不就有着落了?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像野草一样疯长。他把想法跟秀莲一说,秀莲吓得立马从炕上坐了起来。

“不成!绝对不成!”她死死拉住耿长山的胳膊,“那地方,老人们都说有不干净的东西,你忘了你二爷是咋没的?你可不能去冒险!”

“那你说咋办?”耿长山也火了,声音不自觉地高了起来,“眼瞅着娃一天天拖下去?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

秀莲不说话了,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她看着炕里头儿子那张瘦弱的小脸,心像被刀子割一样。最后,她松开了手,哽咽着说:“那你……那你千万要早点回来,天黑前一定得下山。”

“嗯。”耿长山沉沉地应了一声,心里五味杂陈。

02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耿长山就起了床。他没惊动还在熟睡的妻儿,就着凉水啃了两个硬邦邦的窝头,然后带上斧头、绳子,别上那把用了多年的砍柴刀,悄悄出了门。

山里的晨雾很重,带着刺骨的凉意。他绕过村里人常走的山路,一头扎进了通往黑松林的崎岖小径。这条路很少有人走,路上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踩上去软绵绵的。越往里走,光线越暗,高大的松树遮天蔽日,林子里安静得吓人,只能听到他自己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喘息声。

耿长山心里也有些发毛,但他一想到小石头的病,胆子就又壮了起来。他选了一片松树长得最密的地方,抡起斧头就干了起来。“咣!咣!咣!”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里传出老远。

他是个干活的好手,没多大功夫,身边就倒下了四五棵碗口粗的松树。他累得满头大汗,脊背上的衣裳都湿透了。他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准备拿出怀里的窝头垫垫肚子。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的草丛动了一下。他立刻停住了动作,屏住呼吸。只见一只灰色的东西从草丛里探出头来,竖着两只长耳朵,警惕地四下张望着。是一只兔子!而且看那体型,肥硕得很,少说也有四五斤重。



耿长山的心“怦怦”地狂跳起来。这哪里是兔子,这分明就是一沓钱,是小石头的救命钱!他慢慢地放下手里的窝头,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只兔子,连大气都不敢喘。

那兔子似乎没发现他,蹦蹦跳跳地出来,开始啃食地上的嫩草。耿长山悄悄地站起身,猫着腰,一点一点地朝它靠近。就在他离兔子只有七八步远的时候,脚下不小心踩断了一根枯树枝,“咔嚓”一声脆响。

兔子受了惊,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

“我的钱!”耿长山脑子里只剩下这一个念头,他扔下斧头,拔腿就追了上去。

那兔子在林子里跑得飞快,专往难走的地方钻。耿长山跟在后面,被树枝刮得脸上、胳膊上到处是口子,他也顾不上了。他只知道,绝对不能让这只兔子跑了。

一人一兔,在山林里展开了一场疯狂的追逐。耿长山追得上气不接下气,肺里像着了火一样。那兔子好像也跑累了,速度慢了下来。它七拐八拐,把耿长山引到了一片他从未到过的乱石坡。这里怪石嶙峋,寸草不生,看着就让人心里头发慌。

兔子跑到一处被藤蔓和杂草掩盖住的石壁下,一闪身,就不见了踪影。

耿长山气喘吁吁地追到跟前,才发现石壁下有一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不大,也就刚够一个人弯腰钻进去。一股子阴冷、潮湿,还夹杂着某种说不出的腐败气味,从洞里飘了出来。

他站在洞口,犹豫了。兔子肯定是钻进去了,可这洞里头是啥情况,谁也说不清。他探头往里看了看,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为了那只兔子,为了儿子的药钱,他一咬牙,从怀里掏出“洋火”(火柴),“刺啦”一声划着。借着那点微弱的光亮,他弯下腰,钻进了山洞。

山洞里比外面还要冷,石壁上湿漉漉的,往下滴着水。他走了没几步,手里的火柴就快要燃尽了。他正想再划一根,火柴的光晃了一下,照亮了山洞的最深处。

他没有看到兔子,却看到了一个让他永生难忘的景象。

在山洞尽头的石壁下,蜷缩着一个人影!

那个人背对着洞口,身上裹着一些破烂不堪、已经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布条。一头长得吓人的头发,像一蓬乱草,纠结在一起,几乎拖到了地上。那个人影一动不动,周围的地上散落着一些啃过的果核和兽骨。

耿长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壮着胆子,声音发颤地喊了一声:“谁?谁在里头?”

没有回应。山洞里死一般的寂静。



他往前凑了两步,又划着了一根火柴。这一次,他看得更清楚了。火光下,他看到那个人影旁边的地上,有一小块地面颜色很深,是暗红色的,像是干涸了很久的血迹。

一股寒气猛地从他的脚底板窜到了天灵盖。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闪过村里老人们讲过的所有关于山里的鬼怪故事。“山魈”、“野人”、“横死的冤魂”……所有的恐怖念头一齐涌了上来。

他认定自己是撞见了不干净的东西,要么是个死人,要么就是个吃人的怪物。

“啊——!”耿长山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怪叫,吓得魂飞魄散。他手里的火柴掉在地上,转身就往洞外跑。他连滚带爬,也顾不上被石头磕得生疼的膝盖,拼了命地逃出了山洞。

他甚至不敢回头看一眼,头也不回地朝着家的方向狂奔,连辛苦砍了一上午的柴火都丢在了山里。洞中的那个景象,让他撒腿就跑,一刻也不敢停留。

03

耿长山一口气跑回了家,一进院子就瘫倒在了地上。他的脸色像墙上的白灰一样,嘴唇发紫,浑身筛糠似的抖个不停。

秀莲正在院子里晾衣裳,看到他这副模样,吓了一大跳,赶紧跑过来扶他。“长山,你这是咋了?摔着了?”

耿长山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牙齿不停地打着颤。“没……没事……摔……摔了一跤……”他支支吾吾地,不敢说出实情。他怕吓着秀莲,也怕这事传出去,惹上说不清的麻烦。他只能含糊地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秀莲半信半疑,把他扶进屋里,让他躺在炕上。当天夜里,耿长山就发起了高烧,烧得满脸通红,嘴里不停地说着胡话。“别过来……洞……头发……”翻来覆去,全是关于那个山洞和那个“人”的零碎词语。

秀莲守在他身边,用湿毛巾一遍遍地给他擦着额头,听着他的胡话,心里又怕又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场高烧足足折腾了两天。烧退了之后,耿长山人是清醒了,可精神头却像是被抽走了一样,整天恍恍惚惚的。白天,他坐在院子里发呆,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后山的方向。晚上,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一闭上眼,就是山洞里那个蜷缩的人影,还有那片暗红色的地面。

他心里头像是长了一根刺,拔不掉,咽不下,折磨得他坐立不安。

那到底是个啥?是个死人,还是个活人?

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反复地盘旋。如果是个死人,那他该不该去报官?可是在他们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看来,“官家”是顶顶麻烦的存在。一旦报了官,公社的、派出所的人一来,问东问西,没准还会把他当成嫌疑人。到时候全村人都知道了,他耿长山还怎么做人?

可如果……如果那是个活人呢?一个大活人,躲在那种地方,人不人鬼不鬼的。自己明明看见了,却吓得跑了回来,这不就是见死不救吗?一想到这个可能,耿长山的心就像被火烧一样,灼得他难受。他这辈子没做过亏心事,要是真因为自己的胆小,害死了一条人命,那他下半辈子都别想睡个安稳觉了。



秀莲是个心细的女人,她早就看出了丈夫的不对劲。这天晚上,她给耿长山端来一碗热汤面,看着他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长山,你心里到底有啥事?你跟我说实话,那天在山里,你到底看见啥了?”

耿长山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憋在心里好几天的话,终于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全都倒了出来。他把如何追兔子,如何发现山洞,以及洞里那个吓人的景象,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秀莲。

秀莲听得脸色发白,手里的碗都差点掉在地上。她的第一反应是恐惧,是后怕。她一把抓住耿长山的手,声音都变了调:“我的天爷!你……你可别吓我!那……那你以后可千万别再去那个地方了!也别跟任何人说起这事!”

“可……可万一那是个活人呢?”耿长山痛苦地说道。

“活人?活人能在那种地方待着?我看就是个疯子,或者是个犯了事的!长山,你听我的,”秀莲的眼泪都快急出来了,“咱家就这个光景了,小石头还病着,你可不能再出点啥事!万一你惹上麻烦,我跟小石头可咋活啊?你就当没看见,行不行?求你了!”

妻子的哀求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耿长山的心上。是啊,他不是一个人,他有家,有老婆孩子。他有什么资格去管别人的闲事?现实的重压让他喘不过气来,他沉默了,默认了秀莲的话。

接下来的几天,耿长山强迫自己不去想山洞的事,每天照常下地干活。可越是压抑,那个画面就越清晰。他甚至还去村口,找到了村里年纪最大、见识最广的李四爷,旁敲侧击地打听黑松林那边的传说。李四爷呷了口旱烟,眯着眼说,那地方风水不好,阴气重,几十年前好像出过事,具体啥事也记不清了,反正村里人祖祖辈辈都告诫,没事别往那儿去。

李四爷的话,非但没让耿长山安心,反而让他心里更添了一层疑云。

这天夜里,外面下起了大雨,风刮得窗户“呜呜”地响。小石头的咳嗽又加重了,咳得小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耿长山抱着儿子,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和儿子痛苦的咳嗽声,他的心像是被一只手紧紧地攥住了。

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不能让自己一辈子都活在恐惧和愧疚里。他必须回去看个究竟,哪怕只是为了弄明白那到底是个啥,求一个心安。

这个决定一旦做出,就再也无法动摇了。他要再去一次那个山洞。

04

这一次,耿长山不再是仓皇而去。他做了准备。他翻箱倒柜,找出了家里唯一的一支手电筒。那是他结婚时买的,铁皮壳子,灯泡昏黄,好久没用了。他又让秀莲烙了两个白面饼,揣在怀里,还灌了一军用水壶的热水。秀莲看着他,嘴上没说什么,眼睛却是红的。她知道,她拦不住这个犟脾气的男人。

天还没亮,耿长山就又上路了。还是那条小路,还是那片黑松林。有了上一次的经历,他心里反倒没那么怕了,只是觉得异常沉重,脚步也变得格外小心。



他轻车熟路地找到了那个乱石坡下的洞口。藤蔓依旧,洞口依旧黑漆漆的。他深吸了一口气,打开手电筒,一道昏黄的光柱刺破了洞口的黑暗。他猫着腰,再次钻了进去。

山洞里还是那股阴冷潮湿的气味。他用手电筒的光,慢慢地扫向山洞深处。

那个人影还在那里,还是那个蜷缩的姿势,一动不动。

耿长山的心又悬了起来。他握紧了手电筒,光柱稳稳地照在了那个人影身上。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光束扫过时,那团乱草般的头发下面,一双眼睛猛地睁开了!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充满了惊恐、警惕和绝望,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野兽,在黑暗中死死地盯着他这个闯入者。

她还活着!

这个发现,像一道闪电劈中了耿长山。他既松了一口气,又感到事情变得更加棘手和复杂。一个活人,一个像野人一样的活人,藏在这个山洞里。

他不敢再靠近,怕惊着她。他只是把怀里的白面饼和水壶,轻轻地放在了离洞口不远的一块干净石头上,然后对着洞里那个警惕的身影点了点头,就慢慢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耿长山又来了。他发现,放在石头上的饼和水都不见了。他心里有了一丝说不出的感觉,像是欣慰,又像是酸楚。他把新带来的两个热乎乎的红薯放在了老地方,然后又默默地离开了。

就这样,他开始每天都来。有时候是窝头,有时候是红薯,有时候是家里仅有的一点咸菜。他从不多说一句话,也从不试图靠近,只是放下东西就走。

山洞里的那个女人,也从不出来,从不说话。但耿长山能感觉到,她对自己的戒备心,似乎在一点一点地降低。有时候他把东西放下时,能看到那双眼睛里的惊恐,少了一些。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概有半个多月。

这天,耿长山照常来送饭。他钻进洞口时,发现那个女人挪动了位置,坐到了山洞的另一侧,正背对着他喝水。她原来一直蜷缩着的地方,空了出来。

耿长山的手电光无意中扫过那片空地,他忽然发现,女人身下一直压着的一块破布下面,好像埋着什么东西,鼓起了一个小小的包。

一个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他看了看正在喝水的女人,鬼使神差地,他迈开步子,走了过去。他蹲下身,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掀开了那块又脏又破的布。

布下面,是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铁盒。铁盒已经锈迹斑斑,看起来年头不短了。

耿长山的心跳得厉害。他拿起铁盒,用随身带着的砍柴刀,费力地撬开了已经锈死的盒盖。“嘎吱”一声,盒子打开了。

一股陈旧的纸张气味扑面而来。手电筒的光照进盒子里,里面没有他想象中的金银财宝,只有几样东西,静静地躺在那里。

一张已经发黄卷边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笑得像花儿一样的年轻姑娘,梳着两条大辫子,她亲密地依偎在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文雅的年轻男人身边。

一本蓝色封皮的日记本,本子的边角已经被磨损得很厉害。

还有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耿长山小心翼翼地展开它,那是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上面的红章虽然有些模糊,但“北京XX大学”几个字依然清晰。通知书的签发日期是一九七九年,上面的名字是:林青竹。

耿长山彻底愣住了,他像被雷打了一样,僵在原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