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失忆5年的河南农民工张建国,突然对儿女说出了一句惊人的话。“深圳华强北有咱家的商铺,每月3000租金。”面对家里连医药费都借不到的现实,儿女张伟和张丽满脸不信:“爸,咱家哪来的商铺?”
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兄妹俩赶到深圳华强北。当物业经理拿出那份资料时,两人瞬间愣在了当场...
01
2019年3月15日,河南周口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春日的阳光透过槐树的嫩叶洒在院子里。52岁的张建国坐在藤椅上晒太阳,脸色比往日红润了些。他看着正在院子里吃午饭的儿女,突然开口说了一番让全家人都震惊的话。
“伟子,丽丽,你们过来,爸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张建国的声音很平静,但是眼神却比过去5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清澈。他用手拍了拍身边的小凳子,示意儿女坐下来。
29岁的张伟正在端着碗喝汤,听到父亲的话,赶紧放下碗筷走了过来。26岁的张丽也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刚洗好的盘子。
“爸,什么重要的事情啊?”张丽放下手中的盘子,在父亲身边坐下,温柔地问道。
张建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神望向远方,好像在努力回忆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转过头看着儿女,认真地说:“深圳华强北有咱家的商铺,门牌号是2008,在二楼。每个月都有租金收入,3000块钱。”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兄妹俩都愣住了。张伟手中的汤匙“当”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张丽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爸,你又糊涂了吧?”张丽回过神来,伸手摸着父亲的额头,声音里带着担心,“咱家哪来的商铺啊?你忘了,你的医药费都是咱们东拼西凑借来的。家里连买一袋面粉的钱都要算计半天。”
张建国轻轻摇摇头,眼神变得有些急切。他伸手抓住女儿的手,力气出奇地大,手心里还渗出了汗珠。
“丽丽,爸没有糊涂,真的没有糊涂。”张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那个商铺确实存在,就在华强北数码城,二楼,门面不算大,大概20来平方米,但是位置很好,就在电梯口附近。爸记起来了,都记起来了。”
张建国说话的时候,眼中闪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光芒,那种光芒里既有兴奋,也有痛苦。这让张伟感到非常不安。从2014年父亲在深圳出事故失忆到现在,整整5年时间,老人的记忆一直支离破碎,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想不起来,有时候连自己的生日都记不住,连家人的名字有时候都会叫错。
“爸,你仔细想想,咱家什么时候有过商铺?”张伟在父亲面前蹲了下来,耐心地问道,“你2014年在深圳工地出事的时候,咱们赶紧去接你回来,医生说你脑部受了重伤,会严重影响记忆。这5年来,你连昨天吃了什么都记不住,怎么可能有商铺?”
张建国听到儿子的话,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用颤抖的手按着太阳穴,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好像在努力地回忆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
“儿子,爸知道这些年来让你们受苦了。”张建国的声音开始哽咽,“爸也知道自己的脑子不好使了,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可是这几天,爸的脑子突然清楚了很多,想起了好多以前的事情。”
张丽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心里也很难受。她握住父亲的另一只手,轻声说:“爸,你别着急,慢慢想。如果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你慢慢说,我们都听着。”
02
张建国点点头,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了几次,然后睁开眼睛,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那个商铺是爸在2013年买下的。”张建国开始详细地回忆,“当时爸在深圳的建筑工地上干了3年多,手里攒了一些钱,大概有30多万。爸看华强北那里生意很好,就想着买个商铺,以后能有个稳定的收入。”
听到这里,张伟和张丽互相看了一眼。30多万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张伟一年做装修工的收入也就3万多块钱,张丽在超市当收银员,每个月工资才2000块钱。
“爸,你说你有30多万?”张伟不敢相信地问,“那这些钱现在在哪里?”
“都投到商铺里了。”张建国继续说,“爸当时买那个商铺花了42万,除了自己的30多万,还向工友借了10万块钱。爸想着等商铺有了租金收入,慢慢就能还清欠款,还能给你们攒钱。”
张丽听着父亲的话,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如果父亲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这5年来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爸,如果真的有商铺,那这5年为什么没人联系咱们?为什么没有租金寄回来?”张丽擦着眼泪问道。
张建国想了一会儿,说:“爸出事之后,手机摔坏了,联系方式都没了。而且爸当时委托的那个朋友,后来也不知道去哪里了。估计物业公司找不到爸,就把租金存起来了。”
“什么朋友?”张伟追问。
“就是跟爸一起在深圳打工的老李,李建民。”张建国说,“爸买商铺的时候,他帮了不少忙。爸出事之后,就联系不上他了。”
兄妹俩听着父亲越来越详细的描述,心情也越来越复杂。这些细节听起来不像是胡编乱造的,但是又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张伟站起身,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他的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父亲说的是真的,这样家里的经济状况就能彻底改变;另一方面又担心父亲是病情加重了,产生了幻觉。
“爸,你再想想,还能记起什么细节吗?”张伟停下来问道。
张建国闭上眼睛,努力回忆。过了一会儿,他说:“那个商铺的门是蓝色的,门口有个小招牌,写着'数码配件'。隔壁是卖手机壳的,老板是个胖子,人很和气。楼下就是手机店,生意很火。”
这些细节让兄妹俩更加相信父亲可能说的是真的。
“还有,爸记得那个物业公司的经理,姓王,戴眼镜,40多岁。”张建国继续说,“爸当时还给他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
“咱家的电话号码?”张丽疑惑地问,“可是这5年来从来没有人打电话来问过商铺的事情啊。”
“可能是因为咱家的电话号码换过了。”张伟想起来,“2015年的时候,咱家确实换过一次电话号码。”
这个解释让大家都沉默了。如果真的有人想联系他们,但是电话号码变了,那确实联系不上。
张丽看着父亲期待的眼神,心里很复杂。她既希望父亲说的是真的,又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爸,如果真的有这个商铺,为什么你以前从来没跟我们提过?”张丽轻声问道。
张建国的眼神变得温柔起来。“丽丽,爸当时想等商铺的生意稳定下来,再告诉你们。爸想给你们一个惊喜,等攒够了钱,就把你们都接到深圳去,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听到这话,张丽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她想起这5年来家里的艰难生活,想起为了给父亲治病到处借钱的情景,想起自己和哥哥省吃俭用的日子。
“爸,这些年苦了你了。”张丽哽咽着说。
03
张建国也红了眼眶。“是爸对不起你们。如果不是那场意外,你们就不用过这么苦的日子了。”
张伟看着父女俩都在流泪,心里也很难受。他擦了擦眼角,下定决心说:“不管怎么样,咱们去深圳看看吧。如果真的有商铺,那当然好;如果没有,也让爸死心,以后好好养病。”
张丽点点头表示同意。虽然去深圳要花不少钱,但是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也值得一试。
“可是去深圳的路费从哪里来?”张丽担心地问,“咱家现在连下个月的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我去向工友借钱。”张伟毫不犹豫地说,“就算借高利贷也要去一趟。”
张建国听到这话,激动得站起来,抓住儿子的手说:“伟子,爸相信这次不会让你失望的。那个商铺确实存在,爸敢用性命担保。”
当天下午,张伟就骑着摩托车去了县城。他找到了几个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工友,跟他们说了家里的情况。
“老张家的事我们都知道,这5年来确实不容易。”一个工友很同情地说,“既然你爸想起了这件事,那就去看看吧。我这里有800块钱,你先拿着。”
“我这里也有500块钱。”另一个工友也掏出了钱。
“还有我,我有1000块钱。”第三个工友说,“你们父子情深,我们都看在眼里。这次说不定真的有好事。”
就这样,张伟东拼西凑借了2500块钱。这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每一分钱都承载着工友们的情谊和对他们家的关心。
晚上回到家,张伟把借到钱的事告诉了家人。张建国听了很感动,握着儿子的手说:“伟子,这些工友的恩情,爸会记一辈子的。”
“爸,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张丽问。
“明天就走。”张伟说,“我已经买好了后天的火车票。丽丽,你能请几天假吗?”
“没问题,我跟超市经理说一下就行。”张丽点头答应。
张建国本来也要跟着去,但是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和这次行程的不确定性,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家里等消息。
“爸,如果真的有商铺,我们一定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好。”张伟握着父亲的手承诺说。
“如果没有,你们也别太失望。”张丽安慰父亲,“至少我们努力过了。”
张建国点点头,眼中含着泪水。“不管结果怎么样,爸都知足了。这辈子能有你们这样的儿女,爸已经很满足了。”
第二天一大早,兄妹俩就收拾好了行李。他们带的东西很简单,就是一个小包,里面装着换洗衣服和父亲的身份证等证件。
“爸,我们走了。”张伟背起包,走到父亲身边。
“你们路上小心点。”张建国叮嘱道,“到了深圳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知道了,爸。”张丽亲了亲父亲的脸颊,“你在家好好休息,等我们的好消息。”
兄妹俩走出家门,回头看着站在门口的父亲。张建国虽然身体不好,但是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从周口到深圳,火车要坐十几个小时。兄妹俩买的是硬座,一路上都在讨论这件事。
“哥,你觉得爸说的是真的吗?”张丽靠在哥哥肩膀上,轻声问道。
“不知道,但是我希望是真的。”张伟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你没注意到吗?爸这几天说话的时候眼神特别清楚,不像平时那样迷茫。”
“我也注意到了。”张丽说,“而且他说的那些细节,门的颜色,隔壁店铺的情况,听起来不像是编出来的。”
火车在夜色中前行,车厢里的灯光昏暗。大部分乘客都已经睡了,但兄妹俩却毫无睡意。他们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脑海里不断地想象着各种可能的结果。
04
“如果真的有商铺,那这5年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啊。”张丽感慨地说,声音里带着苦涩。
确实,这5年来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张伟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去工地干活,晚上8点才回家,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张丽也是省吃俭用,一件衣服穿好几年,连最便宜的化妆品都舍不得买。
最让他们难受的是,每次父亲病情加重需要住院的时候,他们都要四处借钱。有时候为了几百块钱的医药费,兄妹俩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
“别想这些了。”张伟安慰妹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如果这次真的有好消息,咱们的生活就能彻底改变了。”
第二天下午,火车终于到达了深圳。兄妹俩走出火车站,立刻被这个城市的繁华所震撼。
深圳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这与他们生活的河南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哥,深圳真的好大啊。”张丽拉着行李箱,四处张望。
“是啊,爸当年在这里打工,一定也很不容易。”张伟感慨地说。
他们先找了一个便宜的旅馆住下。这是一个小旅馆,条件很简单,但是价格便宜,一晚上只要80块钱。
放下行李后,兄妹俩就直奔华强北。他们在手机上查了地图,从旅馆到华强北要坐两次地铁。
华强北是深圳最著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从手机到电脑配件,应有尽有。街道两旁都是高大的商业楼,每一栋楼里都有数百个小商铺。
“爸说的华强北数码城在哪里?”张丽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建筑,感到有些迷茫。
张伟拿出手机,按照父亲提供的地址开始搜索。华强北的楼宇很多,每一栋都有相似的名字,找起来并不容易。
他们询问了几个路人,又问了几个店铺老板,终于找到了华强北数码城的位置。
“就是这栋楼。”张伟指着一栋15层高的商业楼说,“华强北数码城。”
这栋楼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外墙的玻璃幕墙已经有些陈旧,但是里面人流如织,生意很红火。
兄妹俩走进大楼。一楼是各种手机专卖店,销售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二楼以上都是小商铺,主要经营手机配件、数码产品维修等业务。
“爸说的是二楼,门牌号2008。”张伟一边说,一边按电梯。
电梯很快就来了,里面挤满了人。兄妹俩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来到了二楼。
二楼确实有很多小商铺,每一个店面都不大,大概20-30平方米。有的在卖手机配件,有的在做手机维修,还有的在卖各种数码产品。
“门牌号2008在哪里?”张丽沿着走廊寻找。
很快,他们找到了标有2008号的商铺。这个门面确实不大,大约20平方米,门是蓝色的,正如父亲描述的那样。店里有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在忙碌,正在给顾客介绍手机壳。
兄妹俩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观察着这个店铺的情况。店里的货物摆放得很整齐,主要是各种手机配件,生意看起来不错,不时有顾客进出。
“这真的是爸的商铺吗?”张丽小声地问哥哥。
“不知道,先问问再说。”张伟深吸一口气,走向了店铺。
“你好,请问这个店是你们自己的吗?”张伟礼貌地问那个女孩。
女孩抬起头,露出疑惑的表情。“不是,我是租的。怎么了?”
“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个店的房东情况。”张丽也走过来,“我们父亲可能是这里的业主。”
女孩更加疑惑了。“房东?我租这个店已经两年多了,房租都是交给物业公司的,从来没有见过房东本人。”
05
“那你知道在你之前是谁在这里经营吗?”张伟继续问。
“不太清楚。”女孩摇摇头,“我接手的时候这里已经空了几个月了。听物业说,之前的租客因为联系不上房东,租约到期后就搬走了。”
这个信息让兄妹俩很兴奋。如果联系不上房东,那很可能父亲说的是真的。
“那个,能问一下你每个月的租金是多少吗?”张丽小心地问。
“3200块钱。”女孩回答,“包括物业费。”
3200块钱!这个数字和父亲说的3000块钱很接近,只是稍微高了一点,可能是这两年涨价了。
“谢谢你啊。”张伟说,“我们去楼下找物业公司问问情况。”
“好的,物业公司在一楼最里面。”女孩指了指方向,“希望你们能找到房东。”
兄妹俩告别了女孩,坐电梯来到一楼。物业公司的办公室在大楼的最里面,门口挂着“华强北数码城物业管理处”的牌子。
办公室里有几个工作人员在忙碌。一个中年男人看起来像是经理,正在接电话。
兄妹俩等了一会儿,经理放下电话,抬头看着他们。
“你们有什么事吗?”经理问道。他戴着眼镜,看起来40多岁,和父亲描述的王经理很相似。
“你好,我们想询问一下2008号商铺的业主信息。”张伟说着,拿出了父亲的身份证复印件,“我们父亲可能是这里的房东。”
经理接过身份证,仔细看了看,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你们的父亲叫张建国?”经理问。
“对,张建国,河南周口人。”张丽激动地说,“您认识他吗?”
经理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身去翻文件柜。过了一会儿,他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开始翻阅。
“需要核实一下资料。”经理说,“你们明天上午再来吧,我需要时间查证。”
“好的,没问题。”张伟点头答应,“那我们明天上午什么时候来合适?”
“9点钟吧。”经理说,“记得带上你们的身份证和能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
兄妹俩离开了物业公司,心情非常复杂。从经理的反应来看,张建国这个名字他似乎有印象,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会不会爸说的是真的?”张丽在回旅馆的路上问道。
“很有可能。”张伟分析道,“你看那个经理听到爸的名字后,表情明显变了。如果他不认识爸,不会是那种反应。”
当天晚上,兄妹俩在旅馆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们不停地讨论着各种可能性,既期待又担心。
“如果明天真的证实了爸有商铺,那这5年的租金去哪里了?”张丽问。
“可能被物业公司代管着。”张伟猜测,“如果找不到房东,他们应该会把租金存起来等房东回来。”
“那会有多少钱啊?”张丽算了算,“如果每个月3000多块钱,5年就是18万多块钱。”
18万多块钱!这个数字让兄妹俩都很激动。这笔钱足够还清家里的所有外债,还能剩下不少。
第二天一大早,兄妹俩就起床了。他们整理好所有的证件材料,8点半就到了华强北数码城楼下等候。
9点钟准时,他们来到了物业公司。那个经理已经在等他们了,桌子上放着一堆资料。
06
“坐吧。”经理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经过一夜的查证,我可以确认,你们的父亲张建国确实是我们这里商铺的业主。”
听到这句话,张伟和张丽都愣住了。虽然昨天就有预感,但真正得到确认的时候,他们还是感到非常震惊。
“真的吗?”张丽的声音有些颤抖,“爸爸真的有商铺?”
“确实如此。”经理翻开资料,“2008号商铺是张建国先生在2013年8月购买的,当时的成交价格是42万元。”
经理把产权证的复印件递给他们看。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张建国的名字。
“那这5年的租金呢?”张伟急切地问,“租金都去哪里了?”
“按照合同约定,如果业主失去联系,我们会代为收取租金,存在专门的账户里,等业主回来处理。”经理解释道,“扣除管理费用后,大约有16万8千块钱。”
16万8千块钱!这个数字让兄妹俩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这笔钱对他们家来说简直就是救命钱。
“太好了!太好了!”张丽忍不住哭了起来,“爸爸没有骗我们,他真的有商铺!”
张伟也红了眼眶,紧紧握着妹妹的手。他想起这5年来家里的艰难生活,想起为了借钱四处求人的情景,想起父亲生病时自己的无助和绝望。
“你们先别激动。”经理看着兄妹俩的反应,也很理解,“不过,你们要提供各种证明材料,证明你们的身份和与业主的关系,才能办理相关手续。”
“需要什么材料?”张伟擦干眼泪,认真地问。
“首先需要你们的身份证,户口本,还需要证明你们与张建国的亲属关系。”经理说,“最好还要有张建国本人的委托书,委托你们代为处理这些事务。”
“这些我们都能提供。”张丽说,“我们明天就回河南一趟,把所有材料都带来。”
“好的。”经理点点头,“对了,你们父亲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联系我们?”
兄妹俩把父亲出事故失忆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经理。经理听了很同情,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么多年联系不上。”经理说,“你们父亲真是个好人。当年买商铺的时候,他对租客很照顾,租金一直很公道,从来不乱涨价。”
“谢谢您这么多年来的照顾。”张伟诚恳地说,“等我们办好手续,一定要好好感谢您。”
就在兄妹俩准备告辞的时候,经理突然说了一句话,让他们瞬间石化在当场...