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血液中毒、监管失职……面对社会的黑暗角落,“纸片人”能做什么?

0
分享至



作者 / 鱼饵94
编 辑 / Pel
排版 / Rinz

“石森章太郎的问题意识如同一颗种子,深植于《假面骑士》系列的土壤中。”

《假面骑士加布》终于要完结了。追了一整年,相信许多朋友和我一样,心里五味杂陈。近年特摄区“高开低走”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对特摄的未来深感担忧。

然而,撇开中后期不尽人意的走向不谈,必须承认的是,《加布》开篇时抛出的核心概念——“黑暗零食”,是极为惊艳的。


它直指现实中的毒品问题,详尽地展现了被成瘾品毒害的人们,如何一步步地堕入邪道。它甚至让人久违地嗅到了一丝昭和骑士的气息:那种对社会问题、对环境保护、对“毒物”侵蚀日常的深切忧虑与关怀。

也许这让大家联想到前日甘肃233名儿童血铅异常事件。而对于笔者而言,它还让我想起了半个世纪前,在日本发生的“四大公害”。


而直到今日,仍在孜孜回应这些社会问题的“骑士”,最终总会指向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那个总会出现在每一集片头“原作”一栏,开创了整个《假面骑士》系列的传奇男人:石森章太郎

社会事件的深度分析或许不是我们的强项,但当现实的悲剧与虚构的想象力产生如此强烈的共振时,我们不禁要问:文艺作品的“问题意识”究竟从何而来?

当社会遭遇创痛,日本的创作者们——尤其是这位“万画家”石森章太郎——如何将这些公共安全事件,提炼为大众文艺的创作素材,并让其中的反思与警示,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或许能为我们理解“假面骑士为何而战”,提供一个最初的答案。

注: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官方调查结论,甘肃该事件的主因被定性为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与违规操作,属于安全卫生事故,而非严格法律意义上由环境污染扩散导致的“公害”事件。然而,其工业原料侵害儿童健康、相关方一度试图隐瞒的事实,依然唤醒了公众对于“公害”问题的集体记忆与深层恐惧——即对资本逐利戕害生命、权力失职掩盖真相的忧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社会心理层面的共鸣展开讨论。

01

创作者与毒化的时代:“万画家”石森章太郎的问题意识

石森章太郎的创作,尤其是《假面骑士》,深刻地烙印着其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他本名小野寺章太郎,1938年出生于宫城县一个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宁静乡村。这仿佛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一个在潺潺河水与稻香间长大的少年,未来却要用画笔去描绘一个被工业废气与金属毒物所笼罩的国度日后石森在作品中描绘“自然”的守护者时,他所捍卫的,正是一个他亲身经历、触手可及,却正被工业化力量所吞噬的“时间上的故土”。



石森老师的创作生涯堪称传奇。在短暂的60年生命中,他创作了惊人的770部作品,是名副其实的“肝帝”。这一切的起点,要追溯到手冢治虫的漫画《新宝岛》。这部作品如晴天霹雳般震撼了少年石森,让他立志成为一名漫画家,而他的才华也很快得到了“漫画之神”本人的注意:正是手冢治虫的一封电报,邀请他前往东京担任助手,才最终促使这位18岁的少年离家,踏上了职业漫画家的道路。

两人的关系复杂而迷人:手冢是引领他入行的恩师,石森则是立志要“超越手冢”的、最富天分的弟子。一个流传甚广的轶事是,石森曾创作实验性漫画《纯》,却从粉丝通信和编辑处得知了手冢对此的批评,备受打击。事后,手冢却私下向石森坦陈,自己的批评源于对这位弟子惊人才能的“嫉妒”。在常盘庄与藤子不二雄、赤冢不二夫等人组成“新漫画党”的日子里,石森的青春就是在这种对漫画的狂热、对恩师的追赶与对未来的迷惘中度过的。


石森章太郎《纯》(节选)

然而,这份青春的底片,却因一场过早的诀别而永远曝光过度。挚爱的姐姐因病早逝,这成为了石森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姐姐是他最初的读者与最坚定的支持者,她的离去,为其日后的作品注入了深沉的悲剧色彩,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反复追问。

正是这份源于个人生命经验的感性,与对时代悲剧的敏锐洞察,共同塑造了石森章太郎作为“万画家”的核心问题意识。

他从不笼统地反对科学他警惕的,是那些脱离了人文关怀、沦为权力与利益工具的失控技术在他看来,《假面骑士》中的敌人“修卡”(Shocker),其本质正是“歪曲的技术文明的象征”。这份贯穿其创作生涯的广阔视野,最终在他恩师手冢治虫于1989年去世后,凝结为一声宣言:石森章太郎宣告自己是“万画家”,而非“漫画家”。

他认为,漫画(Manga)是包罗万象(森羅万象)、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媒介,足以描绘世间万物。这一定位,也正是其“问题意识”的最终体现。


石森博物馆也以此一宣称命名。这是因假面骑士、钢骨009等而闻名的万画家石森章太郎的博物馆。馆内满是各种有趣的装置,如立体重现珍贵的原画、石之森作品世界的展览、游玩项目、上映原创动画等。此外,还举行漫画创作体验等活动

石森的这份忧虑,并非空穴来风。《假面骑士》诞生和播出的1970年代初期,正是日本“公害”问题最为激化的时期。

“公害”(kougai),是环境法的防治对象之总称。原与“公利”对称,最早见于日本1896年颁布的《河川法》中规定的水之公害与公利的关系。在日本的社会语境下,“公害”的内涵远不单单是环境污染”,更专指因人类活动对公众健康或生活环境造成的损害。


日本总务省-外局-公害等调整委员会对公害介绍

战后日本将经济复兴作为最优先国策,在“经济至上”的狂热中,重化学工业迅猛发展,环境保护被系统性地置于次要地位。1967年《公害对策基本法》中“经济协调条款”的存在,更是在法律上为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

注:“经济协调条款”(経済調和条項)是1967年日本颁布的《公害对策基本法》中的一项关键条款。该条款明确规定:“生活环境的保全,应与经济的健全发展相协调”。在当时“经济至上”的国策背景下,这一条款在实践中被广泛解读为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它成为了企业规避环保责任、政府监管不力的合法性依据,被认为是早期公害对策未能有效遏制污染扩大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其诞下的恶果,便是被称为“四大公害病”的四起人间惨剧。

首先,是水俣(yǔ),以及之后产生的“第二水俣病”[新潟水俣病]在熊本县水俣市与新潟县,化工企业将含有剧毒甲基汞的废水长年排入江海。毒素通过食物链层层富集,最终侵入居民体内,造成了毁灭性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诞生了身体严重扭曲的先天性患儿。


其次,是痛痛病在富山县,矿业公司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源与稻田,导致当地居民患上了“痛痛病”。患者骨骼变得如同玻璃一般脆弱,终日忍受着难以言喻的剧痛,其病名便源自患者们撕心裂肺的哀嚎。



最后, 四日市哮喘在三重县四日市,石化企业联合体将巨量的含硫废气排入大气,使得整座城市被毒雾笼罩,居民普遍患上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史称“四日市哮喘”。


这些惨剧的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根源:它们都是工业活动的直接恶果,都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了毁灭性的、不可逆的“改造”。更令人发指的,是企业为追逐利润而系统性地隐瞒真相(如窒素公司臭名昭著的“400号猫”实验),以及政府在“经济优先”国策下的长期失职。

注:“400号猫实验”是水俣病事件中,污染源企业“窒素株式会社”为追逐利润、隐瞒真相而犯下的标志性罪行之一。

具体来说,早在1959年,窒素公司内部的研究人员就已经通过一项动物实验,明确证实了其工厂废水是导致水俣病的元凶。这项实验因为其中一只实验猫的编号为400号而被称为“400号猫实验”。

实验的内容是将含有甲基汞的工厂废水喂食给健康的猫,不久后,这只猫便出现了与水俣病患者完全相同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走路不稳、抽搐、最终瘫痪死亡。这个实验结果,无可辩驳地在公司内部证明了其生产活动与水俣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然而,窒素公司为了继续生产获利,将这一关键证据长期隐瞒,并未向政府或公众公布。直到十多年后,随着新潟水俣病的爆发和受害者们不懈的法律斗争,真相才最终大白于天下。因此,“400号猫实验”不仅是一个科学实验的代号,更成为了企业为利益罔顾生命、进行系统性欺瞒的铁证。

一个惊人的历史巧合是:四大公害诉讼的标志性判决,密集地出现在1971年至1973年之间,与《假面骑士》初代电视剧的播出时间(1971-1973)完全重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时代共振。

四大公害病带来的社会创痛,在文化领域催生了一场同样汹涌的文艺浪潮。日本创作者们用各自的笔与镜头,试图记录、质问并理解这个被毒化的时代。

这其中,有直面惨剧的记录者。作家石牟礼道子在不朽名作《苦海净土》中,用充满灵性的笔触为被剥夺了话语权的水俣病患者立传;美国摄影大师尤金·史密斯则用他的相机,拍下了酷似“圣母怜子像”的《智子入浴》,将这场悲剧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推向了全球;纪录片导演土本典昭更是用一生拍摄了至少17部关于水俣的影片,将镜头化作了与受害者并肩作战的武器。


尤金 •史密斯《智子入浴》(1972):照片中,母亲抱着的胎儿性水俣病患者上村智子( 1977年去世,时年21岁)入浴


土本典昭《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1971)等作


石牟礼道子《苦海净土——我们的水俣病》(1969)

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巨匠们也以寓言的形式,回应着时代的焦虑。石森章太郎漫画之路的引路人、“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在其《怪医黑杰克》等作品中,多次直接取材于公害事件,用一个个医疗奇案,拷问失控科技背后的生命伦理;而日后的宫崎骏,也坦言水俣湾被汞污染的毒海,正是他创作《风之谷》中“腐海”的直接灵感来源之一。


宫崎骏《风之谷》(1984)中的“腐海”

正是在这样一片由纪实、批判与寓言交织而成的创作土壤中,《假面骑士》横空出世。石森章太郎以天才般的想象力,将现实的创痛,转化为一套独一无二、且更为强大精准的漫画寓言。


石森章太郎《假面骑士》第1卷(中央公论新社,1994年)封面

02

寓言的剖析:《假面骑士》如何成为被毒化国度的倒影

石森笔下的“改造人悲剧”,是理解其“公害”问题意识的核心。英雄假面骑士的诞生,其根源正是石森所批判的“歪曲的技术文明”。主角本乡猛,一位前途光明的大学生,就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暗黑组织修卡的“科学技术”强行改造,沦为了非人之物。


从旋转的车轮到头顶高悬的手术灯,极富影像生命力的蒙太奇分镜 ……


这与公害病受害者的处境形成了惊人的同构关系:他们的身体,同样是在不知情中,被工业毒物——一种来自现代文明的“技术”产物——所强行“改造”,从而变得畸形、痛苦,被社会所疏远。他们与本乡猛一样,都成为了自己身体的囚徒。

在石森亲笔绘制的原作漫画中,这种痛苦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本乡猛在捏碎茶杯时发出“我已经不再是人类了……”的悲鸣,情绪激动时脸上会浮现手术疤痕——作者总是有意识地去描绘“非人的身体”,技术的创伤被铭刻在肉体之上,无法抹去。


本乡猛:“そうか…ぼくのからだは、もうふつうの人間のものでは…

(我的身体已经不是普通的人类了……)”


本乡猛:“怒りがおれの顔の…全身の傷あとを…よみがえらせる!!

(愤怒使我的脸……以及全身的伤口都显露出来了!)”

“假面骑士”这一构想,辩证性地承载了如此身份的颠倒:在修卡施加改造手术后,本乡猛那张原属于人类的脸变成了他的“假面”,而那个昆虫外形的战斗形态,反而是他被改造后真实的面孔这种对身体异化和身份焦虑的细腻描绘,正是对公害病患者所承受的肉体与精神双重创伤的艺术升华。


本乡猛:“…そしてこの仮面だけが…傷あとを…心を…かくしてくれるんだ!!

(然后这假面……可以将伤口……将我的内心……全都隐藏起来!)”

如果说改造人是“受害者”的寓言,那么修卡组织就是“加害者系统”的化身。

在漫画中,修卡被描绘成一个拥有庞大产业和先进科技的全球性秘密结社,其运作模式酷似一个跨国企业与极权国家的结合体。漫画中明确描绘了修卡经营的工厂向环境中排放废气和废水,并因此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抗议,这直接将修卡的“恶”与现实中制造公害的工业企业联系起来


更进一步,漫画最终章揭示,修卡控制全体国民思想的“十月计划”,其蓝本竟源自日本政府自己制定的“国民总编号制度”构想。这一大胆的设定,让修卡超出了虚构邪恶组织的基础框架,被赋予了社会寓言的深度与分量。它直接对应了公害事件中的现实:污染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无视生命,而国家权力则因推行“经济至上”的国策而予以默许甚至纵容,二者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普通民众所面对的、难以撼动的庞大加害结构。石森借由“修卡”,画出了那个时代最深重的恐惧:加害者的面目,常常就是文明与进步自身



负责该计划的怪人“大机器”揭示了“十月计划”的真相:修卡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电视、手表等日常科技,将全人类“机器人化”并加以操纵。而这个恐怖计划的蓝本,直接脱胎于漫画中国会审议通过的一项国策:用“编号”管理国民的“编号制”,日本政府“电脑国化计划”的前期铺垫。

为了适应黄金时段的家庭观众,特摄剧版的《假面骑士》对原作的黑暗基调进行了一定“净化”。那些直指“公害”事件的场景、乃至矛头对准日本政府的大胆情节,都在改编中被悉数抹去。

然而,有一个核心意象是无法被“净化”的,那便是石森章太郎亲手设计的“怪人”。

只要那些以被污染的动植物为原型的怪人皮套,以其丑陋怪诞的姿态出现在屏幕上,那个时代的所有观众,便无法不将其与电视新闻中水俣病、四日市哮喘等活生生的悲剧联系起来。石森的问题意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顽强地植入到了特摄剧的视觉奇观之中。


东映特摄剧版《假面骑士》(1971.4.3~1973.2.10【全98话】)

最典型的,莫过于“污泥怪人海鳗龟”(ヘドロ怪人ウツボガメス)。这个由海鳗和海龟合成的怪人,其致命武器是能瞬间将人化为白骨的毒气,而要使用这种毒气,它必须袭击“公害研究所”来补充“强力污泥”(ヘドロ)作为能源。

这里的“污泥”一词,直接指向了当时因水俣病等事件而广为人知的工业废料,怪人的攻击行为也直接模拟了“以毒攻毒”、污染扩散的恐怖场景。


此外,还有散播衰老细菌的“蟑螂男”、企图用毒鳞粉污染水源的“毒蛾姬”、乃至与核试验相关的“蚯蚓男”等等。石森章太郎与东映的创作者们,就这样将看不见的毒素和细菌,锻造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梦魇。


初代《假面骑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为那个充满不安的时代提供了一个释放集体焦虑的出口。对于孩子们来说,现实世界中由“公害”引发的疾病、死亡和成人世界的纷争是复杂且令人恐惧的。而《假面骑士》则将这些无形的焦虑,转化为一个个可以被识别、被理解、最终被英雄击败的“怪人”形象。英雄虽然自身痛苦,但他提供了抵抗的可能性和胜利的希望,这在心理上给予了观众巨大的慰藉。

而英雄的战斗动机,也始终源于其血淋淋的“受害者”身份。本乡猛的名言——“我希望修卡的受害者,到我为止就是最后一个了”——是为假面骑士的英雄主义奠基的呐喊。骑士的战斗,没有高高在上的审判;那份决绝,完全是源于“我也是受害者”的切肤之痛,以及“不愿再有下一个我”的悲愿。

这份悲怆的决绝,最终为骑士与怪人的战斗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每一次战斗,表面上看是正与邪的对决,本质却是一场“受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自相残杀。骑士每一次挥出的拳,每一次踢出的腿,都是在消灭另一个与自己同源的不幸的存在。贯穿始终的悲剧性,使得《假面骑士》超越了寻常的英雄剧,成为一部深刻描绘受害者处境与挣扎的作品,与那个被公害问题深深刺痛的时代,形成了最为强烈的精神共鸣。


初代《假面骑士》(1971)第二话

并且,只要稍稍检视石森章太郎创作历程中的其他重要作品,便能发现一条清晰的思想脉络,一条关于科技滥用、身体改造伦理与人性挣扎的持续探索之路。

早在1964年的代表作《人造人009》中,我们就能看到《假面骑士》最关键的故事原型:九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普通人,被邪恶的军火组织“黑色幽灵团”绑架,并被强行改造为拥有超能力的“人造人兵器”。他们同样是非自愿的受害者,其超能力就是痛苦的根源。他们从组织中叛逃,转而与自己的创造者战斗,以保护世界免受战争和技术暴力的侵害。这个“被邪恶科技组织改造的受害者奋起反抗”的基本框架,在后来的《假面骑士》中得到了一脉相承的继承与深化,并最终与“公害”这一更为具体的时代议题紧密地绞合在了一起。


石森章太郎《人造人009》(1964~1992)

而与《假面骑士》几乎同时诞生的《电脑奇侠》(1972年),则更深入地探讨了“改造人”的哲学与心理维度。主角电脑奇侠被植入了一个“不完整的良心回路”,这使得他时常在善恶指令之间剧烈挣扎,其左右不对称的红蓝两色身体,正是这种内在冲突最直观的外化。电脑奇侠的悲剧,在于其对“完整人性”的永恒渴望与自身“不完整”存在之间的矛盾。这与假面骑士作为“非人”的身份认同危机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石森对“何为人类”这一终极问题的反复诘问。


石森章太郎《电脑奇侠》(1972~1974)

如此看来,《假面骑士》的横空出世,便不是一次偶然的灵光乍现。它融合了石森长期以来关注的几个核心议题:源自《人造人009》的“科技暴力与受害者反抗”的叙事模式,以及在《电脑奇侠》中得到精炼的“人造物的内在冲突与身份悲剧”的哲学思辨。而1970年代日本“公害”的社会危机,则为这些早已存在的哲学思考,提供了一个急迫而具体的现实载体。


与修卡相对,假面骑士的“变身”借助的则是来自大自然的风能:

「風よさけべ 風ようなれ おれのからだの中で うずをまけ 嵐になれ 大自然のエネルギーがこのおれの力だ!!

(疾风啊 怒吼吧 疾风啊 呼啸吧 在我的身体中化为旋涡 化为暴风雨 大自然的能量就是我的力量!)」


庵野秀明《新·假面骑士》(2023)还原的初代变身场面

正是创作母题与时代议题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的交媾,才诞下了“假面骑士”这一反映时代意识的“技术文明的怪婴”。它将英雄传奇的大众娱乐形式,与深刻的社会批判内核融于一炉,最终成为了一部跨越时代的杰作

03

“敌我同源”的延展:从人与自然的冲突到人与人的战争

石森章太郎的问题意识如同一颗种子,深植于《假面骑士》系列的土壤中。然而进入平成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1991年)、奥姆真理教沙林毒气事件(1995年)等一系列动摇日本社会的事件发生,这颗种子也随之生发出了新的枝桠。

“敌我同源”这一核心母题,其内涵开始悄然演变:冲突的根源,逐渐从昭和时代“人/文明与自然”的宏大对立,转向了文明内部,一种更为复杂、也更为残酷,“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战争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奥姆真理教成员于1995年(平成7年)3月20日在日本东京同时犯下的多起本土恐怖主义行为。行凶者在高峰时段向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如今的东京地铁)运营的地铁车厢中的三条线路释放沙林神经毒剂,造成许多乘客、工作人员、服务员和帮助救援受害者的人中,共13人死亡,受伤人数约6300人,并造成近1000人暂时视力问题

要理解这场转变,我们或许可以借助日本评论家宇野常宽提供的一副“眼镜”。在他看来,像《奥特曼》那样,从天而降、代表着绝对正义的英雄,是一种“老大哥”式的存在。他们是外部的、超越性的,其正义不容置疑。然而,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这种由国家或某个宏大集体所担保的“绝对正义”逐渐崩坏了。


宇野常宽在《零零年代的想象力》(2008)《小角色的时代》(2011)等著作中,将1980年代的日本社会定位为“虚构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失去了对宏大叙事的信赖,转而沉浸在动画、漫画等流行文化所描绘的“最终战争”或“架空历史”等虚构故事中,以抵抗现实世界的无意义感。而1995年由奥姆真理教发动的地铁沙林事件,被宇野视为将这种幻想式的、末日般的想象力在现实中付诸实践的恐怖行为

于是,英雄的时代,进入了“小角色”的时代。

平成假面骑士系列,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最典型的,莫过于2002年的《假面骑士龙骑》。这部作品石破天惊地抛弃了“英雄对抗邪恶组织”的传统框架,直接将故事设定为13名假面骑士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而相互厮杀的“大逃杀”。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纯粹的邪恶。主角城户真司想要阻止战斗的“正义”,与秋山莲为拯救恋人而战的“正义”,乃至其他骑士为了私欲而战的“正义”,被放置在了完全对等的位置上。


《假面骑士龙骑》(2002.2.3~2003.1.19【全50话】)

紧随其后的《假面骑士555》(2003年)则将这一主题推向了更深的灰色地带。怪人“奥菲以诺”(オルフェノク)不再是纯粹的加害者,他们同样是由死亡边缘归来的人类,同样拥有喜怒哀乐,同样在挣扎求存。人类与怪人之间,朋友与敌人之间,界限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


《假面骑士555》(2003.1.26~2004.1.18【全50话】)

宇野常宽将这种状况,称为一种“决断主义”的体现。“老大哥”消失,不再有谁能告诉你什么是绝对正确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立场,做出自己的“决断”,并为之战斗,承担其后果。“敌我同源”的内涵,在此被深刻地延展了:我们与敌人之所以同源,不仅因为我们在表面的故事设定中,同为“悲剧的改造人”、都拥有相似的力量;更因为我们都只是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一个个为了贯彻自身“正义”而战的“小角色”。

如果说宇野常宽为我们描述了“骑士乱斗”的现象,那么另一位思想家笠井洁,则为我们揭示了这场乱斗得以发生的、更为残酷的舞台背景。

笠井洁引入了德国法学家卡尔·施密特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关键概念:“例外状态”(State of exception)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正常法律、规则和秩序,因为战争、灾难或重大危机而暂时失效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人都被抛出了日常的轨道,原本的身份和权利不再受到保障。


笠井洁《恐怖与哥斯拉》(2016)(左)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假面骑士龙骑》的设定:一群普通人被毫无道理地卷入镜世界,被告知“不战斗就无法生存下去”。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外状态”吗?神崎士郎所创造的骑士战争,就是一个法律与道德暂时失效的封闭斗兽场。在这个空间里,无论你之前是记者、学生还是罪犯,都被剥夺了正常的社会身份,只剩下为了生存和愿望而战的、最赤裸的生命本身。


《龙骑》的宣传标语:「戦わなければ生き残れない!(不战斗就无法生存下去!)」

这种“例外社会”的设定,让我们对“敌我同源”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如果说,从前假面骑士的“同源”,来自于一个家国共识尚且健全的社会中,“被邪恶组织强行改造的少数人”之间的战斗;那么新时代假面骑士的“同源”,则是由于他们都是“人”,是后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每一个现代人。在当下的社会中,没有一个人不是“例外”。当不再有宏大叙事为生命担保,每个人都不得不自己为自己的生存负责。


其后的创作者,典型如会川昇在《超人幻想》(2015)等作品中,用自觉的剧作表达,回应了宇野指出的、“正义”们各自为营的“决断主义”时代

事实上,这种由文明发展所导致的“人与人的对立”,在最初的公害事件中就已埋下伏笔。

水俣病的受害者们,不仅要承受工业毒素对肉体的摧残,更要面对来自周遭社会的二次伤害。由于疾病成因在初期不明,他们被视为“怪病”的携带者,遭到邻里的疏远和孤立;在水俣这样的“企业城”,整个社区的经济命脉都依赖于污染企业,当受害者向企业要求赔偿时,他们甚至被视为威胁小镇经济基础的“敌人”。

这种因环境问题而导致的社区撕裂、疾病污名与人群对立,被学者们称为“社会性公害”。它以一种血淋淋的方式证明了: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它必然会转化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尖锐矛盾。


石森《假面骑士》漫画版中描绘的公害抗议场景

石森章太郎或许并未预见到平成骑士们会陷入如此复杂的“大逃杀”,但他无疑敏锐地捕捉到了“公害”这一现代文明之“毒”的本质——这种“毒”,对外污染山川,对内则毒化人心、撕裂社会。而这,也为如今《假面骑士》系列不断深化“敌我同源”这一母题,留下了最沉重、也最深刻的伏笔。

04

我们需要怎样的“骑士”来面对当今“公害”?

石森章太郎的伟大,在于他通过《假面骑士》这一寓言,将一个时代的社会创痛,转化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符号。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重探其“公害特摄”的基因,这趟回溯之旅,在怀念经典之余,也为我们反思当下提供了一个坐标。

回顾过去,从水俣病中破碎的社区,到甘肃事件中资本与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黑色同盟,一条隐藏的线索悄然浮现。无论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公害”,还是触及公众底线的安全事故,我们都能在其中发现一条相似的线索:悲剧的发生,往往与失职的公权、逐利的资本和缺位的监管脱不开关系,并最终导向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崩塌与深刻的对立。

让我们回到1970年代的日本。面对强大的“企业-国家复合体”,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最终得以发生。其演进逻辑清晰可见:从1971年新潟水俣病案的首次胜诉如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般倒下,到痛痛病案(1972)、四日市哮喘案(1972)接连取得司法突破,最终为最复杂的水俣病本案在1973年的历史性胜诉铺平了道路。


1972年7月24日,在四日市公害诉讼中,原告方辩护团团长宣读了患者方胜利的判决

这场法律革命,其策源地不在东京的国会殿堂,却在那些饱受创伤的社区。在一系列标志性的诉讼胜利后,汹涌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制度的转向:备受争议的“经济协调条款”被废除,“污染者付费”等原则被写入法律,专门的环境部门也得以设立。



“全国公害受害者总行动”持续至今:这是每年全国各地的公害受害者团体和市民团体在东京集结,与政府和加害企业等直接交涉和请求,为公害受害者寻求救济和争取根除公害而进行的运动。

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启示:所谓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社会治理问题

05

结语: “新公害”的隐蔽性 与文艺创作的责任

再次回到当下,或许“公害”的幽灵从未远去。对比70年代日本那肉眼可见的“毒雾”,当下的“新公害”变得更加日常化和全球化:

无处不在的微塑料、青少年药物滥用、制造对立的信息茧房……这些“新毒物”不易被察觉,其伤害是缓慢、累进的。


图源:甘肃儿童“铅中毒”事件,检查结果相差了几十倍!(南风窗)

文艺的力量,恰恰在于它在某些方面,比课本知识更能直接塑造大众的情感与价值观。也正因如此,它天然地有能力将社会议题铸成集体记忆。这恰是石森章太郎式的“毒物想像力”,在当下弥足珍贵的原因。

在众多大众文艺体裁中,特摄与动画,这两种游走于现实与虚构夹缝间的艺术,拥有着将抽象恐惧具象化的独特禀赋。当现实的“毒”变得不可见时,它们便能以其“假定性”为笔,为无形赋形,为恐惧命名,创造出我们看得见的妖魔鬼怪与形形色色的“特摄怪人”。

这种创造,进而将升华为一种最尖锐的现实主义寓言,足以唤醒我们日渐麻木的感知。这,或许才是《假面骑士》跨越半个世纪,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关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https://www.gansu.gov.cn/gsszf/gsyw/202507/174177765.shtml

2.石ノ森章太郎– Wikipedia: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7%9F%B3%E3%83%8E%E6%A3%AE%E7%AB%A0%E5%A4%AA%E9%83%8E

3.石ノ森章太郎ルーツを探る - 石森プロ:https://ishimoripro.com/magazine/web-magazine-03/%E7%9F%B3%E3%83%8E%E6%A3%AE%E7%AB%A0%E5%A4%AA%E9%83%8E%E3%83%AB%E3%83%BC%E3%83%84%E3%82%92%E6%8E%A2%E3%82%8B/

4.石ノ森章太郎ふるさと記念館 - 登米市:https://www.city.tome.miyagi.jp/kinenkan/

5.石ノ森萬画館:https://www.mangattan.jp/manga/

6.仮面ライダーとテクノロジー第1回 「大自然の使者」と「悪しき科学文明」の系譜:https://mediag.bunka.go.jp/article/article-16817/

7.公害とは何か 代表的な7つの公害や4大公害病、日本・世界の対策を解説 – ELEMINIST:https://eleminist.com/article/3816

8.Minamata disease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namata_disease

9.Itai-itai disease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Itai-itai_disease

10.Yokkaichi asthma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Yokkaichi_asthma

11.豆瓣读书- 苦海净土: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387439/

12.Minamata • W. Eugene Smith - Magnum Photos: https://www.magnumphotos.com/arts-culture/society-arts-culture/w-eugene-smith-minamata-warning-to-the-world/

13.Minamata: The Victims and Their World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namata:_The_Victims_and_Their_World

14.宫崎骏. 〈談論「風之谷」中的未來,捨棄火苗的「風之谷」與備有冰箱的「生態理想國(ECOTOPIA)」〉. 《出發點 1979~1996》. 台湾: 台湾东贩. 2006年2月1日: 344页. ISBN 978-957-473-843-4.

15.日本公害:公害怪獣はこんなにいた!ゴミや環境問題の怪獣・怪人 - エコトピア:https://ecotopia.earth/article-5293/

16.メディアの話、その28。キカイダーと良心回路とAIと。|柳瀬 博一 – note:https://note.com/yanabo/n/n75aeb45806ac

17.已经没有昭和英雄出场的场合了?变身的再定义——宇野常宽锐评特摄史④:https://www.bilibili.com/opus/779875012135878672

18.【完结】宇野常宽锐评特摄史:关于不可回避的父性、世界书库与冷酷仙境:https://www.bilibili.com/opus/784271276244992009

19.世界系的别样进路——笠井洁:世界系与例外状态:

https://zhuanlan.zhihu.com/p/8996483462

20.水俣病多発地域における被害者の生活保障と支援団体に関する研究:https://www.n-fukushi.ac.jp/gs/divisions/dc/degree/docs/paper/no67.pdf

21.Has Japan Learned the Lessons of Past Pollution Crises? | Nippon.com:https://www.nippon.com/en/currents/d00383/

22.環境問題の歴史|日本の大気汚染の歴史- 環境再生保全機構:

https://www.erca.go.jp/yobou/taiki/rekishi/08.html

23.公害対策基本法を制定- 環境省:https://www.env.go.jp/guide/gyomu_pdf/p32-33.pdf

24.第3節 無過失損害賠償責任制度の確立 - 環境白書:

https://www.env.go.jp/policy/hakusyo/s47/992.html

25.「大気汚染対策に係る被害者・住民運動資料の保存・整理手法に関する調査研究」- 1998年度報告書から:https://aozora.or.jp/wp-content/uploads/2012/06/koyama.pdf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宇野常宽成名作,解剖新世纪二次元的时代精神


宫崎骏随笔集《出发点》,简中首度上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国是直通车
2025-11-15 11:10:05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16:28
因菜地纠纷引发冲突,男子遭殴打后持刀刺死亲戚父子二人,一审被判死刑,法院:带有明显泄愤动机

因菜地纠纷引发冲突,男子遭殴打后持刀刺死亲戚父子二人,一审被判死刑,法院:带有明显泄愤动机

大风新闻
2025-11-16 12:24:03
金鸡奖紧急除名祖峰!男配和编剧提名均已取消,网友曝片方出事了

金鸡奖紧急除名祖峰!男配和编剧提名均已取消,网友曝片方出事了

萌神木木
2025-11-15 19:10:03
宁夏银川16岁女孩失联5天,家属称孩子没带身份证,带的手机没有电话卡,警方介入

宁夏银川16岁女孩失联5天,家属称孩子没带身份证,带的手机没有电话卡,警方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6 13:15:10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7:22:32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火山诗话
2025-11-16 07:49:52
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界面新闻
2025-11-16 13:03:33
确定!不打了,再见NBA,你好CBA,24岁状元之子正式加盟中国联赛

确定!不打了,再见NBA,你好CBA,24岁状元之子正式加盟中国联赛

球童无忌
2025-11-16 12:32:07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35:37
局势再升级!日方召见我驻日大使,高市早苗危言要“核武力介入”

局势再升级!日方召见我驻日大使,高市早苗危言要“核武力介入”

云鹏叙事
2025-11-15 13:09:29
泰王来了,他在破除一个魔咒

泰王来了,他在破除一个魔咒

虚声
2025-11-15 19:59:17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13天12板“大牛股”,可能申请停牌核查!前三季度净利大跌146%

13天12板“大牛股”,可能申请停牌核查!前三季度净利大跌1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9:40:42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阿芒娱乐说
2025-11-16 10:51:47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国是直通车
2025-11-16 10:59:02
高市早苗彻底践踏“村山谈话”!31年前就有迹象

高市早苗彻底践踏“村山谈话”!31年前就有迹象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3:07:20
2025-11-16 16:20:49
动画学术趴 incentive-icons
动画学术趴
动画领域深度媒体与爱好者社区
3053文章数 45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三年级求周长,难住不少家长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数码要闻

逆势而行?Valve新款Steam Machine官宣,8GB显存配置引发争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