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正确理解与运用ORID:以“事实-观点-理由-行动”锚定思考逻辑

0
分享至



文/樊荣强

ORID(焦点讨论法)作为一种结构化思考工具,本应帮助我们梳理经历、提炼价值,但现实中很多人却因误解其核心逻辑而难以发挥其效用。其中,对O(客观事实)的模糊认知、对R(感受/反应)与I(意义/思考)的混淆,是最常见的问题。尤其是混淆了“R”与“I”之后,将二者视为重复内容,实则是颠倒了它们的逻辑关系。

以我在“简书”上读到某作者的一篇介绍ORID的文章为例,她在文末写的两个模板,显然对其他人有误导之嫌,或者根本没有操作:

两种类型ORID(焦点讨论法)的提示点,每天写之前,请看一遍,找准关键要表达的点

回顾发生事件类

O(客观事实): 已完成哪些工作?

R(感觉、感受): 最挑战的是哪个环节?(和过去做法有什么不同)

I(思考): 有什么启发?

D(决定): 下次再做,会如何进行?

学习回顾类

O(客观事实): 今天上了哪些课程?(看了什么书?或输入了什么信息?)

R(感觉、感受): 最喜欢哪部分内容?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与过去经验有什么不同)

I(思考):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D(决定): 今后你要怎么做呢?

上述两个模板的问题在哪里呢?请先看:“I(思考):有什么启发?”,注意,感受不就是启发吗?这就与“R”的内容重叠了;应该改为“I(思考): 为什么这是最有挑战的环节?”

再看:“I(思考):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注意,这个又与R中最喜欢、印象最深重叠。应该改为,“I(思考): 为什么这是我最喜欢的内容?”

因此,看似ORID挺有用,但真的写起文章来,许多人恐怕还是不得要领。要厘清这一核心问题,下面借助我所提出的“立题”理论,来还原ORID的底层逻辑,也许你会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的“立题”理论揭示了人类思考的基本规律,我把立题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类型:“是什么”指向对事实的描述、表现的罗列、特征的归纳、观点的陈述,是思考的起点;“为什么”聚焦于对观点的解释、原因的分析,是思考的深化;“怎么办”则导向行动方案的制定,是思考的落地。

立题理论与ORID的四个核心环节(O-客观事实、R-感受/反应、I-意义/思考、D-决定/行动)高度契合:O环节锚定客观事实“是什么”,R环节明确“是什么”的观点,I环节解答“为什么”的理由,D环节落实“怎么办”的行动。理解这一对应关系,才能跳出对ORID的表层认知。

一、O:客观是什么——锚定思考的事实基石

O(Objective)环节是ORID的起点,核心是回答“客观是什么”,要求我们剥离所有主观判断、情绪和评价,只聚焦于事实、现象、特征与表现的精准描述。它是后续所有思考的“原材料”,如同建筑的地基,直接决定思考的稳固性。在O环节,我们需要记录“发生了什么”“存在哪些可观测的现象”“有哪些具体数据或特征”。例如:“今天的会议从9:00持续到11:30,共讨论了3个议题,其中2个未达成共识”“这篇文章有5个章节,第三章用了3个企业案例说明结构化思考的应用”“本周客户投诉中,‘响应延迟’问题占比60%”。这些描述不包含“会议效率低”“文章写得好”“客户投诉很严重”这类主观评价,只呈现可验证的客观信息。很多人在O环节容易陷入“事实+评价”的误区,比如“今天的会议拖沓地开了2.5小时”,其中“拖沓”就是主观判断,会干扰后续思考的客观性。O环节的关键原则是:他人通过你的描述,能清晰还原事件的原始样貌,且不产生对事件的情绪偏向。

二、R:主观是什么——承接事实的感性反馈

R(Reflective)环节承接O的客观事实,回答“我的主观观点是什么”,聚焦于事实引发的即时情绪、直觉或感受。它是对客观事实的感性回应,不涉及理性分析,却真实反映了我们与事实的情感联结。例如,当O是“会议中提出的方案被多次否定”,R可能是“感到失落”“有些挫败”;当O是“案例中的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的问题”,R可能是“很兴奋”“豁然开朗”。这些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却为后续的理性分析提供了情感线索——R是基于O的主观态度,是“我对事实的直观反应是什么”的直接答案。需要警惕的是,R环节不能混入对事实的解释。比如将R写成“方案被否定是因为准备不足”,就越过了感性反馈的边界,提前进入了理性分析的领域,这会导致思考链条的混乱。

三、I:观点的理由为什么——深化感受的理性提炼

I(Interpretive)环节是ORID的核心价值所在,基于R的主观观点,回答“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即提炼感受背后的意义、启示或思考结论。它是理性分析的产物,是对“感受与事实之间的关联”“感受背后的本质”的深度探究。结合樊荣强的理论,I与R的关系是“理由支撑观点”:R是“我认为是什么”的观点,I是“我为什么这样认为”的理由。例如:当O是“任务截止前因突发问题被迫加班”,R是“感到焦虑”,I则应是“焦虑源于对突发风险的应对能力不足,这说明提前预判风险的重要性”;当O是“跨界案例中的方法适配了我的工作场景”,R是“很惊喜”,I则可以是“惊喜源于跨界思维打破了固有认知,这启示我需拓宽学习的边界”。很多人混淆R与I,正是因为没有明确“观点”与“理由”的界限。比如将I写成“案例让我很兴奋”,就停留在了R的感受层面,而没有完成从“感性反馈”到“理性结论”的跃迁。

四、D:行动怎么办——落地思考的具体方案

D(Decisional)环节是思考的落脚点,基于I的理性结论,回答“我该怎么办”,即制定具体可执行的行动方案。它要求将思考转化为明确的步骤,确保思考不流于空谈。例如,基于I环节的“提前预判风险的重要性”,D可以是“明天起,接到任务后先列出3个潜在风险,标注应对措施和责任人,同步到任务清单中”;基于I环节的“拓宽学习边界的必要性”,D可以是“每周花2小时阅读跨领域文章,记录可迁移的方法,月底复盘应用效果”。D环节的核心标准是“脱离前文也能明确行动”,即他人仅看D的内容,就能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这才能让思考真正落地。

五、ORID的实践逻辑:从事实到行动的闭环

ORID的四个环节构成了“事实→观点→理由→行动”的完整思考闭环:O提供客观依据,R传递主观态度,I提炼理性价值,D导向具体行动。其中,O的“客观是什么”是根基,只有先锚定事实,后续的观点、理由和行动才不会偏离本质;R与I的“观点+理由”关系是核心,只有让每个观点都有扎实的理由支撑,思考才能从表面走向深入。

在实践中,可通过三个技巧强化运用:一是在O环节用“数据、时间、场景”强化事实描述,避免模糊表述;二是在R环节用“我感到/觉得……”明确观点,区分感受与评价;三是在I环节用“这说明/启示……”衔接理由,让逻辑链条更清晰。当我们能清晰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观点”,明确“观点”与“理由”的支撑关系,ORID就能真正成为梳理思路、提炼价值的有效工具。

ORID的价值不在于形式的完美,而在于通过结构化流程让思考从混沌走向清晰。从O的客观锚定,到R的感性承接,再到I的理性深化,最终到D的行动落地,每个环节都承担着独特的使命。正确运用ORID,不仅能让我们从经历中收获成长,更能让每一次思考都成为通向目标的阶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赶鸭子上架
2025-11-14 15:48:42
售楼小姐自述:离职一年后才敢和丈夫同房,至今仍害怕路过富人区

售楼小姐自述:离职一年后才敢和丈夫同房,至今仍害怕路过富人区

历史八卦社
2025-03-16 23:09:35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3 09:54:48
王清海:黄芪和它巧搭配,血管不堵、气血通畅,大小疾病绕道走!

王清海:黄芪和它巧搭配,血管不堵、气血通畅,大小疾病绕道走!

蜡笔小小子
2025-11-16 16:25:55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8 16:44:49
以色列一位学者预言: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以色列一位学者预言: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文史微鉴
2025-11-17 14:29:30
一旦中日爆发热战,两方胜算几几开?日本军力膨胀背后的恐惧!

一旦中日爆发热战,两方胜算几几开?日本军力膨胀背后的恐惧!

林子说事
2025-11-19 12:49:56
父母“最高明” 的远见: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儿女,跟这4种人结婚

父母“最高明” 的远见: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儿女,跟这4种人结婚

阿凯销售场
2025-11-19 08:30:00
马卡:罗比尼奥成功获批更换监狱,他在服刑期经常在泥地踢球

马卡:罗比尼奥成功获批更换监狱,他在服刑期经常在泥地踢球

懂球帝
2025-11-19 06:13:14
建议中老年人:若不差钱,少吃鸡肉多吃这8样,高蛋白低脂又美味

建议中老年人:若不差钱,少吃鸡肉多吃这8样,高蛋白低脂又美味

美食店主
2025-11-18 00:31:56
正式退役?林高远发声,官宣决定,未来计划曝光,妈妈支持

正式退役?林高远发声,官宣决定,未来计划曝光,妈妈支持

乐聊球
2025-11-18 12:28:36
广州最有钱的业主,收楼了!个个身价上亿!

广州最有钱的业主,收楼了!个个身价上亿!

房二娃
2025-11-19 10:42:05
日本片突然叫停,切香肠战术来了

日本片突然叫停,切香肠战术来了

贩财局
2025-11-17 17:20:34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诗意世界
2025-11-11 10:42:51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品茗谈史论世事
2025-11-19 07:07:27
4-2神剧情 命运5次互换 补时绝杀 FIFA第38掀翻小组第1晋级世界杯

4-2神剧情 命运5次互换 补时绝杀 FIFA第38掀翻小组第1晋级世界杯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19 06:36:11
精于算计的国人,正在遭遇反噬

精于算计的国人,正在遭遇反噬

深度报
2025-09-21 22:57:11
全运会最甜名场面炸屏,冠军当众亲亚军官宣:奖杯和你我都要!

全运会最甜名场面炸屏,冠军当众亲亚军官宣:奖杯和你我都要!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1-18 15:54:12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18 21:23:05
原政治局常委,68岁失意选择了吞药自尽,骨灰至今都没有找到

原政治局常委,68岁失意选择了吞药自尽,骨灰至今都没有找到

基识
2025-10-27 09:19:10
2025-11-19 14:07:00
樊荣强
樊荣强
思考、演讲、写作与沟通的干货
892文章数 6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头条要闻

小伙花20万娶到"下嫁"新娘 发现"厅官"岳父是短剧演员

头条要闻

小伙花20万娶到"下嫁"新娘 发现"厅官"岳父是短剧演员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时尚
数码
健康

竞技场模式大改!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发布重大更新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拍照不用露脸也很美!4个心机pose学起来,朋友圈狂收赞

数码要闻

"满电Buff"续满!航嘉校园行xPConline即将上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